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念鼻尖,没想到:这招治好了失眠

 风声之家 2023-12-25 发布于江苏

朝霞 张老师观点 2023-12-24 23:59 发表于河南

最近读了一本“呼吸训练”的书,尝试了一下“腹式呼吸”,睡眠改善“立竿见影”神奇!!!我知道饱受失眠之苦的大有人在,分享给您。

然而,还有更令人惊喜的功法鼻尖式呼吸法!一起来学习吧!

文末有我的睡眠数据我是用“华为手环”监测睡眠和运动的,我之前的深睡眠常常不足2小时,大多在1.5小时左,自从每晚睡觉前练习“腹式呼吸”5分钟,深睡眠时间长了30分钟左右!请看,文末有一周练习的结果(由于在父母身边照顾老人,半夜要提着劲儿,听老人动静,醒来次数多)...睡眠数据附在文末了。

呼吸训练有多种方法,如瀑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丹田呼吸法,鼻尖式呼吸法等,各有特点,其中最好的是鼻尖式呼吸法。

为啥说鼻尖式呼吸法最好呢?

其他的意念呼吸法都是用意念控制呼吸

鼻尖式呼吸法则是用呼吸调理意念

个人强烈建议:大家都练习鼻尖式呼吸法,一定会受益匪浅!

瀑式呼吸法治疗病痛非常有用。

瀑式呼吸法:瀑式呼吸法就是一种“猛吸气”,并将气“向下浇灌”下去的呼吸法,积蓄呼吸肌的力量,猛然吸气,让气从头部向下,好像瀑布那样猛力地灌下去,这种呼吸法就叫瀑式呼吸法。

从呼吸作用的优劣来讲,瀑式呼吸法是一种最差的呼吸法,它比较粗暴,但治疗病痛,“瀑式呼吸法”则非常有用。

瀑式呼吸法有三种明显的作用:

①可以检验我们的身体;

②可以排寒排毒,排出浊气;

③可以通便,保证按时排便,治疗便秘。

锻炼要点:

瀑式呼吸法是用力气将气灌进身体的一种方法,所以旨在用力,想象你的身体是一个气球,而你在“吸气球”,将身体这个气球灌满。

②腹式呼吸法提高深睡眠,立竿见影,强健腹肌,减小肚子,按摩五脏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虽然有很多讲究,但它主要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和回位,进行呼吸。腹式呼吸的关键: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增加呼气时的潮气容积。

问:怎样才能迅速地掌握腹式呼吸法?

王子居:

第一,把意念集中在肚脐处。

第二,初学者可以腹部稍微用力,进行呼吸。

第三,呼气时腹部是无法用力的,但腹部一直紧缩的状态下,腹肌更容易得到锻炼。

注意事项:腹部肌肉可以轻微紧张,也可以用力,建议初学者轻微紧张。

③鼻尖式呼吸法是最佳的呼吸锻炼方法,其他的意念呼吸法都是用意念控制呼吸,而鼻尖式呼吸则是 用呼吸调理意念

鼻尖式呼吸法:其实统摄五气,最好的呼吸法是“鼻尖式呼吸法”,是最均衡的呼吸法。

所有的意念呼吸中,只有鼻尖式呼吸才是最自然的呼吸。只有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鼻子时,我们的气息才会平缓地、均衡地向下依次运行。在所有的意念呼吸中,只有鼻尖式呼吸才是最自然的呼吸,是唯一先意念后自然地运用呼吸,依次刺激呼吸肌神经 的意念呼吸法。

其他的意念呼吸法都是用意念控制呼吸

鼻尖式呼吸法则是用呼吸调理神经和意念

另外,单就鼻子而言,

呼吸肌动作的起始点越往后,呼吸越短,

呼吸肌动作的起始点越往前,呼吸越深。

也就是说,将注意力集中于鼻尖时,你的呼吸是最深的。

古代东方的养生家在几千年积累的经验中,已经得出确论,鼻尖最好的呼吸肌,也是最关键的呼吸肌。在古印度,鼻尖一般称为鼻头,也称为鼻端,就是鼻子的端点。中国古代则称为鼻准,是标准、目的,即呼吸的注意力当以此为准,不得偏离。

鼻尖,是我们呼吸运动中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唯一最佳的呼吸锻炼方法,是其他任何一种呼吸术都不能替代的。

无论是腹式呼吸还是脐式呼吸,都是局部的呼吸术,只能起到局部的气充满的效果。而鼻尖式呼吸则是整体的、完全的呼吸术,它将气完美地、全面地运行到身体各个部位,令我们的身体得到更全面的氧,得到更全面的生气和活力,并且能在气呼出时将体内的浊气全面的排除出去。

因为体内的某些部位,如果新鲜的气不到,这些部位里的浊气就会永久性地郁积,无法排出体内,从而滋生各种疾病。而想要实现全身的气进行一个圆满周天的运行,鼻尖式呼吸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

当年在印度,佛陀教了一生的调息术,主要的就是强调鼻尖式呼吸这是最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呼吸方法。

问:请问怎样才能更快地掌握好鼻尖式呼吸法?

王子居:鼻尖式呼吸其实是最简单的呼吸法,它不需要像腹式呼吸那样用力,它的要点就是“系意鼻头”,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子的尖上,要找到这个鼻尖不容易,需要慢慢来,先从鼻头开始,逐渐缩小范围,从而找到鼻尖。

寻找鼻头的方法,可用眼睛观察鼻端,会出现白色的圈,叫观鼻端白。让自己的意识感知鼻头,逐渐感知鼻尖,这就是鼻尖式呼吸法。

问:可以给我们一个步骤吗?

一,寻找鼻尖的所在,要从鼻子肌肉的左和右两边向里找。

二,凝神静虑,将精神意念始终系在 鼻尖上,从而开始鼻尖式呼吸。

三、 如果是要计数的话,鼻尖式呼吸最好是计数吸气。

四,刚开始学时集中精力在鼻尖。

五,然后要慢慢地控制自己,逐渐去除非鼻尖的呼吸方式,主要是鼻两端的肌肉,要让它们平静下来。

④丹田呼吸法交通心肾,通畅百脉,提升元气,增强体质

丹田呼吸法:又称腹式呼吸法。

丹田呼吸法对注意力的要求比腹式呼吸法要高得多。因为丹田呼吸法要求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丹田,这是腹式呼吸法中较为粗略的肌肉运动所不能比的,丹田呼吸法是腹式呼吸法的升级版、进化版。

在中医学和古老的养生传统中,丹田有三处的:

眉心,心下,脐下。三处丹田都是身体的关键枢杻,脐下的丹田对健康显得更重要。古人认为丹田周围的几处穴位,是滋养人体性命的重要的元气生发之地。它恰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

下丹田是人体内的元气进行升降、开合的重要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关键部位。中医认为,人体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才得以周流全身,从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所以一个人身体的强弱、生衰病亡,全都有赖于丹田元气的盛衰。中国历代的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中的元气。丹田的元气充实旺盛了,就可以调动人体的各种潜力,使得体内的正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

而丹田呼吸法的要点就在于意守丹田,这样做,可以调节阴阳两气沟通心肾的元气交流,使身体的元气充实、畅通地运送到八脉,恢复先天的生理功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实现长寿的目的。

意守下丹田可以使人体高效排毒强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性腺,使得精液充盈,功能增强,增加人体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提高应急应变力

下丹田任脉、督脉、冲脉经络行始的起点,号称“十二经脉之根”又称为“元气之门”,并且是“三焦之源”,是体内真气升降开合的关键枢纽。

下丹田前通脐,后通肾,意守丹田,

一吸而百脉皆合,一呼而百穴皆开。

精气在一呼一吸中往来不住,既能增强体内的元气,又可调动经脉的功能。

丹田呼吸一段时间,元气会积蓄于丹田,当元气逐渐充盈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流向全身各个经络,产生通经走气的现象,会气畅血和,流注自如,会令我们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更上一层楼台。

丹田呼吸法是瑜伽术中的一种,意守丹田,能使粗糙的神经系统变得细腻、平和。我们的心灵也变得平静和满足,从而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变得更加愉悦、安宁。

由于丹田呼吸法是腹式呼吸法的升级进化版,对注意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睡前练习丹田呼吸法,能够平静心绪,安抚燥动的神经,达成深度睡眠。

锻炼要点:

丹田呼吸法是中国古代最流行的养生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有些人不见得适合丹田呼吸法,如果在锻炼后感到腹部有疼感,就应当停止。

丹田呼吸法的关键是精神力在丹田的集中,集中注意力到丹田,不要过度紧张,要放松地,舒缓地进行。肌肉不要绷得太紧,真正的丹田呼吸法感觉不到肌肉的紧张。

初学者可将手指置于脐下丹田处,这样呼吸时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

吸气时,体会下腹部慢慢涨起,直到吸气的极限时,再慢慢地呼气,体会下腹部慢慢缩回。

如此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这个呼吸方式后,就可以加入意念配合练习。意念配合就是:“吸升呼降法”

吸气时意念在肾,引之上升;

呼气时,意念在心,使之下降。

道家认为,此中有心肾相交之意,更有小周天之功反复练习腹式呼吸,达到打通大小周天的境界,全身气脉游走不息,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有惊人长进。

进行丹田呼吸时,也可加入良性的意念和观想:呼气时想象体内的浊气完全排出体外;

吸气时想象宇宙的能量从头部顶端(百会)进入到大脑、颈部、胸部和腹部,全身都充满了宇宙的能量。

这样可使上扬之气下沉,下行之血上扬,就是古人说的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人体百脉通畅,身体各部分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

附:

初次练习“腹式呼吸法”连续一周,我的深睡眠数据:深睡眠延长了30分钟左右。


本文为读书笔记摘抄,内容仅供养生参考,有病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

1.逍遥丸,越鞠丸,柴胡舒肝丸...

2.肝脾同调的中成药

3.柴胡疏肝散+巧搭配

4.补脾最好的方子

5.祛湿先健脾,健脾先疏肝

6.健脾的中成药怎么区分

7.失眠调理

8.失眠 早醒 多梦

9.五苓散 二陈丸 超出“说明书”用处多

10.“杏林” 与中医

11.“熬夜”怎么补救

12.如何养肾水?

13.《伤寒论》笔记杂抄(七)

14.不劝学了,劝睡!

15.哪一款适合您?养生妙招

16.湿热+阴虚,咋办?

17.中药在身体怎么行走?

1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9.试试这样...来修行

20.十四经络动图集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