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科学】风湿性疾病概述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23-12-1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徐琦老师“内科学知识点”专题
考研人,今天你努力了吗?

风湿性疾病概述

风湿性疾病

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滑囊、韧带、软骨)及其他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慢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分类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

  • SLE

  • 硬皮病

  • 多肌炎/皮肌炎

  • 抗磷脂综合征

  • 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退行性变

骨关节炎(软骨)

感染相关性风湿病

风湿热

关键词记忆

  //  

  • 类风湿性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

  • 骨关节炎—————远端指间关节

  • 强制性脊柱炎———休息后加重

  • 痛风性关节炎———第一跖趾关节

SLE

颧颊部蝶形红斑

蛋白尿、溶贫、Plt↓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口干、眼干、腮腺肿大

猖獗龋齿

肾小管性酸中毒

高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皮肌炎/肌炎

上眼睑紫红色红肿

Gottron征、肌无力

系统性硬化

雷诺现象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Wegener肉芽肿)

鞍鼻

大动脉炎

无脉

白塞病

(贝赫切特病)

口腔溃疡

外阴溃疡

针刺反应

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

(ANAs)

  • 抗DNA抗体

  • 抗组蛋白抗体

  • 抗非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

  • 抗核仁抗体

  • 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

类风湿因子

(RF)

  • 类风关(阳性率80%)

  • 干燥综合征、SLE

    系统性硬化、感染性疾病

    肿瘤、5%正常人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 血管炎→Wegener肉芽肿

  • 溃疡性结肠炎

  • 急进性肾炎Ⅲ型

抗磷脂抗体

(APLs)

  • 抗心磷脂抗体 

  • 狼疮抗凝物

  • 抗β2GP1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小板减少、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

抗角蛋白

抗体谱

  • 抗核周因子抗体(APF)

  • 抗角蛋白抗体(AKA)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RA的诊断中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  

风湿性疾病治疗

  • NSAIDs+DMARDs,激素+DMARDs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 改善症状,不能控制病情

  • 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产生

  • 传统制剂(抑制COX-1+COX-2):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

  • 选择性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 抑制COX-1→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 抑制COX-2→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

  • 控制症状最有效,不能控制病情

  • 具有强大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

  • 一线药物但非根治药物

改善病情

抗风湿药

(DMARDs)

  • 改善病情+延缓病情进展

  • 防止和延缓特别是类风关的关节骨结构破坏

  • 起效慢(2~4个月),停药后作用消失慢=慢作用抗风湿药

  • 制剂:柳氮磺吡啶、抗疟药、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环孢素、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雷公藤多苷

生物制剂

  • 利妥昔单抗

  • 阿巴西普

  • 贝利木单抗

真题链接

2020N56A 病理和临床特点为退行性变的风湿性疾病

A.银屑病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骨关节炎

D.类风湿关节炎

【答案解析】

呈退行性变的风湿性疾病是骨关节炎(继发性、原发性)(C对)。

银屑病关节炎(A错)、强直性脊柱炎(B错)属于脊柱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D错)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2012N75A 下列与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A.风湿热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肌炎

D. Reiter综合征

【答案解析】

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属于感染相关的风湿病(A对)。

类风湿关节炎(RA)(B错)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多肌炎(C错)为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因不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肌肉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感染是否相关没有明确依据,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Reiter综合征(D)为消化道或泌尿道感染3~30天后出现关节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及结膜炎(完全型莱特综合征),当只有初始感染和随后发生关节炎,没有无菌性尿道炎、结膜炎为不完全型赖特综合征,属脊柱关节病,为反应性关节炎中的经典,也属于感染相关风湿病,但本题标准答案为A。

2008N75A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A.青霉胺        B.氯喹

C.萘普生        D.甲氨蝶呤

【答案解析】

抗风湿病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生物制剂。

萘普生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其解热、镇痛、消炎作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物,但不能改变患者病情(C对)。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改善病情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其特点是起效慢,常见的有柳氮磺吡啶、金制剂、抗疟药、青霉胺及一些免疫抑制剂等

2013N75A 下列治疗风湿病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中,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小的是

A.萘普生        B.炎痛喜康

C.塞来昔布      D.双氯芬酸

【答案解析】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起到抗炎、解热、镇痛的效果

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D错)、萘普生(A错)、炎痛喜康(吡罗昔康)(B错)、吲哚美辛等,能非选择性抑制COX-1(主要表达于胃粘膜)和COX-2(主要参与炎症反应),故胃肠道反应较大。

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C对)、罗非昔布等,能选择性抑制COX-2达到抗炎镇痛效果,胃肠道反应也较少。


图片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