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华成为《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受访作家

 甘宁界 2023-12-09 发布于宁夏


这个周六,甘宁界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们关注作家余华成为首位登上文学杂志《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的中国作家、牛津大学出版社将俚语“rizz”选为年度词汇、历史学家认为柯南·道尔“暗中讨厌”福尔摩斯一角等内容。

余华成为首位登上《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栏目的中国作家

日前,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2023年冬季刊的“作家访谈”栏目刊登了小说《活着》英文译者、作家白睿文(Michael Berry)对中国作家余华的专访。在采访中,余华回忆了自己早年当牙医的经历、创作《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的历程、对小说创作的思考等内容。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采访余华

《巴黎评论》杂志1953年创刊于法国巴黎,编辑部后来迁至美国纽约,持续发行至今,其中的“作家访谈”栏目广为人知。自20世纪中期创刊以来,该栏目已经采访过上百位世界文坛的重要作家,余华是第一位登上“作家访谈”栏目的中国作家。

在专访中,余华提到写短篇小说“像一份工作”,他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写长篇小说的过程却不同,在写作时“你和你的角色生活在一起”,会加深作家对角色的理解,“一旦我写了一半,他们(角色)会自发地说些什么。有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这比我能想到的更好。”余华也提到,在创作小说时,有时最先浮现在他脑海里是一个角色的形象。他上世纪90年代曾在北京街头偶遇一位无法控制自己、不断啜泣的路人,无法忘记这个画面,于是他想象这个人为什么哭泣,以此作为灵感进行创作。

余华在访谈中提到,写作将自己的生活一分为二,他谈到自己同时过着一种“创作”的生活和一种现实的生活,当前者成长,后者则萎缩。余华说:“这是无法避免的,你写得越多,这个想象的世界就越大。而另一种生活则静静坐在椅子上,身体一动不动,或者只有脚动一动。”

但他也说,文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白睿文第一次见到余华的时候,惊讶于这个在纽约街头兴高采烈的游客竟然和写《活着》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余华的朋友们劝他趁着年轻时身体健康多写一写,他却说:“我是一个喜欢玩的人,我老了之后怎么去旅行呢?文学不是我生活中的唯一,我也鼓励我的学生们这样想。”

《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刘雅琼 等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

在中文世界,《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作品由九久读书人译介推出,最新作品是于今年10月出版的《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
简体中文版《巴黎评论》系列编辑部的官方账号“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昨天发布的信息称:“余华老师创造历史,成为《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史上的第一位中国籍受访作家。访谈刊发在《巴黎评论》杂志2023年冬季刊,被收入'小说的艺术’子单元,编号261”据称,这个访谈并有可能收录到简体中文版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8》中。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大多是委托受访作家的好友、译者或研究者等第三方专业人士采写完成的。受访作家被授予很大的权限来修改甚至重写自己的相关回答。期间会反复经历多轮修改,直至受访作家本人和《巴黎评论》编辑部满意为止。

余华在今年五月接到《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的受访邀请。这篇访谈的题目是《小说的艺术:白睿文对谈余华》,由《活着》的英文译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采写,内容涉及了余华早年的写作经历、写作习惯、价值观等,还有对他主要作品的分析和探讨。白睿文二十多年前与余华相识,当时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在校学生。前天,白睿文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相关消息。


美国《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是一个季刊类的英语文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它专注于创造性的小说与诗歌,钟爱原创型的作品。杂志分为艺术、文化、访谈、文学这几个部分,其中,作家访谈这个版面最受人们欢迎,并逐渐演变成了杂志中最持久也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重要作家的长篇访谈,其创刊号中采访的第一位作家是E·M·福斯特,之后陆续采访了艾略特、海明威、博尔赫斯、索尔·贝娄等三百多位著名作家,其中就包括三十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图片来自“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微博


维护原创,允许转载,

但须注明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