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具禅意的六首诗词:言有尽,意无穷,存平常心,行方便事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3-12-16 发布于湖北
2020-07-28 20:13·明月长照

存平常心,行方便事。

所谓禅意,犹指禅心,是于凡尘处持以清空、安宁的心境。这种境界,轻易不能抵达,但只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心善,则事事皆美。

诗词,犹如一位睿智的长者,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以下的六首诗词,若不是历经沧桑变化,便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与领悟,且与小月一同细细品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唐·神秀《偈一》

神秀大师是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同时也是禅宗“北宗”的创始人。

在此诗偈中,他将人的身心比作菩提树与明镜台。因为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 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神秀大师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也体现着佛教的基本世界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 惠能《菩提偈》

这首诗偈,同神秀大师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

神秀大师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大师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而惠能大师的这一首,是对神秀诗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但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所以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此后王维的诗词与画作都极富禅机禅意,故而文学史上尊称他为“诗佛”。

这首《终南别业》是公认的禅诗,诗中处处表现禅理,尤其是诗的第三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穷处指水源之处,这地方再往上就没有水了,讲的是王维领悟禅宗向上至理的情境,清净寂然,不着不染,任从世事纷纭,英雄西烟而不著不动。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身体的障碍、心理的障碍,或是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退却,就应该把念头转回到出发前的心态上。出发时你的心态其实是空的、澄净的,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的状况,现如今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不是已经有所收获了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偈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有的人天生就能看得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左手指月的姿势。

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季、每一天都是好时节!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寄,就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李白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或许便是他在挫折中领悟到的机缘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皆熟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因为那悠然自得的心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也是人人所向往的。

可在首诗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句,才更显禅理。从这一角度看,陶渊明心中的“心远”,是指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在陶渊明看来,人类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因此,更多时候的我们,应该收拢身心,远离对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保持一定的疏远,“无欲无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其实生活并不复杂,只是人心把它复杂化了。若是心中杂念太多,就停下来,读一读禅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