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太行 · 河北邢台 ‖ 那年深秋遇雨背娘过大河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3-12-27 发布于河北

文/路海林

时间回到1972年的深秋,那是一天下午,我们第三节课是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做了一遍广播操,就开始自由活动。

不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北边的转珠崖已经被黑云罩住了,眼看就要下大雨了。

这时我忽然想到我娘去拾橡壳了,中午一直没回来,现在不知道回来没。

于是就向老师撒了一个慌,说肚疼要回家吃点药。

那一年我12岁,上五年级,个子高有力气了。

我一路小跑回到家,由于跑得太急,出了一头汗,一进门,娘就是还没有回来。

我就爬到瓮边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凉水,随后急忙找肥料袋做成的雨披和草帽,边找边想娘会去哪道山坡上拾橡壳?

大寨沟山路崎岖难走,近坡不会去的,一定又是去大英谈沟了。我去接过娘两次,都是在这道山沟里。

我找好了雨披,还把一个窝头包在雨布里带上,戴上草帽影住了脸,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逃学,就沿着村南担水的小道向东跑去。

从土地庙返坡儿一路向北就是东河滩,河滩中有一条大河约有七八米宽,为了让行人走的方便,河中间还摆了搭石 (村里人叫料石)。

间隔一尺多宽一个,大约有十多个,河水快要漫过那大石头。

我小心翼翼地跨过搭石,就又开始小跑来到大英谈沟口,喘着粗气,沿着之字形山路往上走。

爬上这段陡峭的山坡路后,小道平坦多了,从沟口到歇场,大约有三里多远,没有橡子树,不用怕错过我娘,我就一直快走就行。

路边一棵棵栗子树,树叶已枯黄,呈现出一片斑驳的色彩,偶尔一阵大风吹过,干枯的树叶便纷纷坠落,徒留光秃秃的枝干,孤零零地指向空中。

我想起我娘很是艰辛,50多的人了,还裹着一双小脚,虽然是中等个子,也不过80多斤。

平时还要参加生产队劳动,这几天队里不忙,就来拾橡壳卖钱。

听娘说过,我一直穿三个哥哥的剩裤子,现在都在学校当了少先队大队长了,要给我做一条学生蓝新裤子。

我很心疼娘!

走着想着我就来到了歇场,这里错开摆了十多个歇石,有的就是一个大巨石,有的就是叠放了两三块石头,二尺左右高,能坐的地方是平平的面儿,方便人们背柴歇息。

继续往上走,我边走边开始喊娘。

空旷的山谷中,回响着我长长的声音,惊起了一群乌鸦,哇哇地叫着飞走了。

又走了二里地,看见路边的布袋,又继续大声喊了起来。

终于看见娘从橡树林子里往下走,她擓着篮子,从陡坡往下一步步挪动。我急忙上去把篮子擓下来,好沉好沉的。

我埋怨她,就一个人也不早点回去,多害怕,天又快下大雨了。我娘只是笑了笑,说不怕。

我们把篮子里的橡子橡壳都倒到布袋里,我踩了踩,满满的一布袋,还有半篮装不下。

我把窝头雨布草帽递给娘,学着把绳子绑成一个圈抻抻,搂起布袋,背在了肩上。

这时天很阴沉,稀零的大雨点下起来了,砸在脸上生疼。

“娘,我先往前边背一段,再来接你啊!”我背起布袋,足足有60多斤重,一溜儿小跑着,不知道平时娘是怎样一个人背回来的。

走了一会儿,我放下布袋,又返回去,怕娘在后边害怕。到娘跟前,我擓起篮子,娘跟在后边。

就这样往返了三四次,走了四里多地,才从坡上下到了河滩。

这时候,雨也大起来了,到了大河边,已经看不见搭石了,混水已经漫过搭石看不见了。

我把裤子往上捋了捋,鞋也没脱,看不见搭石了,背上布袋,找了根棍子拄上,就从河中蹚着水慢慢过去了。

河水还在涨,我放下布袋,急忙返回去,不一会儿娘也来到了河边,我毫不犹豫说:“娘,我背你过河!”娘看看汹涌的河水犹豫了一下,我便蹲在娘跟前,背起了她,就这样娘还擓着篮子。

我慢慢地尽量一步一步走稳,脚不能抬起太高,河水冰凉,冲着石头在河水里滚动,不时碰绊一下脚,我小心地挪动,踩稳了才敢移动,生怕连娘一起跌倒在河水里……终于艰难地过了河。

这时大雨倾盆而下,幸亏带来了雨披和草帽。

回头看看河水浊浪滚滚,要是再耽误一会儿,可就过不来河了。

第二天,不知道老师怎么知道了这件事。我心里很是忐忑不安,我想肯定要挨批评了。

没想到,第一节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老师在这堂课上讲了很多尊老爱幼的故事,不但表扬了我,还奖给我五个小本子予以鼓励。

从那以后,我上了初中,又上了高中,我娘还多次去拾橡子橡壳,一有机会,我就继续去山上接娘。

在我的心里,我娘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在她年轻时,就送我爹参军南下打到南京去,那是1948年。

爹一去好几年,她一个小脚女人一副弱肩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养活我奶奶和不足四岁的大哥。

几年后爹回到了家,后来又有了我们弟兄仨,我和大哥差14岁。

我们都长大了,我娘又送大哥二哥去参军。爹身体不好,她喂猪养鸡,不耽误生产队干活。

我娘与奶奶相处了几十年,从没有红过脸,艰难的生活中相依为命,和睦相处。

再后来,娘年岁大了,还一直帮衬着我们弟兄四家干活,带孩子,与四个儿媳妇也是相处很融洽,一直得到乡亲们的夸奖。

小时候,娘一次次背着我们去上学,去看戏,去赶集,去地里干活。

可是背娘过河,仅仅一次,娘就久久没有忘怀,一直给别人说了不知多少遍。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三)——情深意厚红柿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五)——我的家乡我的河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六)——亲亲家乡亲亲水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七)——我的核桃树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八)——家乡的板栗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九)——秋到太行说酸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十)——邢西山里掰玉茭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1)——小雪到来挖菜窖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2)——家有大瓮度岁月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3)——情真意切话漤柿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4)——圆圆蔓菁味道鲜

魅力太行之——邢台北良舍如意桥的美丽风光

魅力太行之——邯郸画家村游记

魅力太行之——山环水绕内阳村

魅力太行之——邢台古堡石楼鱼林沟

魅力太行之——邢台石楼大院菜树沟

魅力太行之——峡谷群口天明关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点击下方“在看”,给我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