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是焦虑症,为什么医生却让我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12-08 发布于北京

很多患者有这样的疑惑:明明被诊断的是焦虑症,为什么医生给我开的药物说明书上适应证写的是精神分裂症?难道医生隐瞒了我的真实病情?还是开错了药?

01

焦虑只是表象 

用药需透过现象看本质

焦虑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

例如,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约9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尤其在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1]

非专业人士可能只看到焦虑这个表象,但医生却能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疾病本质,根据症状的特征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有没有易激惹或情绪易波动,有没有强迫思维或行为,是否伴有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幻觉妄想等,并结合量表测评的结果,抽丝剥茧,反复斟酌,得出疾病诊断,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目前辅助诊断焦虑症的常用量表有:贝克焦虑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等。

▼点击下图,立即测试▼

02

抗精神病药

可作为焦虑症治疗的增效剂

目前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主要有3大类:

1.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

2.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

3.5-羟色胺部分激动剂,如坦度螺酮、丁螺环酮等。

此外,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大量单胺类受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广泛的精神效应,除抗精神病效应外,还展示出不同程度的抗焦虑效果,因而也被用于焦虑症的治疗。

慢性焦虑症患者如果躯体症状明显,如头痛、心慌、胃部不适等表现突出时,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起到增效的作用。

如果患者使用抗抑郁药、苯二氮䓬类药物后,效果不佳,医生会考虑将抗精神病药作为增效剂使用。

03

药物分类无绝对界限 

需从发病机制出发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大脑最重要的3种神经递质。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大多是针对这3种神经递质,从不同的机制去发挥作用。

某种药物可以治疗某一种精神疾病,但不意味着它只能治疗这一种精神疾病,药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治疗与之有共同发病机制或共同表现的其他精神疾病。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焦虑、抗抑郁、抗躁狂的效应。

在患者看来,药物有具体分类。但对医生来说,治疗疾病要从疾病的病因和药物的作用机制出发,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并没有绝对的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之分。只要病情需要,任何药物都可能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顾虑,建议您与医生沟通,千万不要直接拒绝服药或停药,这样对自己非常不利。

04

足量、足疗程用药是治疗的关键

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复发率高,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必须积极接受治疗。

以最常见的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例,倡导全病程治疗,即包括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治疗期3个阶段,强调足量、足疗程用药。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焦虑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

巩固期治疗一般至少2~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定,复燃(尚未达到痊愈标准时又出现症状加重)风险较大,必须坚持用药。

维持期治疗一般需要连续服药至少12个月,目的是防止疾病复发(痊愈后疾病再次发作)。

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对于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维持期治疗结束后,如果病情稳定,可以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恢复原治疗。

参考文献:

[1]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好物推荐

宁静贴片

这是一款获得国家专利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贴敷外用,不需口服,不伤肝,不伤胃肠,安全无毒,不会产生嗜睡、疲乏等不良反应,不会成瘾。

主要成分牛奶胜肽,是一种具有天然放松作用的生物活性胜肽,能帮助镇静,缓解压力,促进睡眠。

起效快,使用方便,睡前只需将贴片贴于手腕内侧皮薄处,起床后将贴片取下即可。

轻度失眠1~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除;重度失眠1~2个疗程,睡眠质量显著提高,3~5个疗程,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戳图购买▼

点击关注,了解多一点,健康久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