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您走进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灯下悦读 2023-12-08 发布于广东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是宋元时期 (960年-1368年)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场。在宋代的五大名窑中,汝窑被列为其中之冠。宋元时期一处规模较大的汝瓷官窑遗址。分布于河南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内及村南台地,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分布范围之广,为河南瓷窑址所罕见。其中心区域在村内的中北部烧造的御用瓷器以天青色釉为主。汝宫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特别是对于两宋官窑瓷系的发展,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1990年曾被评为“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20世纪河南+项重大考古发现和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入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汝窑位居“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有“汝窑为魁”之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为寻访汝窑遗址,我国几代文博工作者付出了巨大努力。

清凉寺2000年的第6次发掘,共发现了窑炉19座,作坊两处,以及水井、灰坑、过滤池、沉泥池等重要遗迹。 村内发掘,弥补了长期以来研究汝窑瓷器不见窑址和实物标本缺乏的遗憾,窑址中出土的遗物之丰富,也是历年来发掘所没有见过的。

这些出土汝窑器带着千年的历史沧桑,那些土沁、水沁、对釉面的侵蚀表现淋漓。那断口破碴处也将内部的胎土结构、呈色表现充分,为广大的汝瓷爱好者提供了即为珍贵的学习资料。

汝窑天青釉三足洗北宋晚期

口径 9.5 厘米,底径8厘米,高 1.7厘米。

口微敛,鼓腹,平底。底面上有三个支钉痕,天青釉。灰自胎。

支烧。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汝窑天青釉圈足瓷洗

北宋晚期

口径 12.3 厘米,底径 8.3 厘米,高3.2厘米斜口,斜腹下折收,圈足外裹。器内圆底近平,底部有三个支钉痕。天青釉。灰白胎。满釉支烧2000 年清凉窑遗址IV区出土。

汝窑天青釉圆形瓷套盒

北宋晚期盘径 13.5 厘米,底径 15 厘米,通高 4.9 厘米子母口,母口外沿凸棱一周,盘内同心圆小平底斜直壁。近盖处略外撇,盖沿面一周无釉,通体大开片。淡天青釉,香灰胎。垫烧。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

汝窑天青釉六方倭角瓷套盒

北宋晚期盘径 17.5 厘米,底径 19 厘米,通高7.8厘米子母口,浅盘,盘壁凸起六棱将盘分成六等份。盒底着地面无釉,垫烧。天青釉。釉面上有极的稀疏大开片。局部有脱釉露胎现象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瓷盆

北宋晚期口长23.4厘米,口宽 16.2 厘米,底长 20厘米底宽 13.3 厘米,通高 6.7 厘米。椭圆形,斜口,斜直腹,下有云式四足。满釉六支钉支烧。薄胎。青灰釉,釉面布满开片。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汝窑天青釉瓷盖碗和盏托

北末晚期

盖沿径9厘米。子口径68厘米,盖高2.7厘米。

子口。口底刮融。盖沿平,盖面隆起,盖顶中间有一圆形捉手。天青釉,釉面有土白沁,器身布满细小开片。胎质较松。色灰白。垫烧.2015年清原寺次官窑遗IV区出土

盖葩:口轻8厘米底径49厘米,通高厘米口微毁。鼓腹、圆足略外藏、器内小乎底。器表局部有开片纹,不甚清晰。通体施天青釉,支烧2000车清凉寺液官空造址W区出土

鑫托:无面经58厘米把沿径174厘米足径124厘米通高4.6厘米江音作金犹。盘浩内斜。外沿上翘盘中心凸起的托腹上四周模印有精美的双层覆莲托面上有15个口点作莲子纹大画足界福。看地面上有五个支制疯。天青融略泛绿。器表有非常细密的开片和稀疏小气泡。

汝窑青瓷釉莲花瓷碗

北宋晚期口径 15.4 厘米,底径8 厘米,高 10.2 厘米花式口,十瓣瓜棱腹,下腹弧收与圈足相连,高圈足,圈足内壁亦有一周斜线纹。釉色青中泛绿,器表有细密开片纹,支烧。模制。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汝窑天青釉瓷盆标本IV汝窑展示馆东门厅F7 :12北宋晚期

口径 35.3 厘米,底径 20.1 厘米,高 6.2厘米。

宽曲沿,外沿上翘,鼓腹,矮圈足。天青釉,釉面有少量开片。回足内残存四个较大支钉痕。器内同心圆下凹。支烧。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北宋晚期

口径 15.5 厘米,底径 13.3 厘米,高4.8厘米直口,深腹微弧,大平底,轮制。器内外有较多棕眼。底面有五个小支钉痕。通体施天青釉。香灰胎。满釉支烧。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烧制汝瓷的汝窑在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现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里所存完整器也屈指可数。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约有67件,最多的台北故宫有21件,每个都价值超亿元。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拍品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786亿港元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汝窑天青釉辅首耳瓷方壶

北宋晚期口长 7.7厘米,口宽 6.5 厘米,底边长 11 厘米高 25.6 厘米。唇口,沿内折,四棱形鼓腹,高圈足外撇。因该器物带系的部位残缺,修复时未表现出来。由于烧制火候太低和土蚀等因素器表呈灰青色,有较多棕眼,无开片。器物内壁釉面保存较好,为天青色。垫烧。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当时的清凉寺村是汝官窑所在地之一,多年来在这里挖掘出了不少汝瓷,有民窑也有官窑。现在,这里建设了汝瓷博物馆,博物馆里展出了部分在该村挖掘出的汝瓷珍品,个个价值连城。一个工作人员称,其中一个完整的茶盏托就价值三四亿元。

这里不但挖掘出了汝瓷,还挖掘出了历代的窑址,如今成为了汝瓷爱好者的朝拜圣地。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汝瓷以其造型简约、色泽淡雅、极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观而受到追捧,历朝历代皇室贵胄们也十分喜爱。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十二美人图之博古幽思》及《园林婴戏图》里,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多宝格所陈设器物,尤以北宋汝窑水仙盆、三足洗、盏托格外显眼。

出土瓷片标本

北宋晚期盘径 6.3 厘米,口径2.3 厘米,底径6.1厘米,高15.7 厘米。盘口,高颈,折肩,弧腹,平底。满釉支烧。香灰胎。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明清文献中所谓“汝、官、哥、定、钧”宋代五大名窑,往往把汝窑排在第一位,即把汝窑列于名窑之首;清代乾隆皇帝曾在16处名窑瓷器上的题诗计183首,其中汝窑瓷器有15首,反映出明清时期从皇帝到士大夫对汝窑的喜爱。

  北宋灭亡后,金人入主中原,窑工南迁,窑区荒废。数百年过去了,寻访汝窑遗址及烧造技术,成为陶瓷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夙愿。汝窑遗址的发现颇费周折,前后历经半个世纪之久,我国三代陶瓷和考古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心血和汗水。1950年陈万里先生考察汝窑,首次调查发现宝丰清凉寺瓷窑遗址。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宝丰清凉寺瓷窑址首次试掘,出土了10余件御用汝瓷,确认该窑址就是寻觅已久的汝窑址。直到2000年的第六次考古发掘,才在该窑址的北部即清凉寺村内找到了汝窑中心烧造区,终于揭开了汝窑的神秘面纱。

出土瓷片标本

与此同时,还发现了不少传世品中未见的新器形,主要有香炉、梅瓶、鹅颈瓶、方壶、套盒、盏托、器盖、碗、盘、盆、钵、盒等10余种,不少器类还有多种造型。与传世品不同的是,在一些器形的表面还饰以纹饰,以莲纹为最常见,这在以釉色取胜的汝窑传世品中实属罕见。如鹅颈瓶的腹部刻有折枝莲花,薰炉的炉壁模印仰莲,盏托的托壁刻以覆莲,碗外壁上模印三层莲瓣,盒盖的顶部刻划有盘龙图案等,并有鸳鸯、鸭、龙体等雕塑,形象逼真,制作精致。上述器物的胎质、釉色均与汝窑瓷器相一致,又出土于同一地层,从而大大丰富了汝窑瓷器的品种。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薰炉

  这次发现的烧制御用汝瓷的窑炉,有望揭开汝窑瓷器烧造之谜。20座窑炉集中于发掘区的西北部,呈扇形分布。窑室周壁用耐火砖垒砌,一般由窑门、火膛、窑床、隔墙和烟囱组成,大致分作两种形制。一种计7座,窑室面积较大,平面结构呈马蹄形,前圆后方。根据地层、窑炉间的叠压关系和出土的遗物分析,马蹄形窑炉的年代略早,大约为汝窑瓷器的创烧阶段;而椭圆形窑炉偏晚,约在北宋晚期御用汝瓷烧造的鼎盛时期。

上述窑炉仍属于北方典型的半倒焰式窑,火焰在进入窑室后,先上升到窑顶,热量遇阻向下燎烧窑底,烟气则从吸烟孔经烟囱排出窑外。从窑炉附近不见煤灰和火膛普遍较浅看,烧制汝窑瓷器的燃料是柴而不是煤。其中,椭圆形窑炉窑室面积奇小,便于控制窑内温度,其窑壁烧结程度很高。该窑炉结构奇特,与北方地区常见的制瓷窑炉差别很大。同时,这里还出土有大量用于测试窑炉温度的火照和火照插饼,表明烧制御用汝瓷十分重视窑炉火候和温度的控制。这里的匣钵也与其它区域出土的匣钵有别,往往在匣钵表面还抹有一层耐火泥,对于密封匣钵接口和保持匣钵内温度应有一定的作用。

  

北宋晚期长 14.4厘米,宽 11.4厘米,厚3.6厘米长方形插饼,饼面有插槽两排,共计11个。插上残存三个试烧插片。中部皆有一个不规则圆孔圆孔一侧周边施釉已烧结,呈淡青色。2015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关于汝窑瓷器的年代问题,根据地层和遗址的相互叠压关系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既烧制满釉支烧的天青釉瓷器,又烧制豆青和豆绿釉刻、印花瓷器;出土的匣钵多呈褐红色,外壁不涂抹耐火泥,应属于汝窑瓷器的创烧阶段。在该阶段地层和遗迹内各出土“元丰通宝”铜钱1枚,表明汝窑的创烧不晚于宋神宗元丰年间。

  第二阶段均为天青釉瓷器,传世的汝窑瓷器形制应有尽有,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类。从出土的一些模具标本看,该阶段的不少器类采用模制,器物造型工整,器壁厚薄均匀,充分显示出当时窑工制作的精细程度。在属于该阶段的遗迹F1内清理出1枚“元符通宝”铜钱,说明汝窑瓷器的成熟阶段可能早到宋哲宗时期。因此,结合宝丰清凉寺民窑区域的发掘成果看,陈万里和叶喆民先生推断汝窑的年代为哲宗、徽宗时期,还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汝窑天青釉莲瓣纹深腹瓷碗标本IVT17Y5 : 16

北宋晚期口径 15.5 厘米,底径 8.8 厘米,高 12 厘米敞口,深腹微弧,高圈足略外撇。器表模印三层仰莲图案。器内外施天青釉,有密集开片纹。垫烧。

2000 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近百年苦苦寻觅,三十年科学发掘,在已知的65件汝窑传世品中,除北京故宫博物院11件未公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