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日本和欧洲掌握电车核心技术,却不碰电车?是什么原因?

 昵称21405352 2023-12-26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众所周知,日本和欧洲的汽车行业,在全球传统汽车市场上的地位无可争议,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电车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什么显得过于克制,这到底是技术不行还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所导致?还是背后有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更深层次原因?

图片

01 技术领先却也困难重重

在电车的领域,这些年日本和欧洲在电动车核心技术上还是有一些显著进步,包括电池技术、电机设计和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然而,尽管如此,他们在电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上依然非常缓慢,其原因主要是在推动电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关键因素不能忽视。

1.巨大的初始投资

不管哪个国家,要发展电车产业,首先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这不仅包括对新型电动车的研发,还包括建立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改造现有的制造设施,以及适应新技术的生产流程。

图片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尤其是在能源供应不稳定或短缺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保持现有的能源结构,而不是投入大量资金去建设充电设施,否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传统汽车业务。那么,没有充电桩,电动车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拥有成熟传统汽车产业的日本和欧洲来说,尽管在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些技术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

图片

2.经济成本的影响

买过电车的都知道,我国在电车发展中,拥有补贴电价的优势,就算你在家里安装充电桩充电,全部跑下来,电车的用电成本只有燃油车的10%,而一些欧洲国家开燃油车和电车的成本几乎没有差别。

这主要是因为,开燃油加的油里面有半箱是税,而电车充电却没有这个问题,不过随着电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后税费也可能会加到电价上。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电车在国内更有优势,基本上你家里有辆电车,跑得越多也赚得越多。

图片

3.环境因素的挑战

电池是电车的核心部件,而其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稀有金属,如锂、钴和镍。这些金属的开采和加工往往伴随着环境破坏,对于那些重视环境保护的地区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顾虑。

日本就不提了,欧洲许多国家都拥有先进的环保理念和严格的环境法规。对于这些地方的决策者来说,如何在发展电车的同时,避免环境破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可能因此对电动车的发展持谨慎态度,甚至选择放弃或放缓电动车的发展步伐。

图片

02 传统汽车产业的深远影响

除了经济和环保影响的因素以外,日本和欧洲的传统汽车产业也根深蒂固,对其电车的发展有不小的阻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传统汽车的“社交”属性影响

传统汽车产业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更是深植于社会中的文化象征。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和日本,汽车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角色,而成为了身份、地位和品味的象征。

这种现象与买奢侈品的心理一样,反映出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传统汽车中的豪车往往具有许多奢侈品级别的特性,如精湛的工艺、独特的外观设计、豪华的内饰等。这些特性不仅提升了汽车的品质和价值,还赋予了汽车更多的“社交属性”。

图片

很多时候,富人家庭需要必备一辆豪车,因为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开着个几万的普通车去谈大生意,对方可能会怀疑你的经济实力,最终导致信任上的障碍,使得谈判变失败。

而如果你开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豪车去谈生意,往往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很自然地就会提升对你的信任度。

另外,对于很多做生意的人来说,拥有豪车,也可以在自己生意缺钱或有负债的情况下,用车来抵押或抵债,给自己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目前像大G这种,就算被转手几十次,依旧还是很贵。不仅用它谈生意效率高,还非常的保值,随时可以快速套现出来。

图片

因此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拥有一辆传统高档汽车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品味,为了社交和经济活动的方便。这种需求也能驱动传统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更豪华、更高端的车型,以满足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求。

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电动豪车出现,但是其地位和传统燃油车相比还是差了点,因此从长期来看,燃油车要被淘汰的时间还比较漫长,这也是日本和欧洲的电车发展很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2.汽车生态系统的影响

电车技术的推广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产业转型和文化变迁的复杂过程。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日本和欧洲在传统工业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转型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他们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另外,日本和欧洲还要考虑对现有的就业市场和产业结构造成的冲击、与全球其他地区的关系、特别是原材料供应国和潜在市场等。在这些复杂的因素面前,制约了他们在电车领域的投资和研发。

图片

03 将来中国在电车领域的机会非常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车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而中国企业在这场竞争中,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从技术角度来看,无论是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还是电控技术,中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电车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中国企业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图片

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特别是电动豪车方面,不仅需要高端的技术,还需要高质量的制造和精细的工艺。中国企业在生产电车时,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的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电车的未来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胜利,更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演进。电车不仅仅是汽车的替代品,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它需要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能源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因此,中国企业需要不断地向前辈学习,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和营销能力。

在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支持的加强,电车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而中国企业已经抢先了一步,只要不断学习、创新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我相信中国企业将会在这个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中国企业也有巨大的潜力成为电车的生产国和输出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