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老食芭蕉 2023-12-13 发布于广东

来源:影领学苑 作者:铜陵市立医院 胡啸

女性生殖系统大体解剖

图片

图片

子宫腺肌症

  •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直接侵入相邻子宫肌层,良性病变

  • 病理特征:子宫肌层内存在内膜组织、继发性平滑肌增生

  • 症状:下腹痛、经血过多和子宫增大

图片

子宫体的组织结构及影像表现

  • 子宫体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浆膜层

  • 一般影像学表现:三层结构(结合带)

图片

图片

结合带低信号的原因

  • 含水量:JZ肌细胞(79.2%),子宫内膜(82.8%),外部肌层(81.2%)

  • 肌细胞特征: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增多 ,质核比例低

  • 肌纤维排列方式:排列紧密,细胞外间隙小,间质少

  • 肌纤维走向:平行于内膜基底层的纵行平滑肌

结合带与激素水平的关系

  • JZ厚度的变化在育龄女性月经周期各个阶段中与内膜的变化类似,随着月经

  • 周期或外源性激素刺激而改变

  • 口服避孕药、年龄、绝经等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JZ也随着产生变化

图片

图片

子宫腺肌病分型

  • 弥漫型

  • 局限型(腺肌瘤)

图片

弥漫型(二)

  • 结合带弥漫性增厚>12mm,高度提示子宫腺肌症

  • 结合带厚度8-12mm之间,需要借助其他的影像学表现,如(1)在T2WI低信号的子宫肌层内见到局灶性高信号,提示基层内存在异位内膜组织和囊状扩张的腺体;(2)如T1WI见到局灶性高信号,提示异位内膜组织内发生小的点状出血等等

  • 结合带厚度<8mm能较准确的排除该疾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子宫腺肌病不常见MRI影像学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结:

  • MR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在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熟悉子宫结合带在不同生理时期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一般MRI影像学表现,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要注意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一些陷阱:子宫的收缩状态,子宫生理周期的变化,类似于子宫腺肌症的一些良性和恶性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