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实证明,“家庭本位”模式,可能被这1种新模式取代

 舒山有鹿 2023-12-26 发布于广东

和谁结婚,都是和自己过

01

有一个社会学术语,家本位。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把家做为万事万物的参照点,把一切的事同家联系起来。一切活动回绕着家展开,以家庭为圆心,向外扩散。

也就是说,人们都觉得,家庭的利益,比个人的利益更重要。让家庭安好,身处其中的自己,才能够活得更好。

构建“家本位”的模式,需要3个条件。

首先,血缘关系一脉传承,对于宗族依旧有认同感;其次,男女双方要结婚、构建家庭、繁衍后代;第三,亲情,依旧占据了各种感情、追求的主流。

这三点,以前还能轻松做到。如今就显得比较困难了,因为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

中国洗协第二届日化投融资论坛召开 奇化发布全产业链项目

02

“家本位”的模式,在以往的农村很常见。

在以往的农村,人人都安土重迁,不愿意离开老家,年轻人就会在当地结婚生子,组建家庭,延续宗族的血脉,比较重视亲情。

跟宗亲,也就是跟亲戚的关系还不错,没有什么疏远感,所以那时候的大家族观念,基本上是深入人心的。

结婚生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一家的男孩跟另一家的姑娘对上眼了,也就喜结连理了,没有太多的条件和要求。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们会孝顺父母,也会跟身边的亲人搞好关系。家中的亲缘感情比较浓厚,巩固了家本位的模式。

而在城市,“家本位”的模式就不太常见了。城市人,对宗族、亲戚、大家族等观念,都比较淡薄,而且他们跟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并不会经常往来。

更重要的是,大城市的婚姻,跟传统农村的婚姻,存在巨大的差别。

如何培养孩子心智 这里有5个技巧,明智的家长都在实施

03

农村人繁衍子女的数量,终究比城市人要多。也许农村人生三个孩子,城市人才生一个孩子。

独生子女偏多的城市人,就会面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不认识”的情况。孩子越少,人们对于家族、亲族、宗法、亲戚的观念,就越是不在乎。

没有了“亲情”和“大家族观念”的根基,城市的家本位模式,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同时,现阶段的婚姻矛盾加剧,年轻的男性和女性,都比较厌恶婚姻,也不想生育了,导致婚育率年年降低。没有人结婚生子,哪还有正常的家庭呢?

既没有亲情,也没有家族观念,更不去结婚生子,这就注定,家本位的模式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各种新的生活模式,也会逐渐出现。

有人会说,这是城市的问题,农村会受到影响吗?肯定会受到影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到了城市打工,那他们就会受到城市观念的影响。

现在的农村,都是留守老人居多,年轻人基本没有几个,这就是“家本位”模式受到冲击的最直接体现。

我妈总是让我帮亲戚的忙 上热搜 人际交往,丢不得分寸

04

家本位,会让人们以“家庭”的模式过日子。比如说,一家几口人在一起生活,你帮扶我,我陪伴你,各尽其责。

随着家本位受到冲击,现阶段出现了新的模式——原子化。

所谓的原子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意思是,人们就跟微小且独立的原子一样,分散生活。人们逐渐偏向于自我,而不再偏向于集体、家庭。

家庭本位,是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而原子化,是一个人单独生活。这原子化,在一二线城市特别常见。

北上广深的原子化,是最严重的。单身的年轻人、中年人一大堆,他们要么找不到对象,被迫一个人生活,要么不想找对象,也不想结婚,成为了不婚不育一族。

家本位的模式,跟愈发普遍的原子化模式,都是人们对于生活的选择。

有的人喜欢一家人过日子,那就结婚生子,以家庭为核心生活。有的人喜欢一个人过日子,那就单身不婚,以个人为核心生活。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亲戚之间不互动 不交往,当代年轻人的亲缘关系为何越来越淡

05

在“原子化”逐渐加剧的今天,出现了两种生活方式——独居生活、同居生活。

所谓的独居生活,就是说当事人一个人过日子,既没有亲人的陪伴,也没有伴侣的陪伴,自己赚钱自己花,不存在其他的压力。

所谓的同居生活,就是说部分年轻人,虽然不结婚,也不生孩子,但他们依旧谈恋爱,还跟异性的伴侣同居,能好则好,不好则散。

这两种生活方式,对于传统观念的人来说,那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不好理解的。在观念传统的他们看来,为什么不去成家立业呢?

原因有三。首先,商业化的年代,并非所有人都有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能力;其次,普通人的工资,已经很难养家了;第三,人们的观念,偏向于“自我”了。

家本位,是一种生活模式,原子化,也是一种生活模式。这两者,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之别。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