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最闲适的一首词,其中一个名句你经常挂在嘴边,很治愈

 东书坊 2023-12-20 发布于安徽
苏轼最闲适的一首词,其中一个名句你经常挂在嘴边,很治愈

如果在北宋文坛选出一位大家最喜爱的文人,我想,苏轼肯定会高票当选。

他的一生历经磨难,但是,他没有被击垮。短暂的郁闷后,他重整旗鼓,再次扬帆启航。

他豁达通透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鼓舞了无数人。

特别是当你我处在人生低谷时,他能带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网络上更是有“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的”美誉。

苏轼最闲适的一首词,其中一个名句你经常挂在嘴边,很治愈

1085年,神宗英年早逝,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苏轼,司马光等人奉旨回朝。苏轼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三品大员,往前一步就是相位。

王安石的心血被一一废除,在免役法的存留问题上,苏轼和司马光发生了严重分歧,两人翻脸。司马光提拔的四位御史,也和苏轼处处为敌。

这里有人就说了,苏轼也是保守派,为何会同是保守派的司马光为敌呢?

我想说不,苏轼的立场既不是改革派,也不是保守派。说他反对变法,是因为他亲眼看到了青苗法带给百姓的创伤。同时,他认为免役法有一部分对人民大有裨益,可取其长。他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反观司马光,一张嘴就把河西走廊送给了西夏,从此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苏轼最闲适的一首词,其中一个名句你经常挂在嘴边,很治愈

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再三请求外调,后获准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杭州。这是他第二次来杭州,和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他是有实权的地方父母。

除了苏堤春晓,三潭映月等西湖名胜和他有关以外,苏轼在杭州鲜为人知的一件事就是自掏腰包建立了安济坊,解决了流行疫病这个顽疾,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1090年秋,苏轼和好友袁毂(gǔ)、刘季孙(著名人物刘景文)一同兴游山水,互相唱和,写下这阕词。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苏轼最闲适的一首词,其中一个名句你经常挂在嘴边,很治愈

词最为出彩的地方就是这句“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苏轼那种身心悠闲、豁达天真、自得其乐的姿态一览无余。同时,也将人生最安静、最闲适的状态呈现给了读者。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上阕写的是眼前景。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他独自一人,闲来无事倚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户放眼望去,只见那诸峰如竞相开放的花朵一般。

突然发现,所有的这些窗外美景独属自己,因为四下并无一人,的确是享受宁静的大好时机。

所以,他后面紧跟一句“明月清风我”,表面来看,似乎会因无人而略显寂寞,或许也有些许孤独,可对彼时工作繁忙的苏轼来说,是属于他独有的一份清闲,他沉醉在这宁静的月色中。

他已人到中年,懂得和自己相处,也懂得自己想要什么,这点非常可贵,值得学习。

人生一世,独处本是常态。一旦学会享受独处,就会发现,这是独属自己的一种高级的、美好的精神自由,其乐无穷也。

苏轼最闲适的一首词,其中一个名句你经常挂在嘴边,很治愈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下阕,这种宁静被上门的朋友打破了。可苏轼并没有因有人扰了他的清梦而不快,反而更加豁达开阔了。

别乘:汉朝时称郡守的副手为别驾,乘是驾车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袁毂和刘季孙。

朋友来了,有唱自然要和,互相酬唱。你知道吗?自从你来以后,那溪涧中的清风、松林中的朗月,你我一人一半。

试想一下,当你正在安静享受之时,突然被人打断,你会不会生气?想来是会的,可苏轼没有。

他可以独自一人享受清风、明月,沉醉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