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健康

 geros 2023-12-18 发布于江苏
基本信息
女,48岁
疾病类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性甲减
治疗医院
平度市人民医院(三级综合)
就诊时间
2022年5月
治疗方案
给予左甲状腺素片补充甲状腺激素
治疗周期
定期复查,随访2月
治疗效果
服药1月后患者乏力改善,2月后乏力缓解,恢复正常生活。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一、初识患者
贾女士来门诊时表情淡漠,我问她哪里不舒服,她有气无力的说:“医生,最近半年我总是感觉乏力、怕冷,什么也不想做,没有食欲,还有点便秘,腿也有些肿,这是怎么回事。”询问病情后,我先安抚贾女士,为其安排常规化验筛查,可见其甲状腺功能异常(图1):游离甲状腺素(FT4) 5.97 pmol/L明显减低,促甲状腺激素>100uIU/ml明显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266IU/mL明显升高,询问得知患者既往无特殊药物使用史,无既往其他病史,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考虑自身免疫性甲减可能。
看完贾女士甲功化验后,我对她说:“现在可以明确,你之所以会出现乏力、怕冷等不适,其实是全身低代谢的表现,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根据你的化验结果可以看到能够进入细胞发挥作用的游离甲状腺素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原氨酸即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及代谢,且对于促进一些器官的活动、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增加心肌收缩力、促心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会表现为怕冷、虚胖、容易便秘、无精打采、月经不规律等全身低代谢、交感神经兴奋减低的临床表现。
我继续解释道“你的促甲状腺激素也存在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就相当于甲状腺的老板,它发现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以为甲状腺在偷懒,于是过多的催促甲状腺工作,这种情况下表明问题出在甲状腺自己身上。同时,你的甲状腺抗体存在异常,考虑为自身免疫性甲减,建议行甲状腺彩超明确病情。”
图1
二、治疗历程
贾女士取到甲状腺彩超回执见甲状腺实质弥漫性病变,提示桥本甲状腺炎,担忧的问我是否是存在癌变,我耐心地解释道:“你放心吧,彩超并未发现恶性倾向的改变,之所以会出现甲状腺肿大,是因为存在桥本甲状腺炎的时候,您的免疫系统在保护甲状腺时误伤了甲状腺细胞,错误的将甲状腺自己的成分甲状腺球蛋白,认为是敌人产生了防御反应。这种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甲状腺的损伤,形成免疫性炎症,炎性细胞増生肿大,形成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而随着甲状腺逐渐且长期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
结合贾女士化验及彩超,可明确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在遗传缺陷与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因精神因素,过度劳累,感染与其他应激反应,环境污染,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碘饮食)等引起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或加重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桥本氏甲状腺病。
贾女士病情较轻,无住院意愿,尊重患者的选择,为缓解其不适,嘱其院外遵医嘱规律口服左甲状腺素片,从起始剂量开始,嘱2周后逐渐达到完全替代剂量,定期复查。需要注意,左甲状腺素片容易受到各种药物及食物的干扰减少吸收,嘱贾女士早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优甲乐,与牛奶、豆浆、铁剂、胃药等间隔4小时口服。此外,维生素D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发挥调节作用, 给予贾女士维生素D软胶囊改善其自身免疫,延缓疾病的发展,避免持续自身损伤。
三、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甲减患者一般需长期治疗,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监测血清TSH、FT4维持在正常范围。嘱贾女士1月后复查甲功,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不适随诊。
饮食方面应尽量吃得清淡,平衡膳食,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要限制碘饮食摄入,注意并非无碘饮食。患者要注意作息规律,适当运动,保持良好情绪。
四、治疗效果
贾女士用药1月后来门诊复查甲功(图2)显示甲功较前明显改善,乏力、怕冷症状改善,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也有所好转,双下肢水肿基本消失,大便恢复1-2次/天,嘱继续服用当前治疗方案。2月后随访,贾女士自述复查甲功正常,目前乏力等不适缓解,恢复正常生活,对我表示感谢。
图2
五、医生感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所致的甲减称为原发性甲减,可由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¹³¹I治疗等引起,其中自身免疫损伤是最常见的原因。
贾女士因乏力、怕冷、食欲减退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前来就诊,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考虑为由于各种原因激发自身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攻击甲状腺的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贾女士病程较长,持续了近半年,甲状腺受到了持续的损害,分泌甲状腺激素逐渐减少,最终出现明显的甲减临床症状。从贾女士这里可以看到,其实甲减本身治疗并不复杂,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在此提醒大家,当出现持续乏力、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