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日出行

 北京老頔 2023-12-14 发布于北京

许多年前,还是在农场的时

候,每次出门,都要为怎么走

操心。农场地广人稀,交通不

便,想去医院看病,去商店买

东西,就必须去营部或是团

部,而营部团部都离得不近。

因此,只要连队有车外出,总

有不少人搭便车。那时连队的

马车拖拉机,大致类似今天的

通勤车,是外出办事不可或缺

的。

马车或拖拉机外出,一般不会

专门来人,多是拉货顺带捎

脚。或是往外运粮食,或是往

回拉砖石。若是坐空车,人坐

在上边,会感觉非常颠簸,毕

竟是乡村的土路,坑坑洼洼不

平坦。但因为是空车行走,车

的速度倒是很快。若是坐的是

重车,那车可就有了分量,人

要坐在货的上边,就不会太颠

簸了,但会出现大的晃动,人

高高的坐在上边,不免就会提

心吊胆。


坐拖拉机要快得多。农场的拖

拉机分两种,履带的东方红五

十四,专门进行田间耕作;而

那种胶轮的拖拉机,则是用来

跑路运输。这种四轮的拖拉

机,前两个轮子小,后两个轮

子大,车前边有个排气管,跑

起来“突突”一个劲冒烟,驾

驶室就像一间小房子。车门是

在车厢后面,想进要登着牵引

钩上去。司机坐在车厢中间,

操纵驾驶。两边车轮位置,各

有一条坐板,那是乘车人的位

置。车头牵引着车厢,奔驰在

乡间道上,比马车快多了也要

威风的多。

夏天天气热时,最好坐在车厢

里,虽然暴土扬长的,但还是

要凉快些。冬天天气酷寒,坐

在外边可不行,必须挤进车楼

里,凑在一起取暖。每逢冬天

外出,坐车的人多了,侧着偏

着,倚着靠着,得尽量往里

挤,不留一点空隙。满满地像

沙丁鱼罐头,车稍有点晃动,

人便左右摇动,随之还发出打

趣的笑声。人多热气就高,狭

小的空间里,一时聚集不少热

气,从而驱散冬日严寒,那才

是真高“抱团取暖”呢。


赶大车的称作“车老板”,看

着他们的装束作派,极像《暴

风骤雨》的人物——那个赶大

车的老孙头。特别是到了冬

季,帽子耳朵系到后边,下巴

兜着大耳包,脚上套着白毡疙

瘩。早晨套好车的一刻,大鞭

子朝空中猛一甩,发出清脆嘹

亮的鞭声,辕马用力向前一

带,在“得得”的蹄声中,马

车便轻松出发。

冬天坐马车挺遭罪的,脚丫子

冻得如同猫抓,由于怕脚会被

冻伤,坐一会车就需下来,跟

着车紧跑上几步,待暖和一点

再上车。在我的记忆中,有一

年冬天回家探亲,恰逢天气奇

寒,虽然做好了准备,把能穿

的都穿上,就是那样也不行,

人冻得不亦乐乎。


与车老板子相比,开拖拉机要

牛气多了,那绝对是个好活。

起先,开车的是哈市的施某,

他人长得高大又帅气,说起话

瓮声瓮气的,故此有大驴的绰

号。他开的是一辆旧的“高

机”。后来,又来了天津的李

某,开一辆崭新的“罗马”。

拖拉机白天跑运输,夜间还不

闲着,还要去窑地拉沙子。

记得有一阵,要盖宿舍建食

堂,要拉大量的砖头,大量的

砂石。我曾跟车拉过砂子。取

砂地点在九连,那是全营的窑

地。从我们三连去九连,单程

有十多里地远。跟车跑到九连

后,车要开到一个沙坑下边,

几个人挥锹铲砂,居高临下往

车上装沙土。大约半个来小

时,沙土已将及车帮。于是关

好车厢板,拖拉机开到上边,

装车人再爬上车,机车便轰然

开动,开始走在返程的路上。

拉砂子一夜跑两趟,第二趟往

回走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躺在湿凉的沙土上,感觉着车

身在颤动,但不剧烈。仰望头

顶上的夜空,满天都是灿烂星

斗,此时汗水消退了,夜凉一

阵阵袭来。

不是每一次外出,都有车可以

搭乘,有时外出是要靠两条腿

走。经常因为赶得不巧,又只

能徒步往回返。去营部来回二

十余里(单程10里),去团部

来回三十六里(单程18里),

要是想去平阳镇,还要再加十

六里(单程26里)。按一小

时走十里算,外出这么一趟,

怎么也得走大半天;那时全仗

着身体好,来来回回支,倒也

没有觉得多累。有一年去平

阳,路遇一位参加过抗日的老

战士一边走一边聊,一边走一

边聊感觉轻松了不少。


在连队的那几年,与同学往来

不多,不是不想多往来,是交

通太不方便。仅有一次去太平

湖分场,算着着实实出了趟远

门。为了抄近道,从连队出

来,向北走跨越北河线,直奔

十七连朝鲜屯,走上往甘南的

大道,经过丰收分场,海洋分

场,再奔向太平湖。一路上边

走边问,差不多走了一天,才

到达目的地。数九隆冬的天

气,因全副武装,人走得汗流

浃背。

我对拉车马有点恐惧,但对机

车倒有点兴趣,想要碰碰机

车,那可不太容易。记得有一

年冬夜,我们在场院脱谷。谷

子散开铺匀后,拖拉机牵引滚

子,绕着圈反复碾压。借着这

个机会,我爬上驾驶楼,认真

地试着就开了起来。还没有跑

上两圈呢,于某江赶快接过

来,说是怕出事,被领导发

现,于是我只好放下了,那是

我第一次动车,内心感觉还挺

不错。

离开农场去河北,在企业工作

期间,大约有两年多时间,我

常常与车打交道,不过不是开

车,而是跟车外出。那时也有

机会动车,但大都浅尝辄止,

感觉不是非常过瘾。那时单位

上的车,大多是解放牌卡车。

汽车行走大平原上,路的两侧

庄稼成片,车高速行驶时,仿

佛风驰电掣。

时至今日回想过去,很多事还

历历在目。这几十年之间,生

活变化太大了。如今在生活当

中,出行便利又快捷,往昔的

那些困扰,早已成为了过去。

早先对车的向往,已不是什么

奢望,如今想去那,开上车就

走。所谓“芝麻开老节节高'

不就是今日生活的写照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