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实的灶心土,气势恢宏的伏龙肝

 嚨駘頭 2023-12-24 发布于黑龙江



不是学中医中药的可能不知道,灶心土和伏龙肝其实是同一味药的两种不同的叫法。伏龙肝,乍一听上去,天呐,这气势,伏龙还不算,还敢把人家的肝挖出来。实际上,它和龙肝凤胆没半点关系,只是灶心底下的黄土,伏龙肝味辛,微温,入肝脾,具有温中燥湿,止呕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呕吐反胃、腹痛泄泻、便血、崩漏带下等症



图片

灶心土又名伏龙肝,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崇尚龙文化的中国,灶神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伏龙。这里面藏着的是以食为天的古人对烧饭的灶台所存的敬畏之心。

虽然它很普通,但是却有着可以匹配其大名的非常好的疗效。

图片


图片

《金匮要略》有一名方——黄土汤,以伏龙肝配附子、白术、地黄等治疗脾气虚寒之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崩漏,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据史书记载,北宋名医钱乙用黄土汤治愈神宗皇子慢性抽风症而一夜成名,被委任为太医丞。这则故事被李时珍这样描述:“按刘跂钱乙传云:元丰中,皇子仪国公病瘛瘲,国医未能治,长公主举乙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召见,问黄土愈疾之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退尔。上悦,擢太医承

图片

另外,现代研究证实其化学成分主要由硅酸(H2SiO3)、氧化铝(Al2O3)及三氧化二铁(Fe2O3)所组成;还含有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磷酸钙【Ca3(PO4)2】等。它的药理作用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能减轻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呕作用。它还常用来治疗临床上有绿色癌症之称的克罗恩病,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片
图片
目前,伏龙肝作为一味脾胃良药已日渐稀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其背后文化内涵却不会消亡。每个龙的传人已经将这种龙文化属性深深烙在自己的心里。就伏龙肝而言。引用网络里的一段话“和合之龙,其精似肝。伏于灶底,暖胃散寒。”

      供稿:刘利萍

图文编辑胡志洁

联系我们:impswx@126.com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