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一碗乌梅三豆饮就够了!

 mxb08 2023-12-24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

清代的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他把赤小豆去掉,改成了黄豆,用来治疗温病发热。

人体内自有药房,还有一个是厨房。用好三豆饮,疾病少一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乌梅三豆饮
图片
图片

图片

乌梅三豆饮是专治温病的两个古方“乌梅白糖汤”和“扁鹊三豆饮”的合方。乌梅三豆饮的主要功效是清和敛虚火。

乌梅为主药,味道酸略涩,最能收敛浮在上面、散在外面的虚热;

黑豆善补肾水,水足了,火才能降到水里去;

黄豆养脾胃气津,可用于润胃中燥热,补中气不足,脾胃属于土,土厚实了,才能将火盖住,这就是中医里讲的“厚土伏火”理论;

绿豆清热利尿,这个大家在生活里都知道,很好理解,无非是导热下行从尿中排除,也就是中医里讲的给邪以出路;

最后,加点儿冰糖的意思,除了让口感更好,更重要的是,冰糖本就甘甜养脾肺,可以预防虚热灼伤脾肺的津液。

此方有清热、补中、生津、降虚热的功效,对身体虚火过旺,出现皮肤瘙痒、出疹、口唇嘴角溃烂、脱皮、唇舌疼痛、口周湿疹等虚火湿热上炎者,以及尿频、腰膝酸软等中气与肾气不足者,有食养作用。

而三豆饮中豆的配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各豆的功效如下:

(1)黑豆: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功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本品尚有润肾燥而止盗汗,补肾虚而止遗尿之功。

(2)绿豆:性味甘、平,入心、胃二经,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药性三字经》谓本品“通行十二经”“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消毒'。

(3)黄豆: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功能健脾益气、润燥消水、清热解毒。

(4)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功能健脾养胃,消暑除湿,补阴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为缓和滋养之品。

(5)赤小豆:又名赤豆、红饭豆。本品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肠二经。功能利水除湿,止痒,和血排脓,消肿解毒,古人有“久食瘦人”之说。

(6)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本草纲目》谓乌梅除热、安心,治肺痨、消酒毒、安神得睡。

图片
图片
三豆饮加减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使用三豆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伍加减,具体加减法如下:

舌淡恶寒需解表者,加生姜、葱白等;

舌尖红有热者,加绿豆,百合,可适当加薄荷、蒲公英等;

舌苔偏白者,加白扁豆或茯苓或炒薏仁;

舌苔白润水滑寒湿重者,加花椒、生姜,有寒痰者可加陈皮、香橼、洋葱等;

舌苔略黄者,加生薏仁;

舌苔略干者,加黑豆,百合,或养阴的食材;

舌苔偏腻者,加绿豆、白扁豆,有痰者可加白萝卜,海带,鱼腥草等;

舌苔黄厚或厚腻,咽痛、大便不畅者,可加绿豆、白萝卜、百合、还源粉,也可直接煮还源粉。

附相关对症食材:

温阳散寒:生姜、葱白;

清热解表:薄荷、金银花、桑叶;

清热泻火:绿豆、苦瓜、西瓜、冬瓜、茭白、莲芯;

养阴生津:生梨、甘蔗、荸荠、莲藕、芦根、柚子、橙子、蜂蜜、黑豆;

健脾利湿:白扁豆、茯苓、山药;

清热化痰:白萝卜蜜、银杏粉;

温阳化痰:陈皮、生姜、洋葱、香橼、银杏粉;

止咳平喘:枇杷、银杏粉、百合、乌梅。

图片
图片
三豆饮做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材料:乌梅3-4颗、黑豆30克、黄豆30克、绿豆30克、冰糖适量。

做法:

第一步:将豆子提前洗净,浸泡三小时或者一夜;

第二步:将黑豆、黄豆、绿豆、乌梅放入砂锅中;

第三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豆子软烂;

第四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适量冰糖即可;

注:老人、小孩或平时肠胃不好的,可以加适量红糖代替冰糖。

经常喝一碗三豆汤,清热解毒、健脾祛湿,赶走不适,远离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