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自带的8个“阳气窝 ”!拍一拍,从头舒服到脚!

 昵称21405352 2023-12-2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阳气”对机体的重要性!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可能一直在耗损着自身阳气,导致疾病缠身。

其实“呵护阳气”的方法很多,除了晒太阳,饮食温补、运动外,我们人体也自带一些“阳气窝”,平常我们多拍一拍这些“阳气窝”也能通经络、补气血!

刺激“阳气窝”,让气血大增。

1.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从肚脐向下一寸半的地方。

图片

气海穴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我们经常按摩气海穴能够强壮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患病的可能。

2.涌泉穴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图片

我们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能刺激气血的流通,气血通畅了,阳气自然就来了。

3.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的正中间。

按压的时候,左右手交叉,一手大拇指弯曲,顶揉劳宫穴,每次顶按3分钟,换另外一只手,每天做一次。没事做的时候,还可以经常拍一下手,也有能刺激劳宫穴。

除了按揉拍打,在正午,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晒一下劳宫穴,能帮助补充阳气。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古人称其为“长寿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图片

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拍揉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对于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5.后溪穴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我们经常按揉后溪穴还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要坚持!

6.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调节心律,治疗两肋疼痛;可以探测心血管疾患,预防心血管早期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我们经常弹拨极泉穴不仅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还可促进气血流通、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7.承山穴

伸直小腿或将脚跟向上提,腓肠肌肌腹下的凹陷处即是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我们经常按揉承山穴能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

8.血海穴

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顾名思义,血海和人体的血液有关系,这个穴位其实就是血液汇聚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脾经之血的聚集之处,正如江河百川,终归大海。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图片

经常按摩血海穴可以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瘦腿、治疗雀斑、月经不调、痛经、贫血、腹痛等。

良好习惯不能少

呵护阳气,除了上文说的这些方法外,这2个习惯也很重要,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

1.早入睡,补充阳气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

因此,我们应该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人就会显得疲惫。

2.穿衣饮食“暖”,不伤阳

在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穿衣要暖,平常多喝热水,特别是手脚冰冷、有宫寒现象的人,平常可多喝红糖姜茶,祛湿驱寒。

红糖姜茶做法:取生姜15克、红枣5~6颗。生姜洗净切块,与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10~15分钟,起锅前可添加适量红糖,每日尽量于上午代茶饮用。

图片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红枣、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的功效,红糖还能活血化瘀。

需要生态健康食材的可以来安和的小店看看哦~










  •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