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连载】活蟾蜍配伍治疗“肝癌肾转移”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3-12-10 发布于河北

地锦草

别名:血见愁、红丝草、奶浆草。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中药学》:本品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帮用于血热所致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痔血、崩漏以及外伤出血。

《本草纲目》:“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

《本草汇言》:“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药也。善通流血脉,专消解毒疮。凡血病而因热所使者,用之合宜。设非血热为病,而胃气薄弱者,又当斟酌行之。”

医案分享

患者周荆某,2020年3月自觉右胁下疼痛,认为是岔气引发的。后疼痛越来越严重,经医院检查示肝右叶有一低密度肿块阴影,累及右肾,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肾转移。经当地治疗无效后回家,心情颓废,拒绝任何治疗。后经过亲戚劝慰,求治中医。

2020年7月初诊:患者口干苦,胁胀痛,精神差,乏力,食欲不振,尿黄赤、便秘结,脉弦细,舌红,边有紫斑,苔薄黄,证属肝郁气滞,热毒壅盛。治则: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化淤软坚。

【处方】 茵陈30克 虎杖30克柴胡10克 HHQS10克当归10克 杭白芍12克郁金10克桃仁 10克 川芎 10克 五灵脂10克 香附10克炙鳖甲12克 地鳖虫10克 蜂房12克 藤梨根30克HQZQS30克等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医嘱每天取活蟾蜍1只去肠入药同煎。另秘方药拔毒膏,遵医嘱。

患者服药后,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常,胁胀痛减少,面色日见红润,情绪稳定。吴医根据患者信息反馈,辩证加减方剂,患者继续服用。

【方剂】茵陈30克,栀子12克,HHQS10克大腹皮12 克,大黄10 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生甘草 10克,虎杖 15克,半枝莲20克,HQZQS30克白花蛇舌草20克等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医嘱每天取活蟾蜍1只去肠入药同煎。另秘方药拔毒膏,遵医嘱。

2020年11月患者服药后,不适症状均已消除,医院复查示肿块未见增大。患者继续治疗巩固中,2023年10月随访,良好。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肾转移,经活蟾蜍入药治疗延长了生存期。


中医按语:

原发性肝癌一经确诊,中晚期的占90%,大部分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中医药治疗肝癌成为我国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疗效优于单纯化疗。中医药治疗适用于各期肝癌病人,具有花钱少、副作用小、改善症状见效快的特点,从经治的晚期肝癌病人分析:辨证施治的年生存率达20%以上,其中有的患者达到5年生存,也有治愈的。可见在治疗肝癌的过程中,辨证论治与验方、专方相结合,显得十分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