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没身份证和摄像头,被诛九族者为何不跑?原因让人很绝望

 无风起念 2023-12-08 发布于广东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刑罚,比如黥刑、宫刑、腰斩、凌迟等等,而在这其中,最残酷的当属“株连九族”了。

“株连九族”是一种极端残酷的制度,一旦某人触犯大罪,他的整个家族,乃至于扩展到九族的亲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将遭受残酷的清算。

“株连九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术语,它是一种深深植入文化和家族观念中的恐惧,是一种可以迅速摧毁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残酷手段。在这样一个没有现代身份证明和监控技术的时代,人们面对这样的惩罚,为何不选择逃跑呢?背后的真实原因让人绝望。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株连九族”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对犯罪者本人的惩罚,它涵盖的范围之广,远超现代人的想象。

这九族包括父族、母族和妻族,囊括了犯罪者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以及通过婚姻联系的家族。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包含着犯罪者的父辈、子辈、外祖父母家族、姨舅家族、岳父岳母家族等,几乎没有人能够幸免。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家族是他们身份和尊严的核心,这种刑罚的残酷,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消亡,更是对一个家族文化、历史乃至血脉的彻底抹杀。

历史上,这种刑罚的实施并非罕见。从商周时期的族刑,到秦汉、唐宋的变革,再到明清时期的扩大实施,株连九族的刑罚一直是封建统治者用以威慑民众、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明朝,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株连九族的刑罚运用到极致,任何重大犯罪都可能导致整个家族的灭顶之灾

然而,面对如此严酷的刑罚,为何古代人们不选择逃跑呢?

首先,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极为深厚,家族的荣誉和责任被视为至上。个人的命运紧紧与家族绑定,一旦有人逃跑,不仅是个人的耻辱,也是对整个家族的背叛。

更进一步地,古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结构使得逃避几乎不可能。在封建社会中,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与家族紧密相连。逃跑不仅意味着个人的背叛,也意味着对家族名誉的彻底抛弃,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封建时代的法律制度以刑罚为主,它的目的是震慑,而非保护。逃犯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即使逃脱了刑罚,也难逃社会的唾弃和追捕。逃亡并不能真正解脱,反而可能会加剧整个家族的痛苦。

最后,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决定了个人身份难以改变。逃犯往往无处可逃,因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是无法改变的枷锁。

在这些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被判株连九族的人为何不选择逃跑,而是无奈地接受这一命运。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现代的身份证明和监控技术,更是由于深植于文化和社会结构中的种种限制。他们的故事,既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残酷与不公,也映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无奈和绝望。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