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般若智慧贵放下——《心经》再读之【13】

 新用户97560OBk 2023-12-09 发布于江西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原典】之【妙用分第四】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译文】

因此,在懂得万物皆空的实相之后,就懂得不存在任何的物质事物(色蕴),也不存在任何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悟读】

回首莫问风吹雨,得失自有岁月知。

在这个世间,有两样东西,谁也无法规避。“一是无常;第二其因果”。般若智慧反复劝导众生,务必学会“放下”。

正如,喝茶总是无声启迪着世人,人生其实就是两种态度,“拿起和放下”。

拿起,需要勇气;放下,需要智慧放下不是无奈,亦非放弃。需要放下的,是“必须放下的外物及过度之欲望”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唯有善于适度放下,方能抓住属于自己灵魂深处之快乐和幸福,此生命之辨证法。

所谓“放下”,大致涵盖如下十个方面,“面子、压力、过去、自卑、懒惰、消极、抱怨、犹豫、狭隘和怀疑……”。

本章为妙用分第四,强调有了佛家智慧之后,就可用“空”之智慧去正确看待一切事物,从而获得最高之生命智慧。

“是故空中无色”之“空”,是指众生之本性真空,或虚空法界,而非常人理解之虚空之空。

“色受想行识”,即五蕴。蕴,积累或类别之意。

其中,色蕴即物质之积聚,含内色和外色内色,“眼、耳、鼻、舌、身”五根所依之根身(身躯);外色是“色、声香、味、触”五境

受蕴即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两类。

想蕴即心之所知境执取形象。即看、听、接触东西之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行蕴是造作之义,即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成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

识蕴一般分为八识,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指第七识末那识。即一种心念,一直执著有一个“我”;三者为,既了别外境,能知觉外界境界之心,谓之识。

真空实相之五蕴诸法, 因缘和合, 虚妄不实, 不可用“生灭垢净”之心去追求,不然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无边之痛苦。

般若智慧,贵在放下。此《心经》之核心智慧。古之先贤,“生不变其节,死不改其色”,死生如此,况乎其他?此等淡然之风骨风情,值得今人追思。

在印第安人看来,“生命恰如一杯水,可饮尽人生百味”杯子之华丽与否,折射人的贫与富。但每个人皆有权利往水杯中注入各种调料,只是欲望无穷,杯子容量有限,过之必溢。适度之放下,智者之精神。

“唯看破放下方得自在随缘,唯真诚清净方可正等正觉”,人生境界之高下,或不在地位之高低,而在眼界之高下。设若一个人之心胸宽广,可以承载足够的得意与失意,那么其生命之高度,便可真正走向圣贤觉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