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一起国学 2023-12-17 发布于重庆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语 译

有人问孔子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可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孔子指了指他的手掌。

解 析

禘:《尔雅》:禘,大祭也。禘是王族祭祀最高先祖,比如虞夏黄帝、殷商禘帝喾、周王禘后稷。这里是说鲁被周王特许以天子礼乐祭周公旦。

不知也:孔子对于不愿意回答、有所避讳的问题,经常这么说。这里应该是避讳鲁侯。

示:表示,如所见。

禘是宗庙大礼,是“大事”。《春秋》把“禘于太庙”也写作“有大事于太庙”。

《中庸》说:“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用这句来解释本章,辞不费而义明。


按孔子的为政思想,王者只要懂得了祭祀之礼,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本章也有点暗讽鲁候不懂禘礼,虽然周王特批鲁候可以用禘礼祭祀周公,但终究属于僭越行为。另外也有一说,鲁
没有按昭穆的顺序来祭祀,本来应该先祭父亲后祭儿子,顺序搞反了。孔子不敢直接指出错误,所以说“不知也”。

《论语籍》说:大凡祖宗能庇荫子孙与否,亦视其名位之大小。故士祭二代,大夫祭三代,诸侯则五代,惟王者最尊。故可至七代九代。今禘礼则又于七代九代之上追本求原,祭始祖所自出。譬之树木,根大则枝茂,其高百尺,其荫之广亦必百尺。王者由下溯上,能探一本之原,即由近及远,能措天下之事,故于天下如示诸掌。

曾子曰:“慎追远,民德归厚矣。”若如此,治理天下还不是易如反掌?

引 申

禘祭,对延续国家命脉有象征意义。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曾率众祭黄陵。当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么做对于凝聚民心、团结各方力量一致对外非常有意义。


毛泽东的《祭黄陵文》,祭文五十六句,用八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中华民族的现实遭遇和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全篇昭告明志,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念,“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情怀溢于言表。同时,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赫赫始祖之伟业,如凤凰之再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