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树人:王羲之何以被尊为书圣?

 遇事明言 2023-12-17 发布于广东

最近作了一首咏王羲之的小诗:

书圣风神世仰高,规模百代复笼牢。

从来鼻祖播龙种,不越雷池笑尔曹。

        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与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他的书法关系极大。唐太宗曾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写了一篇赞辞。赞辞历数向来“钟王”并称的钟繇、父子并称“二王”的王献之等各家书法之短,认为这些人皆“誉过其实”,独赞王羲之曰:“详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皇帝为书法家亲撰传论,溢美有加,堪称绝无仅有。经唐太宗大力提倡,王羲之书法遂成正宗,唐代社会形成尊王之风。

当然,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内因是根据,就是说他的字确实好,并得到社会公认。王羲之四十多岁即名满天下,他的书迹备受世人珍爱,人们竞相收藏,作为学习范本。据唐人记载,当时有贵族官僚庾翼善草书,庾氏门户子弟皆效法他。后来王羲之书名大盛,庾氏子弟又皆学王书,庾翼很生气,骂曰:“儿子辈贱家鸡,好野鹜”。他把王羲之书法贬斥为“野鸡”书法,但并不能阻止王羲之书法的广泛传播。魏晋时期书法原本推崇钟繇、张芝,王羲之书法取代钟张得到社会各阶层的爱戴,在于他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审美取向的变化,在于他的书法理念顺应时代审美变化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审美理想的前列,写出了变古质为今妍的新书体。他的《兰亭诗》写道,“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基于这种乾坤轮转、适我惟新、造新不停的思想,付诸书法实践,自然是追求新变、钻研新体。当时的书法名家王洽就盛赞王羲之是“俱变古形”,开辟了楷、行、草书的妍美新境。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成为书圣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汉字经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定型,一直沿用至今不再变化,使得全社会长时间地尊崇一个书家成为可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由于汉字应用趋简趋便的规律,在长期的日常应用中,人们对楷书以及字形接近的行草书的书写研究愈益深入,而其它甲金篆隶等字体或者弃用,或者被边缘化。历史上,魏晋时期正是楷书和行草书定型成熟时期,王羲之应运而生,他集前人书写经验之大成,加上他琅琊王氏、簪缨世家的社会地位,遂成为名冠当时的大书家并垂范后世。试想,如果在楷书定型应用两三百年后,又诞生了一种新的字体并被社会广泛应用,人们应该又会去研究如何写好这一新字体,并推崇新字体写得最好的书家了吧?事实上,当初秦朝李斯及其《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小篆,东汉蔡邕及其《熹平石经》等隶书,也都是得到皇帝推崇、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但随着秦朝二世而亡和东汉分为三国,小篆和隶书被楷书取代先后淡出实用领域,他们的耀眼光芒就被掩抑黯淡了。从这一角度说,王羲之是幸运的。上世纪初有人提出要与西方接轨,走文字拉丁化之路,改象形汉字为拼音字母。如果此方案实现,中国人都书写应用拉丁字母文字,现在恐怕就不是书法申遗而是汉字申遗了,王羲之可能就和李斯、蔡邕一样,只是书法史上某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了吧?

唐 冯承素 摹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一千多年来一直得到全社会的维护。宋代刻帖盛行,“二王”书法流播更广,王羲之成为帖学之祖。即使清代碑学兴起,碑派贬抑唐楷、批评帖学末流,也没有否定王羲之。那么,宗祧“二王”书法的帖学,何以到了清代却逐渐衰落、走向违背艺术本质的“馆阁体”了呢?其中原因,一般认为是清代科举考试对试卷书写的要求越来越严苛造成的,考生写字“乌、方、光”才能得到考官青睐,从而形成了千人一面、万手雷同的馆阁体。而我以为,科考强化书法实用性、抑制书法艺术性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帖学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学习刻帖,代代相传,近亲繁殖,陈陈相因,不敢越雷池一步,把前人的经典变成僵化的教条。但知以学习“二王”刻帖为旨归,不知领会传承王羲之的书法精神、书学思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尽管长期居于书法发展的主流地位,也终于难逃成为末流的命运,科考的考场要求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晋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史学家、美学家一般认为是历史上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具体到书法,楷书和行草书广泛传布,形成新的书法风尚。社会精英、上层文士纷纷跻身书艺,“将应用较能的书法价值取向转变为修身游艺、自高位置的书法价值取向”(卢甫圣《中国书法史观》)。即是说,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书法名家,他们在应用书法进行人际交流的同时,自觉认识到了书法的艺术性,他们强化对于书法艺术性的追求,努力表现书法的审美价值,并在这种追求表现的过程中,展示和张扬自我个体的精神面貌。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所传,王羲之当年在兰亭雅集时乘兴写下的《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其时如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本,无如祓禊之所书者”。为什么王羲之后来不是反复修改序文本身,而是多遍重书序文原稿呢?原因无它,只能说明是王羲之想在书法方面把序文写得更好、更有艺术魅力,更加充分展现自己的书法造诣和对书法审美的自觉追求。

从魏晋时期开始的对表现书法艺术性的自觉认识和追求,贯穿于此后的中国书法史,并成为书法发展的根本动力。此前的两千多年,人们是不断地创造、统一和学习甲金篆隶等新字体,努力写好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新字体。此后的一千多年,人们是在已经定型的汉字这一舞台上,演绎汉字之美,并借以抒发个人情性,从各个角度充分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唐代尚法,但颜真卿写碑仍是一块碑一个面目。宋代尚意,苏黄米蔡不仅各自写出个性鲜明的风格样式,并且出现书写他人文章的现象,比如黄庭坚用草书写下汉代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是一个完全脱离实用、充分表现书法艺术性的典型书写案例。到元代章草、明代大草等,都是在推动书法艺术性的发展。汉字的交流作用一如既往,但书法艺术性的内涵则越来越丰富。到清代,当社会偏向强调书法的实用性功能严重压抑书法的艺术性表现时,又有碑学崛起,开出书法发展的新局。可以说,魏晋以来的书法发展史,就是历代书家追求书法艺术性表现的发展史,站在这段历史开端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他不仅是书法变古质为今妍新风尚的肇始者,更是自觉追求书法艺术性表现的引领者。这种肇始意义和引领作用,一直影响了他身后一千多年书法的发展。

刘树人   自作诗《七绝·咏王羲之》

现在,有些书家讲到魏晋,往往心生向往。论及继承传统,只说书宗“二王”。说起书法创新,他就批评“丑书”。讲到书法是艺术,他就同你谈文化。真来谈文化时——发现他文化素养并不多么高深。今年贺岁档一部票房价值很高的电影的海报,以一笔江湖字写岳飞的《满江红》词,混用繁简字,还有错别字。顺便多说一句,有人还发现该电影剧中人反复吟咏的“何日归家洗客袍”一词,乃是一百年后蒋捷的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似这般粗疏的艺术和文化,真是令人无语,只好一声“呵呵”了。王羲之《兰亭序》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真正推崇、学习王羲之,就应该象王羲之那样“视昔”而“惟新、造新”,顺应自觉追求书法艺术性表现的大趋势,书写符合时代审美要求、审美情趣的新篇章,在毛笔退出(不是书法退出)实用领域的当下,开阔艺术胸襟和视野,拓宽书法的取法资源,开掘书法的艺术表现空间,促进书法“更艺术”地发展。我以为,这是解读王羲之的一种正确方式。

来源:《美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