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同四融”工业机器人专业群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应用案例

 渐华 2023-12-15 发布于山东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 X”市级管理中心工作,推动校企合作书证融通,对照 “1 X”中级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并建立证书与课程体系的映射关系,强化书证融通要素:师资培训、培训资源建设等,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保障书证融通实施、提升培养质量。

(一)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

以书证融合理念为指引的专业核心课程重构要从政策、操作和技术三个层面入手,并结合专业建设基础、本地区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展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三个层面为核心课程构建提供了依据和规范。以书证融通为指导的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二)“四同四融”新机制

在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深入调研了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以1 X证书制度试点赋予校企合作的新内涵为切入点,构建并实践基于1 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试点的“四同四融”新机制。“四同”即共同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共同构建1 X课程体系、共同组建X师资队伍、共同永川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四融”即“1”和“X”标准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和文化融合,“四同四融”为1 X证书制度试点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

1.基于1 X证书制度试点,全面开展“四个共同”

(1)共同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一是主动对接成渝地区汽车汽配产业,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化产线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三个岗位群,校企共同创新“德技并修、工学交替、书证融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信息与智能制造学院,积极与江苏汇博、华数等公司共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二是以1 X证书考核评价方式为导向,对学历证书和X证书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认定、积累与转换。项目化教学考核中,对标1 X证书的“理论 实操”考核方式,以“一项目一验收”的方法进行交付评估,创新开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方式。以学期为周期,以“主讲教师 辅导员”组成“1 1”的2人考核小组进行“技能 素质”的阶段性测试,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团队合作 自主学习”职业素养的目标。

(2)共同构建1 X课程体系。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将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梳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书证融z通关系表,构建书证融通课程地图,整合《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等10门专业课程内容,整合并强化《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实训》等5门实训课程内容,共同开发“书证融通”教学讲义7本。二是构建“线上线下”优质教学资源,提高X证书信息化水平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课程率先实施基于1 X证书考核设备的“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校企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利用互联网实现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不断积累1 X证书软资产,满足职业院校专业教学、X证书考核以及周边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3)共同组建X师资队伍。依托专业,引入企业教师,共育X师资,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是组建校企X混合教学团队,学校和企业积极选拔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对应X证书的培训师、考核师培训和取证,提升教学团队1 X职业技能等级业务水平,增强理论与实操技能,提高团队教师对学生X证书取证的指导能力。二是针对实操类课程,校企共同实施“课内 课外”双项目教学,即课内项目由学校教师进行基础授课,课外项目则由企业教师进行提高和进阶的指导。

(4)共同创建产学研平台。聚合“政校园企研”多方资源,持续打造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校企共建1 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考核点、永川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两个市级研发平台、联合长城汽车开发生产与管理体系,形成汽车智能制造产线培训和线上线下运维能力。依托学校为主体投资建设的依托三个赛事基地、积极构建赛事生态圈,推进赛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依托公共实训中心、竞赛基地实施“1 X”、“新职业”和赛事培训,推进通过项目实体化运行,实现“产学研训创赛”六位一体化运行,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2 基于1 X证书制度试点,全力促进校企合作“四个融合”

(1)“1”和“X”标准融合。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标准设置、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师资队伍建设、考试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将专业教学、实训建设、顶岗实习等学历证书国家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大赛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认证标准进行深度融合。每年开展两次行业、企业调研实践,通过就业反馈评估,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更新课程资源。

(2)技术融合。校企双方秉承“技术融合、创新共赢”的原则,基于共建的产学研平台,积极开展“技术融合-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升级”活动。定期开展校企教师技术交流;共同完成各级各类教改、科研项目,积极面向区域工业机器人企业、行业、社会团体,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共同促进1 X共建项目落地,不断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资源融合。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与合作企业充分对接,引入企业培训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同时,基于企业丰富的生产设备资源,规范的操作和管理方式,健全的培训培养体制等,校企协同完善师资培训、学生定岗实习的制度、方式、计划、评价方法等,在企业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平台等。

(4)文化融合。以“校园文化进企业,企业文化入校园”为主题,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学生提前认知企业文化的导向、企业中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以便后续学习过程中针对性的养成职业素养和训练专业技能,快速适应实习及就业。

通过探索“四同四融”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工业机器人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围绕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了研究与实践,成功立项了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教改重点项目《“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为XJJG202101002。(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陈帅华)

来源: 光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