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状肌磁共振成像

 苑影绘惊鸿 2023-12-21 发布于上海

一位患者,腰疼,腿麻,不能久坐,自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按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一段时间,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来诊,骨科医生怀疑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问,梨状肌综合征是啥病?我没听说过啊!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由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的坐骨神经痛(sciatica),占所有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病例的 0.3% ~ 6%。

梨状肌解剖

梨状肌起自小骨盆的内面,始于S2-4椎体的前面,通过坐骨大孔出骨盆进入臀部,处于股骨大粗隆与坐骨结节之间,以狭细的肌腱止于股骨大粗隆尖,形状像农具梨子。梨状肌将坐骨大孔分隔为两部分,即梨状肌上、下二孔。梨状肌主要作用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

梨状肌磁共振成像序列

3-pl Loc SSFSE

OCor T2 FSE Shim

OCor STIR

OAx T2 FSE Shim

OAx T1 FSE

OAx T2 fs FSE Shim

梨状肌磁共振成像定位

斜冠状位

斜轴位

梨状肌的影像学表现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深层,上缘(外上方)与臀小、臀中肌相邻,浅层为臀大肌,起于第 2~4 骶椎前面骶孔外侧缘,沿骨盆壁向外下行,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粗隆,梨状肌信号均匀,T1WI、T2WI 均为等信号。 坐骨神经在T1WI 与肌肉信号一致,T2WI 较肌肉信号稍高,可清楚显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斜冠状位


斜轴位
坐骨神经
感谢GE钟晓飞老师调参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