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臖核

 苏迷 2023-12-24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12月16日 B03版

  柯继承

  一个人咽喉部如果有厉害的肿痛,或者肢体皮肤破损严重、感染发炎时,就会在下颌部、耳后枕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或大或小的如枇杷核、橄榄核大小的结块,按之感到疼痛,现在通常称为“淋巴结”或“淋巴结肿大”,但老苏州把它称作“臖核”,念作“欣活”。 “臖”字,很有意思,上面其实是“高兴”或“兴起来”的“兴”字的繁体字“興”,只是“兴”的下面两点变成一撇一捺的八字(因为下面要包含一个“月”字),在八字的下面是个“月”字,其实是“肉”字(“肉”的篆体像个“月”字),汉字后来把与动物肌体有关的偏旁都用“月”来表示。“臖”字可说是“形声字”,又有点“会意”的味道。而“核”就果核的核,白读,而不是核武器、核雕、核心那样地把“核”字文读。臖核两字相当形象,就是指上述身体几个部位“兴”起的像果核那样的东西。它原是中医名词,苏州口语直接沿用了。其他地方有的称“核子”,或称“各当”(疙瘩),有些地方还称“筋疙瘩”“筋包”(据说北京土话干脆就叫“羊子”),有的干脆用“瘰疠”了——但一般的臖核,在有关伤痛治愈后它会自动消失,而瘰疬是非治不愈的肿瘤,并不是一回事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只要头上生疖子,或臂膀腿上受伤感染起了脓包,稍微严重点,都会导致腋窝、腹股沟有臖核出现,疖子或脓包治愈后,臖核才会自动消失。但现在小孩或成人,似乎不大会生“臖核”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现在医药发达了,一有伤口,消炎药(如各种广谱抗生素)就用上,感染的“概率”大幅降低。而且,现在孩子生疖子的也少见了。当然,厉害的牙痛或咽喉里严重的肿痛还是会在颏下等处“兴起淋巴结肿大”,现代西医把“臖核”都指称“淋巴结肿大”了。但“臖核”偶尔还会用在口语上,因为旧时有人还会因劳累过度导致它的出现,于是有时形容运动或劳动过度时,就会讲:“嗄,昨日忒吃力哉,我大腿边臖核匣长出来哉!”(唷,昨天我太累了,我大腿根淋巴结也出现了。)

  例句:

  1.老底子小人头上一生疖,下巴下面臖核就起来哉,现在勿大听说哉。

  (以前小孩头部生疖,下颌淋巴结就会肿大,现在少见了。)

  2.今朝吾勿高兴再去爬山哉,再爬下去,肯定要长臖核哉。

  (今天我不想再去爬山了,再去的话,淋巴结肯定要肿大了。)

  3.倷看,下巴有臖核哉,一定要到医院里详细看看。

  (你看,下巴都有淋巴结了,一定得去医院检查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