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望的根源是什么?后现代哲学家拉康的一个核心思想

 小播读书 2023-12-21 发布于广东

在拉康的理论中,真实界、想象界、象征界对应弗洛伊德的自我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但它们又跟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差异,甚至说是完全颠覆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因为,在拉康哲学中,真实界并不是真实的本我,而是不在场的自我,它的特质是外存性,是一种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上一期结尾我们留了一个悬念,纯粹的真实是象征和想象之外的东西,是那些没有被符号化和象征化的东西,它们是我们真实存在的证据。

拉康说:真实是象征化过程的产物、剩余和残渣,是逃脱了象征化的残余和过剩。

这些残余和过剩是什么呢?

这就要提到拉康后期哲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象a。

什么是对象a?

拉康的门徒齐泽克有个隐喻,对象a是曾经主体存在过的凹槽,一个证据,对象a所在的位置本来是有主体的地方,是主体的乐园,后来主体被驱逐,留下了对象a。

拉康曾经在《讨论班:焦虑》中区分了五种形式的对象a:乳房、粪便、目光、声音和阳具。

它们是对象a。

首先,这些对象a是没有被象征化的对象。

其次,它们跟我们的欲望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和我们身体的孔窍有关。

它们分别代表着:口、肛门、眼睛、耳朵,它们也代表作主体在世界中获取享乐的方式,是主体欲望和快乐的起源。

拉康将乳房与婴儿的满足感联系在一起,既是滋养的源泉,又是愉悦感的源泉,它延续到成年之后,引发主体不满足的欲望和缺失。

拉康将粪便作为身体的排泄物,代表与母体分离的第一个行为,这个对象a会引发主体的失落和分离的焦虑。

拉康将他者的目光看成自我形象的反射,也代表作自我追求他人的认同的期望,会引发主体的焦虑和欲望。

拉康将声音视为一种言语,母亲的声音是婴儿的第一个语言来源,这个声音为构建自我提供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代表作我们难以让人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沟通不足所引发的焦虑。

在临床心理学中,可以根据对象a的分析,帮助患者探索内在的欲望、焦虑和防御机制的形成原因。

拉康说,对象a总是在快乐这个优越的位置上起着主宰作用。

对象a既是让主体欲望隐蔽的原因,也是将主体维系在真理和知识之间的力量。

对象a是主体存在过的证据,是主体存在之真相。

拉康模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的概念,提出了对象a就像“剩余快感”,它们作为象征化和镜像化的剩余物出现。

他说,对象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必须表达主体最后的张力。

它是剩余,它位于全部这些请求的边缘,并且任何这些请求都不能耗尽它。

这样的东西注定代表一个缺失,并且是用一种主体实在的张力代表它。

对象a是作为伪主体之外的客体,永远都无法与伪主体相遇。

它们构成了伪主体内在的一种屏障,阻碍着主体完全实现,也代表作伪主体追求的那个永远无法触及的欲望。

一开始,拉康提出对象a是作为弗洛伊德的原始欲望和冲动,然后拉康把欲望从主体自身拿走了。

在拉康思想中:欲望是一种缺失,而对象a就是缺失的客体。

对象a的概念对于拉康哲学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拉康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逻辑自洽。

如果没有对象a的存在,欲望就只是一个假设,它既没有起源,也没有归宿,同时对象a也是主体构建自己存在的直接条件。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例子看看什么是对象a。

第一个是拉康自己的隐喻,在《讨论班》中拉康把对象a和柏拉图《会饮篇》中苏格拉底身体中的“小神像”对应。

在《会饮篇》中亚尔西巴德说,苏格拉底像工艺品店铺里的一个雕像,外表看似丑陋,打开机关,肚子里却装着很多其他小神像,小神像是隐藏在丑陋表象背后的无价珍宝。

苏格拉底在辩论的时候,表面上说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话,但剖开他言论的表象,看到他思想的深处都是真善美的意象。

拉康用苏格拉底的小神像来隐喻对象a,对象a是我们身体寻找的欲望对象,是欲望的成因。

是导致和引发我们欲望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我们欲望指向的对象。

第二个例子是齐泽克举的一个例子,他说美国前总统布什制造出的那个永远都不可能被发现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一个对象a。

现在我们知道,这是美国政客找了一个借口入侵伊拉克,是美国人发动战争欲望的成因。

至于那个被制造出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实没有多少人关心,就好像在主流话语中消失的,在象征化之外的产物。

但是它又是导致战争的成因,这个例子虽然不是很贴切,但是也能很直观地让我们理解什么是对象a。

它是不可言说的真实,它是理想外衣包裹下的真实。

用拉康的话,对象a就像一颗口香糖,粘在主体的脚后跟上。

对象a始终没有和主体分离,但是也没有整合进主体中,只是作为一种异质的成分,在主体中显现。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