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结胸证和藏结证的探讨

 庆萌堂 2023-12-13 发布于安徽

一、学习《伤寒论》,读懂原著条文是基础。

今集原著中涉及结胸证和藏结证的相关条文,展开讨论。

读条文,要尽量读懂文意,下面逐条读释。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针对该条以问答形式出现,姑且不去考证是否王叔和私货,但释文意。

结胸证,按之痛,脉象寸浮关沉。藏结证呢,像结胸证一样,也按之痛;饮食虽没有变化,但大便反常,不定时或无规律的“下利”拉稀;脉象寸浮关沉小细紧;若藏结证之舌苔显白滑者则难治。

初读之下,好像对结胸证和藏结证没什么具体的概念形成,比如病位在哪里,病性阴阳等,仅知其共有“按之痛”的症状;脉象都是寸浮关沉,只不过藏结证脉象之关部更有“小细紧”;再就是,藏结证若舌苔白滑难治,至于为什么难治,也没有说。

129、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该条明确定义“藏结无阳证”,据128条结胸证与藏结证的相似症“按之痛”和脉“寸浮关沉”之大象可反推知,凡藏结都是阴证,凡结胸都是阳证。言下之意,在诊断上,结胸有热象,是实证;藏结有寒象,“按之痛”为实象,是寒实证。在治疗上,藏结要从于阴证法则,即阴证为大象不及之证,要温壮扶正为主,兼顾祛邪;结胸要从于阳证法则,即阳证为大象有余之证,要解热祛邪为主,兼护正气。

“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的大意是,没有明显的寒象或热象表现,同时,体内有“邪”(按之痛)的存在,按常理,其人应该有烦或躁的表现,但现在却安静。这些反常现象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邪”有一定的阴匿性,在蓄势待发,其发则有寒热、躁烦表现,终致不可收拾——这也与自然界阴性物质所具的特质相符。

“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的大意是,舌苔水滑者,不能用攻伐之法。所谓攻伐之法是指汗、吐、下、清、消诸法,言下之意,只能用温补法或和解法。这与第128条“舌上白胎滑者,难治”是互相呼应的,也是上条之所以“难治”的诠释,为什么这么说呢?——六腑以通为用。舌苔反映的是腑气,舌苔白,说明腑气之用(通)有滞且具寒象;舌苔滑,说明津液链循环有障碍、气化不利,也具寒象;所以舌苔白滑者只能用温法、补法,不排除用和解法。然而,凡“邪”务必用攻伐之法逐之而后快,现在用温补法是助邪,攻补两难,和解法又是一种妥协,所以“难治”。

130、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的大意是,发病之初是除外阳明病腑实证而未到应该用“下法”时的一切阳证,典型的是太阳病,那么,我们知道,阳证以祛邪为先,即解表为第一,应该用“汗法”,然而,错误地应用“下法”,这样,反而引邪热进入人体极里部位而形成结胸证。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的大意是,发病之初是除外太阴病寒实证而未到应该用“下法”的一切阴证,典型的是少阴病,那么,我们知道,阴证以扶正为先,即救里为要务,应该加用“温壮”药,然而,错误地应用“下法”,这样,导致阴寒痼结,而形成“按之痛”的硬块,也就是藏结。

“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的字面大意好理解,就是该用汗法之时,错误地应用了“下法”,所以形成结胸证。

讨论

我的观点:从该条“热入”一词与第129条“不往来寒热”可知,结胸证的病位在里,即阳明病的一种;而藏结证病位未定,藏结证由少阴病误下所致,不排除厥阴病、太阴病或阴性合并病,总之可出现在全身任一解剖部位。

这里,同时提示我们,下法是逐实邪之大法,应用时机要掌握好,否则,变证多端。

敝人学习心得分享

下法之误,大致有如下变证

1)用于阳证,包括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未成腑实证之内热证以及诸兼证、合并病证,引邪入里则成气痞证、阳黄证、利证、结胸证、结胸与利并见证。

2)用于少阳病则进一步损伤津液和生化之源则出现悸证、惊证、哕证、不思食证、利证、结胸证。

3)用于阴证,包括少阴病及兼证、合并病证则形成不能食证、阴黄证,或者体内形成有形硬块、进而发展为藏结证。

4)用于厥阴病则成“利不止”之利证,即太阴病。

5)用于太阴病则成“胸下结鞕”之藏结证或“除中”证亦或口气清冷、口吐清津而立毙。

古人治病,在理论未形成体系以前,只凭经验,所采用的都是曾应用有效的方法,即“经验医学”。这种医学的特点之一是,凡病先用汗法,汗法包括内服药物法、熨背等火攻法、灸法及晒太阳和运动诸法,当汗法无效时就用下法或吐法等,所以,从汗法、下法应用次序上来讲,下法在汗法之后,也就有了“下之太早”的由来。

有关“下之太早”的正确释义,学界有诸多说法,比如,“病发于阳”有人说是“病发于太阳中风”、胡希恕老释义为“病发于太阳病”,“病发于阴”有人说是“病发于太阳伤寒”、胡希恕老释义为“病发于少阴病”,敝人结合下文第150条、第151条认为,“病发于阳”之“阳”泛指除外阳明病腑实证未到应该“下之”之阳证,“病发于阴”之“阴“泛指除外太阴病寒实未到应该“下之”之阴证。若有异义或疑义,欢迎学界讨论。

附带提一下,由“经验医学”上升到“试验医学”再到“实验医学”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而“实验医学”就是当下“循证医学”的主要课题。


131、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结胸证,不但有当心下按之痛这个主症,也会出现类似于太阳中风兼津虚证的症状,如项强、肩背僵而不适,即如有汗之“柔痉”萌发期病状。那么,这是个结胸不怎么严重的病证,可以用丸剂缓下,但因其本质是水热互结,适宜用大陷胸丸治之。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上文讲述过,结胸证是阳明病邪实证,应当择机用下法,但若脉浮大说明正虚,又不可下;若下之,则邪固然可以去,正亦随之不存矣,所以,“下之则死”——这也是个近乎“死证”的难治之证。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上文论述过,结胸证是阳明病邪实证,因“阳证下之太早”所致,虽然“下之太早”的变证较多,偏于结胸者也有轻重之别,但若是完全的结胸证型,比如,有胸腹水形成、石硬、疼痛不可触近等,再若烦躁,那么这也是个难治的“死证”。为什么?——这是该下而未下造成的,当下不下,反受其乱,病致“躁”者,乱象已显,急下之,或可挽一二。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隔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该段文字较多,根据行文风格,姑且不去考证是否仲景原文,但就字面理解。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者,从“太阳病”证及脉象分析,这类似于“温病”或“太阳病兼热证”。

“浮则为风……数则为虚”者,是脉象“浮而动数”的病理分析。“头痛发热,而反恶寒者”,系“表未解也”,“微盗汗出”是阳明病内热虽不甚但有外迫之势,所以,仍是“太阳病,脉浮而动数”的延伸,治疗应该表里双解。

“医反下之………阳气内陷,心下因硬……身必发黄。”的大意是,针对“太阳病,脉浮而动数”的正确治法是表里双解,但却错误地应用下法,导致结胸证或者发黄证两种变证的形成。

这里,既补充了结胸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又阐述了结胸证的形成机理以及发黄证的形成机理。

补充的结胸证症状,除上文叙述的“按之痛”之外,还有膈内拒按、短气、躁烦、心中懊恼、心下硬——这是大结胸证候。

该结胸证的治疗用大陷胸汤。

该结胸证的形成机理是,应该表里双解的病证而误用下法,导致“阳气内陷”,即邪热入里;同时,因为“胃中空虚”导致“客气动膈”,从而胸腹腔压失衡,腹虚胸实;虚者胃气卫阳虚,客气者“邪火不杀谷”;实者,胸有痰热、水热之类不可触近之有形之邪,此短气、“倚息不得卧”之病源。如何治疗呢?没有说,根据其程度,应该是大陷胸汤证。

该发黄证的形成机理是,本该表里双解的病证而误用下法,重的形成邪结成实的结胸证,轻的形成邪无出路的发黄证;何以知邪无出路?——“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特别是小便不利。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结胸并非“下之太早”所致,而是疾病的正常转化。此第135、136条所讲的就是。

通常情况下,初发病六七天后,出现心下痛、按之石硬症状,脉象沉紧,那么,这是热邪已传里与素体留滞于膈间的水饮互结而形成大陷胸汤证,即结胸证;针对该证用大陷胸汤主治。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该条是第135条的补充。病情的正常转化,日期只具概率性,症状反应才是主要判别点。

通常情况下,初发病至今已十余日,病程已相当长,邪热免不了有可能侵入人体极里,此时,若再出现明显的往来寒热症状,就可以考虑用大柴胡汤;但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寒热症状,出现心下痛、按之石硬和仅仅只有头部微微汗出的症状,这是水饮与传里之热互结在胸胁,是结胸证,用大陷胸汤主治。

为什么会“但头微汗出”呢?——结合第134条理解,是邪热入里且邪无出路,要么结胸,要么发黄。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是误治,必然重伤津液而引邪热入里。“舌上燥而渴”是热邪在里的表现。“不大便五六日”是腑气不通,应该持续高热、汗出、甚而谵语;然而,现在仅是“日晡所小有潮热”,说明没有燥屎形成。腑气不通却又无燥屎,而热邪又明显入里,那么这是个什么证候呢?——“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纯实邪无疑,排除了燥屎,只剩水热互结,所以是大陷胸汤证。该证是个危重症,因为整个胸腹已被邪充实,胸腹水形成,急救之,用大陷胸汤主治。

138、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结胸证有大小之分。小结胸,部位仅限于心下,不会放射至两胁或胸腹腔,不拒按但按之痛,脉浮滑。该小结胸证用小陷胸汤主治。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不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但欲起”,这跟上条之释“倚息不得卧”是一个意思,是“心下必结”,即有所“结”造成,这个“结”即下一句的“寒饮”,类似于小青龙汤证的“表热里饮”。

“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寒分”特指水饮,脉微弱是阳不足以化气而导致水饮生成的脉象。

“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这种寒饮不能用下法,但若用了下法,就会下利。此时,又有两个变证趋势,即一个是利止而形成结胸证,一个是利不止而作协热利证。

为什么利止而形成结胸证呢?没有直接说。我们从寒饮当温而反下,下后当利却又利止的机理反推知,此时,因为使用下法,不但水饮没有去,反而引表热入里了,水热互结就是结胸证之一。

为什么利不止而形成协热利证呢?也没有直接说。

这里要搞清楚什么是“协热利”。

——第63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该两条都涉及“协热利”字眼,两方证初始发病同为太阳病,不同的是,一个“外未解而数下之”,导致“表里不解”;一个“反下之”,表仍未解。

所以,所谓“协热利”的本质,是表证误用下法而引邪入里,虽同为热利但趋势不同,一个是表里并病而仍以表证为主,一个是表里合病而偏于里虚(近一年半多的坚持,合、并病概念应该勿庸赘述,有疑问的自行补课)。

回头再说第139条之利不止者之“此作协热利”。——表里同病,误下之,没有形成“利止”的结胸证,而形成“利不止”之协热利证,针对这种协热利证,表阳证未解的用葛根芩连汤,合于里虚证的用桂枝加人参汤。根据上文“此本有寒分也”,该协热利证更适用桂枝加人参汤。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通读该条,不作分析的话,文义单纯,只是个“据脉定证”的论述。试分析如下:

1、比较“脉浮者,必结胸也”、“脉浮滑者,必下血”及“脉沉滑者,协热利”的论述产生的疑义:

①结胸与下血同为脉浮,仅脉滑不同,那么两证之间有必然联系和相同病机吗?

②协热利与下血同为脉滑,仅病位有浮沉之不同,那么两证之间有什么联系和相同病机呢?——恐怕难有人从中找出规律,就算有人能找出,也免不了牵强附会。

2、比较“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条文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以及整个第139条的论述,可作如下结论:

①同为“太阳病下之”,有四种予后,即要么结胸,要么协热利,要么腹虚胸满,要么“为欲解”。

②四种予后趋势的判断来自于脉和证两方面,关于脉的,有脉浮者可为结胸证和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人参汤证、葛根芩连汤证,有脉促者可为葛根芩连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为欲愈”证。关于证的,在于结胸证之“按之痛”、协热利证之利、桂枝去芍药汤证之“胸满”,“为欲愈”证之按之不痛。

③单方面的“据脉定证”或“据症定证”并不可靠,要脉证互参。

141、病在阳,就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栗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解。

太阳病,病人发烧,正确治法是用汗法,却错误地用冷水浇灌,肤浅地认为这样能降温,却不知道,体温会因冷水浇灌而热被遏无出路,体温更加升高,出现皮肤上有疙瘩产生、想喝水却又不渴的症状,此时,可以服用文蛤散治疗。如果服用文蛤散无效,就服用五苓散。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说明这个结胸的性质是寒、是实,是痰饮水湿与寒相结,而没有热象。“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解”,针对该寒实结胸证用三物小陷胸汤或三物白散。

该条文之所以录入,是因有“寒实结胸”四字。该条文文义前后脱节,历史上各家注释很多,疑义也很多,在此只列问题不展开讨论。

(1)表证未解而欲饮不渴,这是表里同病,治疗应该表里双解,由此推理,文蛤散是否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之“文蛤汤”错乱?因为文蛤散仅为止渴,而文蛤汤表里双解。

(2)明言“寒实结胸”,为何又有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之理?

(3)热实结胸是有阳性有形之邪,寒实藏结是有阴性有形之邪,同为有有形之邪,“寒实结胸”与“藏结”岂非概念不清?“寒实结胸”就是“藏结”?

(4),藏结之治,三物白散可乎?

(5),三物白散,桔梗、贝母、巴豆。今巴豆罕见市售,因其为热性泻药、性猛。药物毒性之论,该作何释?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这条是讲太阳少阳并病的治法,本不应列入该篇讨论,但文间有“时如结胸”之语,故列于此探讨。

“期门”者,足厥阴肝经穴,当胸部第6肋间,正中线旁开同身寸4寸,左右各一。

“肺俞”“肝俞”者,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左右各一。

“刺”者,针法,针以去实。刺此六穴者,以去实热。

太阳少阳并病的症状:头项强痛,为太阳病;时如结胸(准确地说,是小柴胡汤证的“胸胁苦满”),心下痞硬者,为少阳病。“或眩冒”为津虚血虚表现。太阳少阳并病宜从少阳和解法阻截病势向里发展,或从柴胡桂枝汤法和解、解肌法双解,也可以用刺法,刺肝俞、肺俞以去其实,但如果用麻黄重剂发汗法,是为犯禁。如果犯禁而用发汗法则会更加耗伤津液形成阳明里实证,出现谵语现象。针对这种里实谵语现象,除了内服承气汤外,也可以用刺法,刺期门以去其实。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在解读该条之前,要解释两个概念:坏病、战汗。

什么是“坏病”呢?

——就是用错了治疗方法而加重了病情。

什么是战汗呢?——这是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主要机制是在津液链的气化作用下产生汗,通过汗出而驱逐病邪;这种汗出的汗,根源于饮食物,通过胃气的蒸腾而遍布周身。

初次发病,到了五六天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病情会有变化,概率上阳证出现少阳病或少阳阳明合并病较多,主症是呕而发热,或有其它少阳病兼症,这就是柴胡证,那么主治用柴胡剂和解是正确治法,然而却错误地应用了下法;这时,病情又会有三种趋势。第一种是,如果柴胡证仍然存在,不需于“坏病”,继续用柴胡剂,通过柴胡剂的和解,岀现“战汗”现象而病愈。第二种是“坏病”,病情是邪热入里与水饮互结而形成结胸证,具体症状是心下这个位置石硬、板胀、疼痛甚而不可触近,那么治疗用大陷胸汤。第三种既可归于“坏病”,也可属于疾病常规转化,那就是阳证转阴了,出现痞证;这个痞是寒热错杂之痞,热在上,寒在下,互相不交通;具体症状是自感有物阻塞在膈间(心下)但触之却又无物并且无痛感;这跟气痞一样也是无形之邪;那么治疗酌情选用半夏泻心汤证系系列方。

所以,该条也是讲解如何区分柴胡汤证、大陷胸汤证、半夏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系不光仅半夏泻心汤证,还有甘草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因众方证中所述“痞”与半夏泻心汤之“痞”同义,为节文省字,第155、157、158条及《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10条均未录入,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拓展。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上第142条讲过,太阳少阳并病,要么用小柴胡汤和解,以阻截邪势向里发展,要么用柴胡桂枝汤解肌与和解双施,而反用汗法是误治,同样,用下法也是误治,会导致邪热入里而成结胸并见下利不止;此时,攻结胸证之实要用苦寒药却又碍于下利证,若治下利证要用甘温药却又碍于结胸证,攻补两难;更兼“水浆不下”,胃气已伤,津液生化乏源;且其人心烦,为邪热扰上,邪气独甚。由此,虽未明说此证治疗难易,但可推知,该证类似如第128条所述之“难治”之证。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证的脉象,太阳伤寒证应该用汗法,却误用了下法,那么,邪热入里,形成“按之自濡”的“气痞“。气痞的本质是仅限于热,这种邪热是无形的,具体症状是病人自感两胁膈间有东西阻塞着,但如果按压它却没什么感觉;舌象(苔黄)、脉象(关上浮)也可佐证。

同时,该条“脉浮而紧”证明,第130条之“病发于阳”之“阳”泛指阳证,“病发于阴”之“阴”泛指阴证。并不是有人所说的,“阳”特指太阳中风证、“阴”“特指太阳伤寒证”,此说之误的根源在于,固执于“营阴卫阳”,因而,可进一步推断出“风伤卫,桂枝汤证;寒伤阴,麻黄汤证”以及“大青龙汤证是营卫两伤证”是伪论——可以这么说,该伪论是当代中医学界几乎超半数人信奉的确论,并且是官方主流思想,这也就难怪医硕医博们毕业后一上临床就张惶无措了——既不是医学高材生们不努力,也不是“中医不科学”,而是教材出了认识上的根本性问题。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该第154、164条,是针对第151条气痞的论治及热病阳证的治疗原则。

病人自感心下这个部位有物阻塞不通但按之无物,脉象关上部位见浮象,或伴有虽然感觉到饿可临吃东西时却又吃不下去这类兼症,俗称“火恙了心”,这就是气痞证,是邪热已然入里的证候。该证既有可能是疾病的正常转化所致,也有可能是误治所致,特别是“表未解时大下后复汗”这种误治。针对该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

凡阳证的治疗原则是,先表后里。表解方可攻里,“下不厌迟”。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浆浆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下利不是太阳中风证;既然讲“乃可攻之”,说明该下利是热利,确切地说,是表里同病;故要遵循“阳证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

“其人浆浆汗出,发作有时”,为热邪在人体极里部位不定时的攻伐,导致浆浆汗出;“头痛”为热上扰清阳;“汗出恶寒”为表证已罢;这些表现均表明完全无表证,可以排除用汗法。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自感心下部位阻塞不通、胀满,按之硬而疼痛并放射至两胁下。

“短气”,气不接续。是“心下痞硬满”这种实邪向上顶住横膈膜导致胸腹腔压失衡造成。

“干呕”,呕吐而无物。是邪热激动水饮上逆造成。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

第21条: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第22条: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第33条: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金匮要略》诸条释义:

悬饮者,脉沉弦,不定时发作隐隐之痛,具体解剖病位在心下放射至两胁。悬饮证用十枣汤主治。

支饮者,病程较长,有咳嗽、心烦、胸中痛这些典型表现,当这些表现迁延至3个月或一年时,会变成悬饮证,适宜用十枣汤治疗。

探讨:综合第152条及《金匮要略》涉十枣汤证条文之意,十枣汤证也是水热互结于心下的病证,其与大陷胸汤证的鉴别点在哪呢?——下文再仔细辨析。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该条字面意义简单,但言外之意不简单。

字面意义是,病人胁下这个部位平时就有能触及的硬物,隐隐作痛,轻按或痛,不不怎么明显,重按必痛,并且连着肚脐旁,一直放射至小腹下,并直达裆部会阴内,这是什么证候?——这是藏结证,是个死证。

言外之意是(1)藏结者,平素就有有形的、可触及的硬块;同时,藏结严重者,有放射性疼痛。这说明藏结的病程长,非一日形成。

(2)当藏结证由隐匿的或显或不显的疼痛发展至有明显的放射性疼痛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了,差不多是“死证”。

(3)此条可以比类现代肝癌、胰腺癌等癌症,因其病症皆相仿。


​二、针对条文进一步分析

在前文已针对涉结胸证和藏结证条文逐条解读,在读懂条文的基础上,将其关键点提炼出来,横向纵深理解,并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认知,这个过程就是对原文进行进一步分析的过程。

针对条文进一步分析,是理论学习的巩固深化,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大。

A、诊断要点

(1)有关脉

①脉象浮者,脉位轻按即得,主热主表,浮显于寸本位,说明气血之“气”并非不足,偏于有余。

②脉象沉者,脉位重按始见,主寒主里,沉显于关位,说明气血之“气”化不利,有寒饮、水饮生成。

③脉象小细者,脉幅窄、脉形细,主血液津液不足。

④脉象大者,脉幅宽、脉力无力,主虚而收摄无力。

⑤脉象紧者,脉力有力、脉形如绞索,乃残贼,主寒闭邪甚。

⑥脉象滑者,脉力有力、脉形如滚珠,主热实邪甚。

⑦脉象促者,脉幅短、脉力有力,主胸实腹虚。

⑧脉象弦者,脉幅窄而长、脉力有力,主痛主邪甚。

那么,无论结胸证还是藏结证,都有相同的“寸浮关沉”脉象;寸浮者,热浮于外,阳浮于外,关沉者,水饮内生,寒积于里;结胸为阳证则是实热与痰饮水湿互结,藏结为阴证兼细小紧脉则是虚寒与痰饮水湿胶结。

(2)、有关症

a疼痛:大结胸证之痛兼石硬、不可触近;小结胸之痛仅按之则痛;藏结之痛为隐隐作痛、按之痛甚;悬饮之痛类似大结胸但部位有别;燥屎证之痛也拒按但部位及兼症亦有别。

b部位:大结胸证自心下可放射至全腹包括少腹(纵向),必伴倚息不能卧、呼吸困难;悬饮证自心下放射至两胁及背部(横向),或伴倚息不能卧、呼吸困难;小结胸正在心下,无放射;燥屎证在腹部,特别是“绕脐痛”、体不能前倾、更不能弯腰,无倚息不得卧。

(3)、有关病性

大结胸、小结胸、悬饮、燥屎证均为阳性;大结胸证热水互结,小结胸是痰热互结,悬饮是水饮积聚,燥屎是热极灼津。

藏结是阴性,寒痰积聚、寒虚痼结。

(4)、有关病因

大结胸、小结胸主因是阳证下之太早,次因是素体寒虚之人的非经误下的正常转化。

悬饮证为素有饮证迁延而致。

燥屎证为误汗、误下、误利小便、高热伤津耗液所致。

藏结证主因是阴证下之太早,次因是素体寒虚而有有形之结块。

(5)、有关预后

a. 结胸兼利证(第128条和第150条互鉴互释),可验之舌苔,苔黄者,施治得当则生;苔白者或滑者必死;苔黄白相间,生死参半,靠自身良能自主调节,悬于一线。

b. 藏结,苔白滑者和痛入阴筋者,难治或不治。

c. 悬饮,因系迁延所致,正气已大伤,予后不佳。

d. 燥屎证、小结胸,施治得当可速愈。

e. 大结胸证,施治时机要掌握好,脉浮大或烦躁者,可致死。


B、鉴别诊断

(1)结胸与胁下苦满

a. 自感或触感不同:结胸当心下、或可放射至胁下及腹部疼痛、按之痛甚;胁下苦满仅为满闷不适而不痛、按之有抵抗感。

b. 兼症不同:结胸可伴利证、渴而不欲饮及不呕,胁下苦满伴口苦咽干或伴单侧腹痛等。

c. 病位不同:结胸病位属里,胁下苦满病位属半表半里。

d. 病性不同:结胸是热与水或痰结于上焦、波及中下焦,而胁下苦满为上热下虚,并无结实。

(2)结胸与藏结

a. 主症不同:结胸实痛、拒按或痛甚,藏结绵绵隐痛。

b. 病性不同:结胸为阳证,大象是有余亢进;藏结阴证,大象是不及隐静,若躁烦则危。

(3)痞与藏结

痞有两种,一种是气痞,气痞的本质是热,若这种气痞的邪热与“此内本有寒分也”相结合,就形成结胸证。另一种是痞,准确说是寒热错杂的阴证之痞但又不是藏结证,跟气痞一样也是无形的,是病人自感膈间有物阻塞而按之却又没有什么感觉。

痞与藏结的根本区别在于,两种痞都是无形的,而藏结是有形的。

痞与藏结在治疗上的区别在于,气痞用泻心汤,寒热错杂之痞用半夏泻心汤,而藏结主要用温壮法扶正兼顾祛邪。

a. 病性不同:气痞(无形),为热,阳证;痞(无形),寒热错杂,阴证;藏结(有形),寒痰或寒虚,阴证。

b. 病位不同:气痞、藏结均为里证,痞为半表半里证。

(4)结胸与痞

a. 病位不同:(大小)结胸、气痞均为里证,痞为半表半里证。

b. 病性不同:(大小)结胸(有形)、气痞(无形)均为阳证;痞(无形)为阴证。

(5)结胸与悬饮、支饮

a. 病性不同:结胸为阳证;支饮为阴证;悬饮阴阳两可,从阳则病缓平,从阴则病速恶。

b. 主症不同:结胸痛感鲜明,悬饮痛感隐晦,支饮可不痛、仅倚息不得卧。

c. 兼症不同:结胸伴石硬或拒按,悬饮伴咳嗽、倚息不得卧,支饮伴咳嗽、烦而胸中痛。

d. 部位不同:结胸正当心下,可纵向放射;悬饮、支饮正当两胁,可横向放射。

(6)结胸与发黄

并发症不同:结胸或伴协热利证,小便或利,发黄必伴小便不利。

(7)结胸与协热利

协热利可单见,亦可是结胸的并发证。

(8)结胸与燥屎证

兼症不同:结胸证无潮热或仅日晡所微潮热,渴而不欲饮热,无谵语等神志障碍;燥屎证潮热、渴而思饮、有谵语等神志障碍。


C、有关《经方实验录》结胸证治疗的探讨


​三、小结

无论结胸证还是藏结证,主要病因为“下之过早”,包括苦寒攻下法、咸寒润下法;推而广之,可类比现代抗生素滥用或施用不当。次要病因不排除部分不良物质因素与体质因素。

(1)结胸证:病位在里,病性为阳,为痰热、水热互结之实邪。

(2)藏结证:病位不定,病性为阴,为寒痰、痰水、痰瘀胶结之虚实错杂证。


​四、有关结胸和藏结与现代病的探讨

思考:

(1)结胸证与现代癌症的类比

(2)藏结证与现代癌症的类比

(3)结胸证与胸腔积液的类比

(4)结胸证与急性肝炎、胰腺炎的类比

(5)各种病因形成的胸、腹水的机理

(6)手术全麻应用麻醉剂后遗症的中医处理

该六项尚未考虑成熟,暂不宜发表,仅列题纲于此。

一个体力劳动者却干着脑力劳动者的事,是不是闲得蛋操心,关键是,所言究竟有多少学术价值?《黄帝的新装》中的小女孩真的是太幼稚!

人生顶多百十年,莫等闲,攸忽秋枫山黄叶,俟飘零,奈何寻悲切。

关注我,偶拾惊喜。更多原创内容,可搜索关注“我从来处来“微信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