分享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兰州家长 2023-12-08 发布于河北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明中叶,仕女画已成为当时绘画形式的重要类型之一。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以仇英为代表的仕女画作者为适应当时市民文化的审美趣味,创作了反映女性园庭生活的系列类型化作品。

尤其是明代画家仇英所绘之《斗草图》,呈现为芳龄女子园中斗草游戏的场景,给今人研究古代女性春游活动留下了宝贵的图像佐证。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小编试通过对画作进行形态分析,辅以相关文献资料论证,以阐释中国古代女性园庭游乐生活的文化含义,以及画家创作此类绘画作品的背景和意图。

«——【·仕女图解读可适当借用图像学分析理论·】——»

图像学理论是由 20 世纪美国艺术史学者潘诺夫斯基提出的作为美术史研究的系统方法论。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他认为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应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为前肖像学描述阶段。解释图像的基本的或自然的题材,又分为事实性或表现性题材,构成艺术母题的世界;第二层,为肖像学分析阶段。解释从属性或约定俗成的题材,构成了形象和寓言的世界;第三层,为圣像学析阶段。解释图像内在的含义或内容,构成“符号性”价值的世界。

这三个层次的范畴表示的是对同一视觉形象解读的几个侧面。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按照这个研究方法,实现揭示作品所反映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目的。

显然,图像学理论架构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后要解读构成“符号性”价值的世界。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在中国国画中仕女图从唐宋开始增加,以其艺术风格多工致妍丽在绘画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所谓“仕女”,实则涵盖对特殊女性身份的限定,主体多系宫妃或贵族妇女,在图像表现中她们或独坐沉思,或对镜自怜,或游憩庭园,或含情育幼,或琴棋书画。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在以女性活动为题材的二维空间里,画家们总是依据仕女们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习惯,将建筑、器物、花草、动物等配景元素置入画面,以此增加女性活动的意趣。

这些美人图式中的人物姿态及配景元素并非随意安排,画家往往采用符号性语言加强对某一主题的表达,充满象征与隐喻,如美人执扇往往代表伤感,以手托腮是寄托忧思等,画中人物动作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逐渐形成绘画创作的一种范式。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再如凤、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芭蕉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为孤独、忧愁;松鹤、兰、梅等分别代表长寿、高洁、坚贞情操等精神品格。长期以来这些文化符号已内化于国人的文化认同结构中。

这些配景元素连同画中人物活动本身一起构成了女性活动图景,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不仅能欣赏她们的庭院、房间和衣饰,而且品味她们的表情、姿态及了解其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诸多象征某种文化寓意的符号性表达正符合图像学理论中的第三个层次,即解释对象的内在含义或内容,构成“符号性”价值的世界。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使人们在观赏作品时不但接受画家传达的表面信息,更能深入了解艺术创作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内容,挖掘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

«——【·仇英《斗草图》的画面描述·】——»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仇英生活的年代在明代中期,当时江南经济蓬勃发展,世风日渐侈靡,导致大众视觉消费需求的提升,这时仕女画中的女性身份便被隐藏,更加强调女性美貌的视觉吸引力。

极具视觉吸引力的“美人画”被大量生产,融入当时的流行文化。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这些被称为美人画的画作常常在家庭内部按照节令展示,如在一年初始、七夕乞巧、十一月深秋和年底腊月等时间节点悬挂不同的内容,变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成为通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示出了画作的公众性质。

美人图像的基本模式为单独的美女形象或女性多人活动的呈现。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因当时造园之风勃兴,园林风格逐渐精致化,画家在形式布局上也常常截取园林一角,创造出一处优雅的理想环境,拉近观者与画中人物的距离。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当时涌现出大量创作此类绘画题材的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有杜堇、吴伟、唐寅、仇英、陈洪绶等,他们长于将女性活动进行多角度刻画。

仇英一生作品数量繁多,涉及题材广泛。更擅人物画,尤工仕女,是一位高产画家。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技法上以工笔、水墨和白描技巧相结合,设色精美华丽。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仅以仕女群体性园中游乐为题材的经典作品就有《春庭行乐图》《汉宫春晓图》《仕女游园图》等多幅,内容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所讲述的《斗草图》就是仇英以女性园林游乐为题材的仕女画中的一幅。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斗草图》采用常见的三段式构图,近景处,鲜丽繁茂的花草枝叶伴其左右,或盛于篮中,或置于身侧。

七位女子神态各异,有的伸手向同伴索要花草,有的手持花草向同伴展示,有的正独自拈花细赏。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一般构图的视觉中心应是画面的中间部分,但仇英的这幅画作却将最引人视线的七位女子围在一起席地而坐的场景安排在画面最下方,采用近景手法细致描绘,显然其用意是引领观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以拉近观者与画中人物的心理距离,增强代入感。

«——【·《斗草图》中的女性及活动分析·】——»

斗草之戏为春日游艺中颇受大众喜爱的一种游戏,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特定内容,通过画作表面形式透露出的信息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渊源,是图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在仇英款的这幅《斗草图》中,假山、草木、小溪、石栏、小桥等诸多造景元素齐备,皆向观者暗示这是一处园林环境。

从远处的自然山水和开阔的视野进行判断,是郊外一公共园林,而非私家园林。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作者绘制此画时,不仅对画中女子手拈的花草进行细致描绘,刻画其洁白粉淡之色,还对枝繁茂叶的树木采用翠绿色进行绘制,不仅衬托了女性的柔美,还凸显了园林的景色,暗示了活动的时节。

女子手中所持、篮中所置的鲜花嫩草,枝繁叶茂的环境,身着的单衣长裙及潺潺流水的小溪等诸多方面都向观者提示这是一处春季园林景色。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斗草图》中人物绘画写实,从发式、着装款式和服饰色彩方面均可看出作品所描绘时代的流行元素,进而可辨别画中人物的身份以及所处时代。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而从整体来看,画面构图是按自下而上的叙事手法将人物置于一处固定环境进行描绘,以凸显绘画主题。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在人物造型的设计上,作者对画中的女子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人物体型纤细匀称,充满女性的阴柔之美。

众女子神态各异,或相对交谈,或折花自赏,一颦一笑无不展现出中国女性的独特风韵。

«——【·结语·】——»

仇英的《斗草图》以斗草为主题,栩栩如生地向人们展示了明代闺阁女性春季踏青斗草的生动场景,使今人对这一游戏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和理解。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从艺术美学的角度看,《斗草图》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妙的艺术创作水准和审美高度。

通过对此绘画作品进行图像学分析,挖掘斗草活动背后的文化渊源和审美趣味,对了解明代女性社会角色和文化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仇英:斗草阆苑,画中女性游乐形象的图像定格

尤其是绘画图像的表现形态与要表现的人物、事件、习俗等密切结合,浸润在内敛、柔美、谐趣的审美意味中,洋溢着独特的东方世俗文化格调。

女子园林闺阁生活绘画图像的形态构成同国人的生物本性和文化潜意识相触碰,反映出中国妇女特有的闺阁心理和艺术旨趣。

«——【·参考文献·】——»

[1]. 顾起元撰,孔一校点:《客座赘语》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 17 页。

[2]. 徐献忠辑:《吴兴掌故集》卷十二《风土》,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第 763 页。

[3]. 张瀚撰,萧国亮点校:《松窗梦语》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120 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