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何年节散论:为何冬至大如年?

 苍鹰的天空 2023-12-23 发布于陕西
今天在古代就是过新年

古礼湮灭已久,昨日冬至,种种谰言纷起,多数典忘祖之论。因摘录旧札记略叙源流如次。

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国人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出在每年冬至之日,阴影为一年中最长之日,因而认为此日乃一年中阴气盛极之日。

“是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认为,一年季候之演变循环,原因皆在于阴阳二气之交替运转,因此以冬至阴极盛这一天为岁終之日。

自冬至后日起,天地阳气开始回升,预示着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

冬至是中国独有之二十四节气历法中最早制订的一个节气。

周秦以前之古历法,乃是以十个月为一年的历法,即太古之黄帝历。后来历法之冬十一月,则相当于黄帝历之正月、一月。故以冬至后一日,为新年之初一日,所谓冬至一阳生,即指此,此日亦为过新年岁首之日。(详论可看何新著作《夏小正新考》)

冬至日是古代腊月之終日,是祭祖之日。

而冬至后一日则是迎新祭天迎接太阳神(行”迎日”之礼)的日子。故古代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典。

《周礼》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盛大祭祀仪式。

此俗至秦代虽早已改为十二月历法,但迎祀冬至之礼则一直不废。直到汉武帝采用改良版新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汉代以后冬至已经不是岁首,而以冬至为“冬节”。

大儒祭邕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四民月令》云:冬至“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

朝廷官府仍然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民间也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天朝廷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热闹仍然宛如过年。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唐宋时期,冬至与岁首并重,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向父母尊长敬拜。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冬至皆袭古俗,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

皇帝更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

辛亥革命后为顺应华夏民心,也一度将冬至日定为“冬节”。将冬至前夜称为“冬至夜”。依然保留着以冬至度年的古老风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