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视力我保护.

 一叶绿地 2023-12-13 发布于四川

一、近视:改善用眼过度,维护视力的营养素.

眼睛近视的形成机理:是睫状肌在玻璃体表面绕晶状体腰围一周,当看超近处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就受压变得更凸。当看远时睫状肌舒张放松,晶状体因解除压力而弹性恢复,不再那么凸,相对扁平。肌肉收缩是神经的作用,肌肉放松是钾钙镁综合作用,尤其是钙。当缺钙,钙抑制神经的功能降低,肌肉就持续收缩。睫状肌持续收缩后,晶状体凸起,晶状体弹性变差,就成了近视眼。所以要补钙! 

    

平时,身体一旦有不舒服的地方,我们就会想到为身体补充各类营养。可对于眼睛,这个身体最辛苦的器官之一,我们却很少意识到,它也是需要特别补充营养的。那么,眼睛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眼睛的生理结构。

铬与近视提起近视,许多人将常归咎于不良用眼,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当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之一。 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员贝兰博士对大量青少年近视病例进行之后指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与近视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铬元素在人体中与球蛋白结合,为球蛋白正常代谢必需。在糖与脂肪的代谢中,铬协助胰岛素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铬的需求比成人大。铬主要存在于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葡萄干中含铬最多,有“铬库”之称。有些家长不注意食物搭配,长期给孩子吃一些精细食物,从而造成缺铬,眼睛晶体渗透压的变化,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

补钙预防近视危害青少年视力的眼病--近视眼也会在钙元素面前"甘拜下风"。眼科专家告诉我们:如果眼球缺钙,眼压就不能维持正常,如同电压忽高忽低会闪坏灯泡一样而导致近视形成。因此,在近视的高发年龄段--青春期(具体说来就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几年间)补充足量的钙质,很可能会拒近视于体外。,保护视器官功能的健全,改善和提高视力

附降眼压办法

正常眼压为10-21mmHg,对于高出此范围的患者,有可能会因眼压高而引发角膜水肿、视力下降、视神经受损等情况。常见的降眼压小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海绵球压眼:使用海绵球对眼球进行合适压力、时间内的加压固定,通过物理方法对眼部房水量进行改善,可以起到降低眼压的效果;

2、按摩:适量力度对眼窝处的丝竹空穴、太阳穴、瞳子髎晴明穴、攒竹穴、四白穴、承泣穴、等诸多穴位进行按摩,可以放松眼部肌肉与神经,进而起到舒缓眼疲劳、降低眼压等功效;

当乙酰胆碱ACh局部滴眼时,可致瞳孔收缩,调节于近视。

3、药物治疗:在日常中,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降眼压的滴眼液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来对不适症状进行一定的缓解;

4、其他:注意不要长时间低头,睡觉时可将床头适当调高。

除上述日常降眼压的小方法外,对于眼压严重偏高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激光手术或者切除手术来进行降压治疗。同时此类患者,也要注意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学习,避免长时间熬夜,以免使眼压升高。

二、视网膜和黄斑.

视网膜是一层薄薄的组织,位于眼睛的后部。它从已经聚焦的晶状体接收光并将光转换成信号。随后,这些信号传送到大脑,以提供视觉识别。

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心,提供中心视觉,这是了解我们面前事物细节的必要条件。光线通过我们的角膜、晶状体,最后准确地聚到我们的黄斑上面。只有聚到黄斑上的光,我们才能获得一个清晰的图像。黄斑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负责精细视觉的呈现,负责判断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黄斑就是相机的底片。

三、改善视力的营养素.

维生素A.

维生素A(视黄醇)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富含于牛肝、蛋和鱼等动物源食物中。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A的前体,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通常在深黄色、红色和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含量较高。市面上也有很多含有β -胡萝卜素的补充剂。

维生素A是构成眼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维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洁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厚、角质化,甚至引起夜盲症、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维生素A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体内还发挥其广泛的抗氧化特性。

视紫质.  视紫质是眼球视网膜上所含的一种化学物质,遇光即分解,刺激视神经末梢,由视神经把刺激传到大脑产生视觉,视紫质对眼睛视觉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摄入维生素A也可促成视紫质的形成,因为视紫质分解后的化学物质在维生素A的作用下,就能再变成视紫质。缺乏维生素A,视紫质就合成不足,人眼对暗光的感受能力就减弱。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两种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它们存在于眼睛视网膜的黄斑处,它们作为眼睛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改善眼睛功能和视力。最新研发的技术可以识别或绘制在身体不同部位发现的化合物,共聚焦显微镜绘制并测定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人眼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叶黄素在黄斑处广泛分布,玉米黄质高度集中在中央凹(黄斑中心),从内膜延伸到外膜。

黄斑色素密度(MPOD)是视网膜中黄斑色素的浓度,叶黄素能够增加黄斑区色素密度,进而保护我们的眼睛。所以,叶黄素也被称为黄斑「守卫者」。一项研究综述表明,在7个摄入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临床研究中,有6项研究结果显示MPOD增加,并且显著改善认知功能。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最佳天然食物来源是绿叶蔬菜和其他绿色或黄色蔬菜。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册)的数据,甘蓝和菠菜中含量最高。它们也存在于补充剂中。人类从饮食中摄入的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比例约为5:1。叶黄素发挥作用需要玉米黄质,研究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以5:1的比例一起摄取时,有助于提高叶黄素的吸收。

其他物质.

锌和铜  是可以为视网膜提供抗氧化益处的矿物质。越橘果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眼睛视紫质的生成,稳定眼部的微血管,并增强微血管的循环。此外,花青素还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伤害。

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需要主动地补充以上几种营养素。维生素A及其前体β -胡萝卜素对视力和夜视是必不可少的,它同时也是生成视紫质所必需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黄斑中发现的主要类胡萝卜素,可以帮助改善眼睛功能和视力。在此基础上养成如减少用眼时间、不在灯光暗淡下玩手机等的用眼习惯,也能有利于保护眼睛健康。

眼中晶状体存在大量氨糖。

眼部和视力需要的营养素:β-胡萝卜素呵护糖友的视力,养眼需要维生素A、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锌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都是维持眼睛健康所需要的“特殊营养”。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等严重眼疾,补多了则会产生毒副作用。而β-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VA,却不会出现过量补充VA易出现的毒副作用,比较安全。维生素B2可以保持眼睛健康,缺乏时会有视力疲劳、口角炎等,使眼睛充血、易流泪、易有倦怠感、头晕。VB7生物素在体内氧化生成顺视黄醛和反视黄醛。维生素C积极预防高血脂和视网膜病变。锌参与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对维持正常的暗适应能力及改善视力低下有良好的作用。牛磺酸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研究人员从大鼠眼组织提取物的定量分析表明,牛磺酸是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角膜、虹膜和睫状体中最丰富的氨基酸。谷胱甘肽用在肝炎、溶血性疾病以及角膜炎、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等,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的药物。硒使谷胱甘肽更具活力,使细胞更健康,从而护眼。

四、为了保护视网膜的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重要措施:

1、定期眼部检查:定期到眼科医生那里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网膜检查。这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潜在的视网膜问题,例如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脱落等。

2、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近距离读书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和干眼症。应保持适度远离屏幕,并每隔一段时间闭目休息,进行眼部放松活动。

3、均衡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C、E、A以及矿物质锌、硒 等的天然食物能够提供眼睛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绿叶蔬菜、鱼类、坚果和水果等都对视网膜健康有益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与眼部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降低患上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风险。

5、防护阳光: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可能会损害视网膜。在户外活动时,建议佩戴帽子、太阳镜和有效的防紫外线眼镜,以降低紫外线对视网膜的伤害。

总结:视网膜是我们视觉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其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深入了解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保护视网膜的重要性。定期眼部检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均衡饮食、戒烟限酒以及防护阳光都是保护视网膜健康的关键方法。让我们重视视网膜健康,保护我们宝贵的视觉财富。

---------------

五、眼的构造.见下图.

2

一、近视.

近视,从专业角度来讲,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等,而且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眼压它是眼睛里面,由于房水循环流动以后,对眼球壁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就会出现眼压的指标。眼球是一个密闭的组织,里面产生了房水,房水生成和排出,它是有它自己的一个固有的成分的,这样的话眼压一般来讲是稳定于11-21mmHg。

防治近视眼的意念疗法:晩上入睡前,轻合双眼,意念集中在双眼,先意念自己爬上高山,远眺远处的白云与高山等,约二至三分钟;尔后立即意念你在伏案读书或写字,并似乎出现了许多个离自己的眼睛很近的铅字,而且要极力地看清每个字的笔划,这应在一分钟左右;然后又意念你在翘首仰望远处大烟囱顶上的避雷针,尽力注视清晰,如此看上二至三分钟,再又马上意念看近处之物。这样交替着进行多次,最后一次则必须是看远处,且应三至五分钟。如你明显感觉到眼睛的晶状肌在收缩和放松,那就有效应了。

缺少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多看绿色和远方。当然上述办法可延伸为有空就远眺远方。具体做法,先选稍远处的一模糊物,把它看清楚,天天坚持,由近及远;先选大的目标(如一㠉楼),后选小的目标(如避雷针),有空的时候就有意无意的练习。古代练习射箭,把远处的一小虫看成一条牛,看得如此这清楚!

要做阳光少年。爱哭,眼泪会溶解空气中的有害物,成为有害液体,伤害眼睛,起初眼痒,慢慢眼痛,看物模糊,近视眼就找你来了!要做阳光少年!还有,不要用手揉眼,越揉越想揉,越揉越痒!眼痒可用筷子小头按摩睛明穴!哪只眼痒,就按那支眼的睛明穴!不要用指头,指头上带有细菌,容易感染眼角,伤眼!

二、干眼症也悄然找上门。

来源:央视财经报道。干眼症也悄然找上门。

据统计,近年来干眼症逐渐低龄化,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已成为一个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1%—30%。得了干眼症是怎样一种感觉?该如何预防?干眼症,又叫干眼,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系列疾病。如视力下降、角膜溃疡,甚至慢性头痛等。很多人可能觉得,眼睛干,补水不就行了。那么,干眼症不用治疗,自己滴点眼药水,症状就会缓解吗?

北京同仁医院眼角膜科主任 接英:得了干眼症以后,并不是每个患者朋友都知道,应该点人工泪液。据我所知,很多患者都习惯点一些抗炎的药物,自己到医院里买点氯霉素、红霉素抹上了,这会引起干眼症状的加重、恶化。

哪些人群容易得干眼症呢?医务人员提示,经常看电子屏、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化眼妆后清洁不彻底、年龄较大者、曾做过眼部手术的人,很容易被干眼症盯上。

预防或缓解干眼症该怎么办?医务人员提示,最重要的是改变用眼习惯。

比如提醒自己多眨眨眼:记得提醒自己增加眨眼频率,建议每分钟4~6次;减少手机、电脑屏幕使用时间,避免关灯玩手机。

注意眼部清洁:眼线、睫毛膏没有卸干净,或者粘贴假睫毛的胶水、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可能导致睑板腺堵塞,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泪液便会过多蒸发,导致干眼。

避免长期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或糖尿病、抑郁等疾病,以及部分药物,也可能导致干眼症发生。专家表示,晚上11点就该睡觉了,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睡眠。

三、

四、如何稳定眼压

眼压它是眼睛里面,由于房水循环流动以后,对眼球壁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就会出现眼压的指标。眼球是一个密闭的组织,里面产生了房水,房水生成和排出,它是有它自己的一个固有的成分的,这样的话眼压一般来讲是稳定于11-21mmHg。在青光眼这类疾病的时候,就会出现病理性的高眼压,导致视神经出现损伤,最后产生视神经的萎缩,影响视功能。治疗就是希望能够让眼压下降到正常的水平。

怎么稳定眼压,首先如果是一个闭角型的青光眼,眼球的解剖结构,就比较拥挤的话,希望这样的患者稳定情绪,不要做情绪太激动的这种事情,要稳定情绪,不要在黑暗的屋子里面待的过长,要明亮的光线下最好,生活中需要注意,不要刺激眼压的升高。另外大部分的稳定眼压,是需要用药物来进行治疗的,现在降眼压的药物是非常的多的,有的人需要一种眼药水,就可以很好的稳定眼压。当然随着病情的进展,有的人用一种药,已经不能够满足眼压的下降,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药,可能需要两种,甚至三种眼药水共同应用,来进行降低眼压的治疗。如果药物治疗,还是不能够达到正好的效果,最终可能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稳定眼压。

专家提示:对于闭角型的青光眼,要稳定眼压,需要患者稳定情绪,不要在黑暗的屋子里待太长的时间,在明亮的光线下最好。大部分的眼压需要用药物进行控制,如果药物效果不好,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稳定眼压。

--------

拓展阅读近视.     来源于BDBK.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此时检查验光则会提示近视度数,例如通常称近视50度,记录为“-0.50D”。

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进入眼内,其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则形成清晰像,此称为正视;若焦点无法落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也就是屈光不正.

流行病学.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类最常见的眼科疾病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约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占总人口的22%)的1.5倍。

疾病类型.

近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三类,分别依据近视度数、屈光成分和病程进展进行分类。

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

轻度近视:≤300度(≤-3.00D)。

中度近视:300度~ 600度(-3.00D~-6.00D)。

高度近视:>600度(>-6.00D)。

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

轴性近视:最常见,眼球前后径过长(即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而屈光力(即角膜和晶状体等眼其他屈光成分的屈光性能)基本在正常范围。

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或各屈光成分之间组合异常,导致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基本在正常范围。

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以内,大部分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其他视功能指标多属正常。

病理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较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患者除了远视力差之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要大得多。

病因.

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等。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大量调查表明,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常可见家族聚集性,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会增大。其中比较明确的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诱发因素.  有研究提示,微量元素缺乏、营养成分失调以及大气污染可能都是近视的诱发因素。

随着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长期近距离看电子屏幕也可能会促使近视发生发展。

症状.

近视最为熟知的症状就是看近处基本正常,看远处视物模糊。随着近视度数增加,还会伴随一些其他视觉症状.

典型症状。

远视力减退。远视力减退,但近视力正常。看远处目标时常不自觉眯起眼睛。

视疲劳。过度用眼后出现重影、畏光、眼干、眼痒、眼异物感、眼部酸胀、头痛等。

外斜视。由于看近时不用或少用眼肌调节,导致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视或外斜视。

眼球改变。眼轴变长,表现为眼球突出。当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眼底损害。多发生在高度近视,这类患者会有程度不等的眼底退行性改变。

伴随症状。

当近视度数较高,尤其是病理性近视或当合并眼底损害时,可出现以下表现:

视物遮挡。视野改变,引起视物遮挡感。尤其当并发视网膜脱离时,看东西可出现大片遮幕感。

视物变形。当病理性近视并发黄斑变性,黄斑出血或黄斑裂孔时,可出现视物变形。

视物重影,眼球转动受限。高度近视眼可发生固定性内斜视,常表现为极度的内下斜视,眼球转动受限。

色觉异常。病理性近视可出现继发性色觉异常。常见有蓝色觉及黄色觉异常,当病变累及黄斑部时,可出现红色觉异常。

光觉异常。病理性近视的光敏感性可能降低,且比矫正视力更敏感。暗适应功能异常,也就是从强光环境进入暗处,眼睛很长时间不能看清物体,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夜盲。

对比敏感度下降.  患者可能视力下降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眼睛对平均亮度的区域辨别差别的能力严重下降。

飞蚊症.  眼前黑影飘动的感觉,似有蚊虫在眼前飞动,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就医.

当出现持续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须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视力检查;对于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者,一旦发生视物遮挡、视物变形、光觉异常的时候,应该警惕视网膜或眼底病变,尽快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诊断流程.

1. 根据症状怀疑患有近视,应及早于眼科就诊,尤其是青少年近视发展快,家长更应该及早关注和就诊。

2. 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问诊,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视远物模糊表现;

年龄及发病时间;

眼部及全身病史、手术史;

近视家族史;

用眼习惯及用眼环境;

既往近视进展史;

既往近视控制治疗史,有无验光配镜或手术。

3. 接下来医生会对眼部进行各项检查,最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判断近视类型及程度。

4. 根据近视程度及患者意愿予以治疗,主要包括验光配框架眼镜、戴角膜接触镜和手术治疗。

5. 初诊之后的随访对于青少年非常重要。近视常起始于6岁到12岁,在青少年时期,伴随着眼球的持续生长,近视发展很快,一般到20岁左右近视程度稳定下来。

6. 每年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每隔一年或每隔几个月就更换一副新眼镜。

相关检查。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发现近视的第一步,通过规范的视力检查,可以简便迅速地将可疑近视与正常人区别开。

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必须考虑年龄因素,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弱视学组提出,将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定为:3~5岁0.5,6岁以上0.7。6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裸眼视力如果低于小数视力0.5,是怀疑屈光异常的标准。

散瞳验光。其学术名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这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对于 12 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建议必须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通常也在散瞳之后进行,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可以直观看到和分析眼底病变,对于中、高度近视或有眼底病变症状的患者尤其有必要。

裂隙灯检查。这项检查在暗室中进行,可以了解眼内部多个结构的功能。

其他检查。随着技术发展,眼科专业精密的检查越来越完善,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对眼部发育、视功能进行检查,包括功能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调节与聚散功能、眼压与视野、A/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等,这些检查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安排。

鉴别诊断。

通常说的假性近视是因眼睛调节不佳导致的功能性近视,通过放松、休息、散瞳干预后可视力恢复正常,不需要佩戴眼镜,需要和真性近视进行鉴别。

治疗.

近视矫正方法目前主要是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屈光手术,不管何种方式,均是通过镜片或者改变眼屈光面的折射力,达到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的目的。

一般治疗.

框架眼镜。框架眼镜因其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是最常见的近视治疗方式,对于青少年或某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短暂使用或者需要频繁调整参数的患者,最好选择框架眼镜。

对于配镜时机,并无明确定论,一般认为近视度数高于200度或300度,会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应该佩戴眼镜。对于青少年来说,其用眼较多且视力处于发展阶段,建议超过200度应该佩戴框架眼镜,通过矫正视力减轻视疲劳。

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其矫正原理和框架眼镜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类眼镜与角膜直接接触,减少了框架眼镜距离眼睛较远所致的放大率改变,接触镜的度数一般比框架眼镜减少50~100度。

角膜接触镜分为软镜和硬镜,各有优缺点。

角膜塑形镜(OK镜).  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透气性硬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但是这种效果有限,一般适用于 600 度以下的人群,且效果是可逆的,一旦停戴,近视度数会恢复原有水平,不能真正治愈近视。

研究表明,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减缓近视度数增长,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考虑验配,未成年儿童需要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

药物治疗.

一直以来,近视并无对症的用药,近年来,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与口服叶黄素是否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存在争议,暂无确切定论。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用于控制近视进展是近年来视光学中药物控制近视研究的热点,虽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对儿童近视控制的有效性,但并未进入临床指南推荐。

手术治疗。

近视矫正手术可用于降低近视度数或治愈近视,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近视发展稳定在2年以上,每年近视屈光度增长不超过50度。

近视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人工晶状植入术。

角膜屈光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以矫正屈光不正,最近十几年技术发展很快,下表介绍近年来的主流术式。

人工晶状植入术不是目前的主流治疗选择,适用于不愿意戴眼镜但又不适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者。

术后并发症.

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到正规医院进行此类手术安全性较高,但是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

光学方面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屈光度数矫正不足或过矫引起视物模糊;一过性或永久性眩光或光晕,尤其在夜间的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降低;产生规则或不规则散光。

医学方面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感染;反复发作角膜糜烂;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复发;角膜扩张或圆锥角膜;干眼症或原有的干眼症恶化,眼睛干涩;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高眼压症、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裂孔或脱离。

预后.

近视一旦发生,除非部分手术方式可治愈,其他矫正视力的方式都是需要终身进行的,但是一般来说其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重度近视与病理性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眼底损害等,需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生不适须立刻就医。

日常.

近视是一种可控可矫正的疾病,一般都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戴眼镜会加重近视”是一种误区,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青少年发现近视后,父母应该科学对待,避免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发生前做好预防,发生后科学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 选择正规验光配镜机构咨询,及时科学配镜,矫正视力,防止恶化。

2.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眼轴等的变化情况;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3. 保持眼部卫生,不随意揉眼,即使是成年也要注意避免用眼过度疲劳。

4. 戒烟、少量饮酒的健康生活方式利于视网膜及眼底的保护。

5. 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避免眼部并发症。

6.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ω-3脂肪酸的金枪鱼、三文鱼等。

7. 当突然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丧失、眼前黑影、视野缺损、视力(尤以近视力)进行性或突发性下降,须及时就医排查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脑血管病等.

预防.

1. 控制用眼距离,避免用眼距离<33cm,避免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5min。工作或阅读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阅读距离33cm;身体距桌8cm; 手距笔尖3.33cm)”护眼原则,保持良好坐姿。长时间用眼后注意眺望一下远方,休息下眼睛。

2.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必须有2小时以上,或每周10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

3. 培养正确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4. 改善照明环境,避免在较暗光线下学习工作。

5. 保障充足睡眠时间,让眼睛得以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成年人每天应睡眠7~8小时(每天不宜少于6小时)。

6.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躺着看书、玩手机,不在公交上看书、玩手机。

7. 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可考虑使用有红光滤过功能的电子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