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贞华‖徐无闻先生的篆书之美

 句咏 2023-12-09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先生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以书法篆刻名世的,其实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学者,然后才是一位出色的书法篆刻家。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言,书法必须有一门学问作基础才好,很多人的字站不住,不是技法不够熟练,而是学问不够好。徐先生在文字学、金石学、碑帖考证、书法、篆刻、诗词、绘画、收藏等领域都有所涉猎并有很大影响,是一位“通才”型的艺术家。他生前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书法篆刻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是二十世纪巴蜀书法篆刻艺术的代表人物。其全面的学养、独到的见解和高尚的人品,才是其书法篆刻自成高格的“源头活水”。对于徐无闻的书法篆刻的妙处,启功先生在《徐无闻书法集》序中说得最为透彻:“教授于西南师范大学,著述甚富。于古文字之考辨,造诣尤邃。暇则挥毫作书,古、篆、楷、行,罔不精工。”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幸与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想报考先生的书法研究生,去西师拜望先生。先生看了我带去的书法习作和所发表的文章,鼓励我要多临帖,多读书,要把书法当成一门学问去做,还笑谈不要当“文抄公”。回来后不久就听说先生去世了,我才知道去拜访先生时,他已病入膏肓,他是从成都养病回来处理一些事情的。其间人来人往,先生一边和我谈话,一边还要不时起身去处理一些事情,却没有丝毫厌烦。先生的平易近人和学者风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后来每当欣赏他的作品,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时的情景。传统书法追求“书如其人”的境界,在先生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与其平和儒雅的人格是高度统一的。

就先生的书法而言,虽然各体俱佳,但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篆书和篆刻。启功先生曾高度评价其艺术成就:“其篆法深稳,独得渊穆之度。出其绪余,施于铁笔。印学自邓完白、吴让之以下,日趋于躁,更下至以毁瓦画墁相矜尚。虽时世以同文尊秦法,而刻石铭功,铸印示信之法,则荡然无复遗存。先生篆书不减王虚舟、钱十兰,而治印则远绍吾子行,近迈王福庵。其学识有所不同也。”②先生幼承庭训,于篆书用功最深,早年学唐李阳冰《三坟记》,再上溯秦李斯《泰山刻石》《峄山碑》,以“二李”的“玉箸篆”为毕生追求,又能广泛涉猎钟鼎文、秦诏版、中山王器铭文及殷墟甲骨文,融会贯通,极尽其妙。我以为先生的篆书,具备“五美”:

一是奇而正,独特的形式之美。“奇”与“正”是艺术审美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正”要求谨守法度,传承有序;“奇”则是打破常规,追求变化。篆书的创作看似简单,其实极难。结字工稳是基础,但一味平正,易流于平庸呆板,能别开生面方见匠心。先生一生浸淫篆书最久,转益多师,由“正”而入,守其规矩,讲究法度。其自谓“学阳冰篆四十余年”③,这是他的看家本领。纵观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植根在篆书,其篆书的根基又在小篆。因为功夫深、积淀厚,才能自出新意,由“奇”而出,真正做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更多得益于先生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先生曾手校《说文解字》七遍,先后主编出版了《汉语古文字字形表》《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甲金篆隶大字典》,对文字的源流、形态及发展变化烂熟于心,发之笔墨,无不如意。以先生1988年所书篆书对联(如图1)为例,结字胎息“二李”玉箸篆,又能随形赋势,平中寓奇,丝丝入扣,浑然一体。先生的篆书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不只是外在形式,而是更重内在精神。其篆书初看平实,细品能于平实中见奇逸,有一种绚烂之极后的冲和平淡,难怪篆刻大家方介堪誉之为“徐氏玉箸”。启功先生高度评价“先生篆书不减王虚舟、钱十兰”,绝非溢美之词。

图片

图一

二是婉而通,鲜活的线条之美。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是书法的灵魂。唐代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准确揭示了对篆线条质量的要求。篆书用笔以圆转为主,逆锋起笔,下笔藏锋,行笔调锋,呈现出珠圆玉润的视觉效果。先生的篆书线条充满节奏感和生命力,富有书写性,这是一般人写篆书达不到的高度。李刚田先生在文章曾写到他看先生写篆书的感受:“由于他对篆法结构谙熟于胸,他写铁线篆的速度并不慢,行笔不疾不徐,线条清健之中带有涩意,这与一些写带有'甜味’的小篆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④还是以图1的篆书对联为例,先生用笔善于在波磔起伏的发力点上发力,将力量送到笔画的末端,横画不平拖,竖画不直下,收笔利落不粘滞,线条富有立体感、节奏感和韵律感,最见其功力与性情,真是“百炼钢成绕指柔”。这些年在拍卖市场见过不少先生的篆书赝品,有的在结字、章法甚至体态等方面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内行一看线条便知是赝品,藏都藏不住。这是一个书法家修炼了几十年的结果,带着其独特的个性色彩,岂是模仿得了的?

三是劲而健,内在的力量之美。古人通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来形容书法的力量之美,这不是一种外在的、简单的死力、犟劲,而是书法家修养和功夫在笔下的综合体现。篆书的力量之美主要体现在书写的自信、线条的质感和结构的准确,若下笔不肯定、线条无骨力、结构不到位,则神采不显。先生受杜甫“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影响,书法追求“瘦硬”之美。其篆书中最能体现“瘦硬”之美的,当属其集中山王器文字的作品(如图2)。他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开创性地将中山王器文字入书,惊艳书坛。其中山王一路的篆书凡经三变:早期字形讲究对称性,线条瘦硬如钢针;中期字形富于变通,线条刚中见柔;晚年字形随意生发,线条劲健醇厚。应该说中山王一路的篆书为其“二李”一路的玉箸篆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后者醇厚的笔墨韵味也滋养了前者,二者相辅相成,成就了先生独特的风格。先生篆书的力量之美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工具,他喜欢用特制的长锋猪鬃硬毫笔,得心应手,书法线条、韵味别具一格;其次得益于其精湛的书艺,尤其善于在尽情挥洒中控制行笔的轻重缓急,将腕力注入笔毫,积点成线,如锥画沙,起承转合无不如意;三是得益于其人生境界的升华,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儒家“勇猛精进”的精神,又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韧劲。读《吴宓日记》可知,先生在文革期间受到的冲击是很厉害的。仅以1964年为例,从11月18日到12月9日,先生连续八次受到审查,“众皆视为罪人,不与交言”⑤,但即使在那样艰难的时期,先生也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笔。先生这种人格的力量发之笔墨,尤其感人。

图片

图二

四是朴而厚,自然的金石之美。“金石之美”是随着清代金石学的发展,书法家以柔翰表现碑版和拓片的刀笔趣味及经岁月风化剥蚀后所呈现出的“金石气”,从而呈现出的一种苍茫、浑厚、朴拙的美。但先生笔下所表现出的“金石之美”,与时下很多书法家刻意以笔法的跳荡、点画的峻厚、意态的奇逸去追求一种雄浑、古拙或者支离、陌生的意象有本质不同。先生几十年浸润在对金石、碑版的欣赏、研究中,心有所感,终有所悟,再从笔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朴”是其内在气质,“厚”是其外在表现。首先是用字力求古意,以《说文解字》为本源,以“二李”经典作品为本体,即使清代篆书中兴时期很多大家流行的写法,先生也尽力避之,不花哨,不做作,追求一种高古的气韵;其次是线条干净醇厚,笔到意到,没有半点含糊,厚实的线条、厚势的结构、厚重的笔墨与厚道的为人相得益彰;三是表达流畅自然,这是一位学者长期积淀、思考、提炼后在笔下的自然流露,非刻意可求。如其篆书陈毅诗立轴(如图3),书写形式脱胎于金石铭文,借鉴秦诏版、汉篆的字形,在严整章法中,通过字形的大小错落和线条的疏密曲直以求变化,用笔轻松自如,精工之中带有几分写意,不完全追求结构的对称和线条的匀称,“秋菊能傲”开篇四字墨饱意足,后面稍加控制,尽显精能,再随着每次蘸墨的多少和书写速度的变化呈现出笔墨的丰富性,“傲”“寒”“梅”“立”“大”“挺”等字部分笔画墨韵的自然渗化,有碑版风化剥蚀的意味,妙不可言。


图片

图三

五是清而雅,文人的气韵之美。谢赫《古画品录》“六法”第一法便是“气韵生动”,范温《潜溪诗眼》亦云:“韵者,美之极”,可见“气韵之美”在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的重要性。先生书法篆刻艺术体现在气韵上的最本质的特是“清”“雅”,这是他作为传统文人的人格修养在艺术上的直观反映。“清”即清华高洁,不随时流;“雅”即高雅拔俗,卓尔不群。传统书法艺术品评一直非常注重“人品”与“艺品”的关系,所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书法家精湛的笔墨功夫与其人格修养的综合反映。篆书作为一种高古、深奥的字体,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与一般人拉开了距离,最能现“清”和“雅”的内涵。先生的篆书创作笔法精纯,笔意从容含蓄,境界博大深宏,绝非“书内求书”可以达到的。先生非常注重书法创作中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坚持有感而发,书以载道,保持了一个传统文人应有的本色。他在给挚友戴明贤先生书法篆刻集写的序言中云:“他不愿意把写或刻的字看作可以摆脱内容的无意义的符号,而且还力求文字内容与书刻艺术融合无间,相辅相成。”⑥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先生自己毕生的追求?他书写自作诗词、楹联、题跋,见人见事,见情见性,多有寄托;即使书写先贤诗文也极为讲究,从中可见其情趣、格调、襟抱,不是简单地当“文抄公”。既是先生1993年去世之前在病中所书篆书对联(如图4)也丝毫不见颓唐之气,无论用笔、用墨、结字、章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修养,真可谓挥洒自如,心手双畅。细细品味,清雅之气盈面而来,如梅兰暗香扑鼻,让人沉醉其中。先生曾多次说过,好些学者所书的篆隶,笔意的醇雅多优于专门的书家,关键在其修养。


图片

图四

艺术欣赏本来是一个整体感知、直抵心灵的过程,为了便于解读,才分条缕析。很多时候感觉犹如将空中自由飞舞的蝴蝶做成了一件漂亮的标本,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艺术欣赏的妙处就是要在仔细解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艺术修养、经验和想象,将漂亮的标本还原成空中自由飞舞的蝴蝶,并从中感悟艺术之美。先生篆书的“五美”,是从不同角度欣赏其篆书艺术的感受,其内在精神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且在其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篆书作品中也各有侧重。先生反对一味摹仿古人,提倡创新,但他从不急于求成,追求的是一种瓜熟蒂落的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言,“天机妙会忘心手”,“不创新时自创新”。可惜先生走得太早,还没有真正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如果天假以年,先生的篆书将达到怎样的境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释

①②《徐无闻书法集》,四川美术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③《徐无闻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④李刚田《临<中山王 方壶>铭文》,《青少年书法》2013年第1期第18页。

⑤《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出版。

⑥《戴明贤书法篆刻集》,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作者简介:
王贞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书学论文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学研讨会并获奖,已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全国专业报刊发表书学论文100多篇60多万字,出版有《王贞华书法作品集》、书法文集《砚边余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