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过誉的《遥远的救世主》

 敏而好奇 2023-12-23 发布于浙江

和我一起高效学习,深度思考,终身成长


《遥远的救世主》是豆豆出版于05年的一部小说,后被改编成由王志文主演的《天道》。

这本书和电视剧在当年其实反响平平,仅限缠师的部分粉丝认为书中原型是缠师,所以在小范围圈子评价颇高。

直到短视频平台兴起,由于佳句颇多,《天道》成为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这本书终于被捧上神坛。

年初从头到尾读完了这本书,年底盘点来补一篇长评。

先给一下我当时的简评,后面再来展开说明:
遥远的救世主全部读完,二星不能再多了,甚至想打一星平衡一下目前这本书被严重过誉的现状。

作者的思想笔力不足以驾驭一个真正的智者,丁元英的言行漏洞百出,经不起细究。

扶贫的整个构思有点意思,但整体三观又奇歪,实事求是能这样理直气壮地歪到杀富济贫上可真逗乐,比这更逗乐的是众多读者称这本书为传道的书捧上神坛,连作者自己都不敢承认这是正道,只说痞气。

还有女权主义不要看,从作者到角色全员厌女,徒有独立女性的皮,骨子里还是男性至上的恶臭。

最后,所谓强势文化指的就是实事求是,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以及这是传统文化被黑得最惨的一次。读马列毛邓比读这更对得起你的时间。

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有一种很有趣的阴谋论,说豆豆背后其实另有高人,其内涵和关键情节由高人指导,剩下的则由豆豆自由发挥。所以形成了这本书情节文笔极差与作品内涵极高的违和感。

我们无从探究这种阴谋论的真假,但如果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应该都能感受到,这本书确实会给人一种非常明显的为表达观点而创作的既视感,也确实文笔差得让人一言难尽,难副其名。

接下来我边介绍里面的一些关键的定义和观点,一边来探讨它的合理性。
01

错置的文化属性

在书中,丁元英出场不久就说道:“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有一种自卑感”。
丁元英在书中的定位是一个看透世事的觉者的设定,这本书是以丁元英为绝对核心展开的。所以丁元英的发言基本可以作为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来看待。
为什么他对传统文化自卑呢?
这涉及书中一个很重要的定义,文化属性。所谓文化属性,简单来说就是「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存在。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里有出现了两个关键概念,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这也是这本书的粉丝们所津津乐道的概念。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实事求是、遵循事物客观规律,我们从小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但是呢,问题来了。丁元英否定了中国是以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并指出中国现在是“政治文化搭台,传统文化唱戏”。
所以他自卑。
这是第一个引起我强烈不适的地方。
基于这个前提,接下来丁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就句句打在了当代中国的身上。
他是怎么定义传统文化的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

当代中国的文化是皇恩浩荡皇天在上的文化?

中国人期望救主、期望救恩?

作为一个入党不得信仰任何宗教的国家,一个科学成为绝大多数国民共识的国家,能被扣上这样的帽子,不荒谬吗?

即便不聊现在,我们聊传统文化。

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墨家的“兼爱非攻”,请问哪个是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

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这些所有中国人都了解的民间传说又有哪个是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

那句被粉丝吹上天的丁元英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东拼西凑不知所云,这时候拿道家和佛学的词儿又不提传统文化了呗?

合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思想,好的属于丁元英,坏的属于愚蠢的中国人是吧。

当一座大厦的地基是歪的,这栋建筑再华丽,又怎么可能立得起来呢?

当一个故事的立场是错的,基于它的思想再天花乱坠,围绕它的情节再精彩绝伦,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所以情节的不合理处就不写了,聊聊另一个我最不能忍的部分吧,那就是这篇小说中对于女性的刻画。

02

对女性的偏见

这一部分直接放原文,大家自己品鉴。

关于女性的职业:

芮小丹(女主):其实我对律师这碗饭也并不自信,律师对逻辑思维和综合知识的要求更高,填不饱肚子的律师多着呢,走着说着吧。

芮小丹:女人那点慧根当不了大律师,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丁元英: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是你应该,而不是我希望。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但是,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

关于女性的偏见:

  1. 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2. 元英害怕女人是怕到骨子里了,教不得、斗不得,还不如花钱嫖娼来得明心见性。

  3. 元英不是个执著出人头地的人,有口饭吃就知足,喜欢清静,习惯一个人呆着,这对女人而言是消极、孤僻,是不思进取。

  4. 芮母:有时候我就想啊,女人什么是福?明白就是福,明白了才知道怎么做。可老天就偏偏让女人生得傻,等明白过来也人老珠黄了。

今天就写这么多,其他诸如对女结局的处理、油腻浮浅的五台山论道,这些与每个人的价值观与知识体系有关,就不多讲了。

以上。

日更Day47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