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脑小脑角:基本结构及“三分法”

 银缕一瞬 2023-12-22 发布于湖北

译者:鲁志浩  

笔者:王伟功

神外公译

神外经典传播者

图片


    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应该是乙状窦后入路必经结构了,这个结构内富含神经和血管,解剖是手术的基础,理解其解剖对手术至关重要,另外本篇属于后续相关手术章节的一个铺垫,因为与前述章节有部分重合,更像是章节复习,所以本篇笔记内容将进一步提炼,简化。



前言

依旧是本章框架图:图片



大体解剖

首先看下各位大师对CPA的定义:



Matsushima教授:CPA是一个脑池,有外侧壁和内侧壁,外侧壁为岩骨后表面和枕骨,内侧壁为小脑岩面和脑干。

Samii教授:CPA以覆盖在岩骨和斜坡背面的后颅窝硬脑膜为前界,以脑桥、小脑中脚、二腹叶、绒球为后界。头端是第VI、VII、VIII颅神经和中间神经在此区域内进出脑干,尾端是第IX、X、XI颅神经。广义上的CPA应包括三叉神经穿越后颅窝的部分。



Rhoton教授的定义为:CPA位于成角的,由小脑岩面围绕小脑中脚和脑桥返折形成的小脑桥脑裂上、下支之间。

     定义大同小异,Matsushima教授和Samii教授认为CPA是一个空间,而Rhoton教授的定义更加偏向于一个面。

01

外侧壁

    笔者按照Matsushima教授的思路,将其分为骨性外侧壁和膜性外侧壁。

  • 骨性外侧壁:包括枕骨和颞骨,二者之间以岩枕裂为界,岩枕裂形成岩下窦沟,岩下窦沟向后下开口于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向外延续为乙状窦沟,由上及下看,一共3个骨孔:

    1.前庭蜗神经通过的内听道;

    2.舌咽、迷走、副神经通过的颈静脉孔;

    3.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

  • 膜性外侧壁:由覆盖在岩骨和斜坡上的硬膜所形成,包含7个膜性孔

    1.三叉神经通过的Meckel's腔开口

    2.内听道

    3.舌咽神经通过的舌咽道

    4.迷走神经及副神经通过的迷走道

    5.两个舌下神经管硬膜开口(通常情况下有两个[1],由两束舌下神经分别穿入硬膜所形成)

    6.外展神经通过的硬膜孔(外展神经穿过硬膜孔后向岩尖走行穿越Dorello’s管进入海绵窦)

笔者注

     Dorello’s 管(Dorello's Canal)是什么?

图片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Primo Dorello,意大利解剖学家及医学家。根据Dorello的定义,此管由岩尖、鞍背、Gruber韧带形成的骨纤维管道。管内有外展神经、岩下窦以及脑膜垂体干的内侧斜坡支通过。经典Dorello’s 管属于硬膜间间隙(脑膜层和骨膜层之间),注意外展神经在穿入硬膜后会形成一个袖套样结构伴行神经,此袖套样结构虽有外展神经穿行其中,但其属于蛛网膜下腔,不属于经典Dorello's管的理论范畴。

      Destrieux等[2]引入新概念,对Dorello’s管(参考下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将其归入了“Petroclival Venous Confluence”(笔者译为“岩斜静脉窦汇”),即岩下窦,岩上窦,基底窦,海绵窦的交汇处,具体不再展开讨论,感兴趣的同行可阅读原文献。

图片

图片图片

    岩上窦位于岩骨嵴形成的岩上窦沟内,向前内跨越Meckel's囊顶璧汇入海绵窦,向后与乙状窦相连,岩上窦有岩上静脉汇入,岩下窦向上内与基底窦、海绵窦沟通,向下外与颈静脉球沟通(图8.1)。

图片

图8.1:CPA的外侧与内侧壁。(a)左侧颞骨;后侧视角。外侧壁由颞骨和枕骨形成。(b) 小脑被移除的标本左侧壁。神经、Meckel’s腔、内听道、颈静脉孔和静脉系统可以被观察到。桥静脉在Meckel腔和颈静脉孔附近出现。(c) 侧壁静脉系统的整体观。覆盖静脉系统的硬膜已经被移除。(d) CPA内壁,内壁由脑干和小脑岩面形成。绒球和脉络丛位于CPA中部。(e)CPA的裂隙。应用彩线观察和指示的岩裂和小脑桥脑裂的上下肢。它们与小脑中脑裂和小脑延髓裂相延续。橙线:小脑中脑裂;蓝线:小脑中脑裂(上肢);棕线:岩裂;绿线:小脑桥脑裂(下肢);红线:小脑延髓裂。

02

内侧壁

     内侧壁包括小脑岩面和脑干。

     岩裂是小脑岩面的一条大的裂隙,其与小脑桥脑裂的上肢和下肢相延续。有几个重要的解剖定位关系需注意(笔者在此附以MVD术中截图及解剖图示以供说明)

     1.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穿行于CPA的中间部分,绒球位于这两根神经的外侧面,当通过枕下外侧入路观察时,其位于绒球的略微头侧。从Luschka孔突出的脉络丛略微位于绒球下内侧。

图片

图片

图片

     2.外展神经、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由内而外排列在桥延沟上,沟的两侧末端为橄榄上窝。

图片

     3.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发出点位于橄榄后沟后方,由上及下依次排列成线状。脉络丛和菱唇位于舌咽、迷走神经的背侧。

图片

     4.舌下神经发出点位于橄榄前沟,通常形成几个神经束穿入硬膜进入舌下神经管。

图片

笔者注

       按照后颅窝颅神经的排列特点及神经间的位置关系,Jonathan等[3]回顾文献总结了后颅窝几个解剖三角的特点,分为上、中、下三组,一起来看:

      上组包括两个,对应颅骨投影点为星点和星点下区域:

      1. The Petrous-Tentorial triangle,笔者译为“岩-幕三角”,由岩上静脉、天幕、小脑共同围成的三角结构,通过此三角可用于定位深部SCA、PCA及滑车神经,见下图黄色区域:

图片图片图片

      2.The petrous-acousticofacial triangle ,笔者译为“岩-面听三角”,由岩骨、岩静脉、面听神经、脑干围成,三角内含三叉神经、AICA、弓下动脉,见下图红色区域。

图片

     中组包括两个,对应颅骨投影点为乳突导静脉:

     1.The Acousticofacial-trigeminal triangle,笔者译为“面听-三叉三角”,由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岩骨以及小脑岩面构成,可定位的深部结构为外展神经、AICA内听道后段。见下图蓝色三角区域:

图片图片

     2.The Acousticofacial-Glossopharyngeal triangle,笔者译为“面听-舌咽三角”,由面听神经、舌咽神经以及岩骨构成,可用于定位外展神经以及AICA内听道前段。见下图绿色区域:

图片

图片

     下组包括四个,对应颅骨投影点为髁后导静脉:

      1.经典的“The Vagoaccessory triangle”,笔者译为“迷走-副三角”,由迷走神经、副神经脊髓根以及延髓围成,深部结构为VA和PICA,见下图:

图片

     2.The Suprahypoglossal triangle,笔者译为“上舌下三角”,由舌下神经、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围成,深部结构依然是VA和PICA。见上图紫色区域。

     3.The Infrahypoglossal triangle,笔者译为“下舌下三角”,由舌下神经、副神经以及延髓围成,深部结构为VA和PICA。见上图红色区域。

     4.The Hypoglossal-Hypoglossal triangle,笔者认为译为“舌下间三角”更加贴切,为舌下神经根丝之间围成的三角,同样用来定位VA和PICA。

     总结为一张图:

图片



CPA动脉系统

     遵循“三分法”原则,分为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小脑后下动脉(PICA)。笔者将以MVD手术图片为例进行标注说明(PS:笔者正在学习如何转换GIF图片,以便后续笔记内容更加直观易懂),另外关于后颅窝动脉系统走行,分段和特征等,在前述章节已充分描述,具体请参考公众号文章“小脑的动脉”,本篇不再赘述。

01

SCA

     SCA与三叉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形成上血管神经复合体,SCA中脑外侧段向下形成一个血管袢,常与三叉神经内侧或上内侧发生接触并压迫神经产生三叉神经痛(图8.2)。

     首先是内侧压迫病例可见岩静脉在三叉神经外上方汇入岩上窦,SCA的分支(剥离子抬起部位)从三叉神经内侧压迫

图片

     再看一例SCA从上方压迫三叉神经的案例:

图片

     下面也是一例SCA从上方压迫三叉神经的病例:

图片

02

AICA

     AICA与外展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面神经形成中血管神经复合体。AICA的脑桥外侧段常迂曲延长在橄榄上窝附近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区,导致面肌痉挛,当然PICA形成的上袢也可从下方压迫面神经致病,另外还有椎动脉、基底动脉、静脉、肿瘤、AVM以及上述结构的组合等均有可能导致面肌痉挛(图8.2)。

    下面是一例AICA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典型病例,笔者做了简单的标注,剥离子抬起的是AICA,面神经被前庭蜗神经遮挡而不可见,但通过绒球的位置可推测橄榄上窝所在,橄榄上窝的上方即是面神经REZ。

图片

下面是一例AICA从外向内形成凸起压迫面神经的病例(笔者已做标注):

图片

下面是一例PICA从下方压迫面神经的病例(左右格式3D图片):

图片图片

笔者注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判断责任血管较为简单,但识别血管的来源,到底是SCA、AICA还是PICA有时并不容易,原因在于后颅窝动脉的分叉和迂曲,所以术前仔细阅读影像学资料相当重要,结合血管的解剖学特征,可帮助术中准确识别,另外3Dslicer技术也可进行多模态融合,帮助术前规划。

     内镜由于可以抵近观察的特点,在MVD手术中优势巨大,由于3D内镜的出现,取代显微镜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03

PICA

     PICA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形成下血管神经复合体。PICA的变异巨大,所以弄清楚其走行特点尤为重要(参考“小脑的动脉”章节)。

笔者注

     回顾下Rhoton教授关于PICA起源点和下橄榄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橄榄为坐标,舌咽及迷走神经起源位于橄榄的上1/3水平,而副神经起源位于下2/3水平,舌下神经起自橄榄前方,略低于橄榄的下2/3。PICA从VA起源点上下位置关系上以橄榄下2/3水平居多。

图片

     示意图显示PICA的起源点与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关系,可见PICA大部分从迷走-副三角内穿出向后走行,迷走-副三角又被舌下神经分为舌下上三角及舌下下三角,PICA从舌下上三角内穿出居多。

图片

      这是一例PICA从内侧压迫舌咽神经的病例:  

图片

      这是另一例舌咽神经痛,PICA从上方压迫舌咽神经:

图片

图片

图8.2 三条小脑动脉及其与颅神经的关系。(a) 在一个被切除的小脑标本中的三个小脑动脉和颅神经。SCA、AICA和PICA分别在上、中、下部穿行,并与颅神经接触。(b)切除小脑半球的标本中左侧CPA的上部;后视图。SCA接触CN V。该神经在下外侧与岩上静脉接触。 (c)切除小脑半球的标本中左侧CPA的中间部分。AICA在CNs VII和VIII以下形成神经血管复合体。(d)切除小脑半球的标本中左侧CPA的下部。PICA在小脑延髓池中形成一个环,并在后组颅神经的根丝之间穿过。



CPA静脉系统

     静脉结构前述章节也已经充分描述,在此简单归纳下,CPA静脉大部分通过岩上静脉向岩上窦引流,属于后颅窝静脉系统分类中的岩组,由此可见岩静脉在CPA手术中的极端重要性,岩静脉根据引流区域可划分为四组:即中脑后组、脑桥中脑前组、岩组、小脑幕组。CPA静脉里有几个特别的静脉划下重点:

       1.中脑外侧沟静脉,走行在中脑外侧沟内,提示大脑脚的后缘,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是Galen引流组和岩部引流组之间的重要吻合支。

       2.小脑桥脑裂静脉,岩上静脉分支中最大的一支,平行于小脑桥脑裂上肢走行,朝向Meckel's囊方向汇入岩上静脉或岩上窦。

       3.脑桥三叉静脉,此静脉起自小脑脚间沟附近的小脑中脚表面,从小脑中脑沟内向外走行,经过三叉神经上方,汇入岩上窦或其属支。

       4.小脑延髓裂静脉,是一支很有辨识度的静脉,走行在第四脑室顶璧,下髓帆与脉络膜交界处,沿外侧隐窝向外走行至小脑岩面,于绒球腹侧或背侧走行,加入小脑中脚静脉或小脑桥脑裂静脉。参考Rhoton教授的图谱:

图片

图片



内听道相关结构

      原著中,Matsushima教授其实是将这一节放在了第十四章进行了讨论,原文也只是简单概括,本节内容一笔带过:

      AICA通常会向内听道方向凸起形成一个袢状结构,又叫内听道袢,有时会嵌入内听道内,AICA也会发出神经相关分支,比如迷路动脉、弓状下动脉、回返穿动脉、小脑弓下动脉(图8.4)。

图片

图8.4 左侧内听道和面听神经,后内侧视图。(a)听神经孔。听神经向后缩回,可以观察到中间神经。AICA在面神经和听神经之间通过。(b) 去除后壁的标本中的内听道(IAC)。听道内的硬脑膜已经暴露出来。在内听道的侧端可以观察到横嵴。(c) 内听道的侧端。前庭神经正在后缩。可以观察到横嵴和耳蜗神经。面神经穿行在内听道的前上部分。



总结

    本篇结束,下篇预告:《乙状窦后枕下外侧入路:基本入路和变异》,敬请期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 Bademci, G., & Yaşargil, M. G. (2006).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hypoglossal nerv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13(8), 841–847. doi:10.1016/j.jocn.2005.12.028 

[2] Destrieux, C., et al., A new concept in Dorello's canal microanatomy: the petroclival venous confluence. J Neurosurg, 1997. 87(1): p. 67-72.

[3] Ortiz-Rafael, J., Chakravarthi, S. S., Revuelta-Gutiérrez, R., Kassam, A., & Monroy-Sosa, A. (2021).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cranial nerve-centric triangles of the posterior cranial base: cadaveric and radiological anatomical study. Anatom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96(4), 531–5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