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一碗汤,补足气和血,郎中不用来

 威微 2023-12-22 发布于北京

每年的冬至,阴气最重,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九天”。所以冬至这一天就是一九的开始,如果说你已在冬季进补了,那么冬至进补就要开始升级了,补气血之后,必须引火下行,补到下焦你的命根子上了。于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登场了,冬至一碗汤,就是十全大补汤,别错过了。

十全大补丸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所以冬天进补,补什么,显而易见,就是补气和血啊。它们互为阴阳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全则神旺;血盛则形强。

所以十全大补丸主旨就是补气和补血,而补气第一租方就是四君子汤,补血第一祖方就是四物汤。所以十全大补汤里面必须要有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来搭配,但二者加起来就是八珍汤啊。

我在大雪节气就给大家推荐过,八珍汤,因为大雪节气就是气血加速进补的时候,到了冬至,阴气最重至极,寒气持续透里,所以这时候不仅要注重补气血,还要大力驱寒补阳气。那八珍汤显得有力不从心了,但是在八珍汤基础上,添加了补中气的黄芪和温阳驱寒的肉桂,十味珍贵药材加载一起,成就了赫赫有名的十全大补汤,也被记录在了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我们看看,在方中的组合可以分为4+4+2这三组组合方:

第一组四君子汤:健脾益元气,燥湿补中焦,

人参(党参)补气,茯苓祛湿健脾宁神,白术补脾燥湿,甘草守中调和诸药。

第二组四物汤:有补血且活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

熟地黄补精血,当归补血活血,白芍敛血养血,川芎活血行气,固卫益气。

第三组二味芪桂,加强补气助阳

黄芪地位堪比人参,参芪一起,加大力度,可助正气,补上焦肺气,中焦脾气,下焦肾气。肉桂辛热性温,引火下行,温下焦补肾阳,可以补阳到命根子上。

这十味合用,共奏温补气血之功,十全大补汤较之八珍汤加大了补气助阳。所以适合这寒气最胜的冬至三九节气和偏寒之人(平时也适合)。

现代生活较之古代的时候,对体内来说,吃的补的比以前增多了,对外部来说,烤火,空调,暖气应有尽有,也比之前舒服多了。这就难免给身体增添了几丝火气,所以很多吃过十全大补汤后,难免会出现上火。所以我们可以在十全大补汤基础上,增加几味比较平和的祛火清热润燥滋阴的本草,比如金银花,栀子和黄芩。当然体质更热的,还需要清热润燥更强的本草搭配。(我拍了视频大家可以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