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段锦,冥想与正念

 dingliling 2023-12-20 发布于北京
咱们今天来说说八段锦,冥想和正念。
首先,它们三个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安顿身心的方法,可以说殊途而同归。
这个冥想和正念,它是现代心理学的词儿。其实古代就有,像打坐呀、坐忘啊等等,各家各派有成千上万种法门,方法非常多。
因为从古至今,我们普通人身心分离是常态,身心合一那是稀有态。就连曾国藩这样的人物,他也要每天晚上通过写日记来调理身心。
现代社会那身心分离就更多了,我们基本上天天处于这种状态,晚上这心该回家了,还在外边飘着呢。
好多失眠、抑郁症状啊是很多很常见的,所以人们就希望通过一些方法来调整我们的身心状态。
这个正念疗法,它是卡巴金教授创建的。正念,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就是把一个人从doing 态变成了了being状态。
Doing呢,就是我正在吃饭,但是我心里边想的可能是下午这报告怎么写,或者我是在追剧,在刷短视频,但是我还一边在吃着饭,人和事是分离的。
being状态呢,人事合一,吃饭就是吃饭,打柴就是打柴。
那卡巴金教授在训练这个正念疗法的时候,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回去大家也可以试一试,就是葡萄干疗法。
拿一个葡萄干先别嚼,把它放到嘴里感觉一下它的形状,然后再慢慢的嚼,体会它的酸甜的滋味,就一点一点去感觉它。
冥想,就是通过不同的想象啊,不同方法的运用,来获得一种专注和澄清状态,就是让我们的那个心里啊像湖水一样(平静清澈)。
古人常说呀(雁过寒潭),大雁过来,这个湖水起了波澜,雁过之后,你这个湖水要马上恢复一种平静状态。
就是说的这种冥想的状态,你要获得内心的专注和澄清
但是正念和冥想都不是要断念,不是要把我们的念头断掉。人每天大约是6000个念头起步。
即便是一天在寺庙里进行十几个小时冥想训练的人,他都基本上也不能达到一个断念的一个状态。
他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个杂七杂八的乱麻一般的杂念,拧成一股绳,把它成为一股力量。
所以冥想和正念包括很多很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最常用的就是感觉法,感觉呼吸、感觉躯体。
相信很多朋友也试过,感觉你的双手,感觉气息的出入,等等。
这就和我们八段锦形成了一个异曲同工的状态。
八段锦它表面看起来稀慢稀慢的,而且它很单调。你看它那个动作了吗?它不花哨,它非常有规律,很简单的动作。
又是这种柔和缓慢的方法,同时里面夹杂着适度的牵拉,不是完全松懈在那里,还保持一点紧。
七分松、三分紧,所以它能够把你那种杂七杂八的念相收回到自己身体当中来,把你的心收到身体的当下。
还有这种形式中,自然呼吸中穿插有腹式呼吸,自然呼吸占7分,腹式呼吸又占了3分,它能够在身和心之间架起呼吸这座桥。
所以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在练八段锦呢?它大道至简,不复杂,拿来就能用。
那么在去除杂念的时候,或者说我想进行一些修心的时候,来如何练八段锦?
那这个时候筋骨的锻炼就不是占最主要的了,在练习方法上你可以试一试啊,就练两式,一个是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咱们之前反复强调过,这一式它本身就是一种(高能量)练习,它叫高能量姿势,这种向上的拓展的、扩张的姿势,就是高能量姿势练习。
但是你要把它放慢了练,你平时比如跟着那12分钟音乐练吧,慢到2倍,放慢了20遍,这是第一式。
还有一式,就是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它练起来之后大开大合,这式做的时候不用大马步,高马步就行,而且不用全部收回来,收半步就行。
做的时候体会掌指尖的感觉、手臂的感觉,后背夹脊的感觉。
让你的这种感觉,从身体中慢慢流淌过来,就像那个雨点一般的杂念,慢慢一点点收回到身体当中。
第二式也是20遍,左右可以算两遍,练完这40遍之后,3分钟站桩,这个时候站桩就不一样的感觉了。
抱球桩你会站得身心愉悦,内心里会出现一种非常平静平和的感觉。这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整个人是沉静下来了,没有那么多浮躁之气,3分钟站桩就行。
练完之后眼睛清亮,身体温暖,这是人能够达到放松状态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
经常把八段锦作为一种修养身心的方法,经常拿一拿,放一放,经常练一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