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天目窑盏的几点观察

 自华居 2023-12-28 发布于广东

位于杭州西70公里左右的天目山脚下的天目窑古窑址群,伴随天目盏是否为天目窑盏一直有热烈的讨论,原本为南方一个普通的黑釉品种,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以及在杭州生活遗址大量发现天目窑盏,不少省内主要杭州市内藏家对天目窑盏保持了很高的热情。

图片

杭州工地出土大量天目窑盏标本

小麦尝试从发掘报告中和杭州生活遗址出土的天目窑盏标本,来简单归纳天目窑盏的一些特色。

天目窑盏常见斜切圈足

黑釉瓷盏有敞口和束口两种,斜弧腹或上腹斜直、下腹弧收,圈足,挖足较浅。部分盏腹底呈平肩状。表面无纹饰。*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施釉采用蘸釉法,盏内施满釉, 外壁施釉不及底,一部分盏经修胎后直接施釉,器体外壁未及釉处露胎,也有部分盏先施一道褐色“护胎釉”,再蘸黑釉,使器物外壁胎不外露。*

图片
图片

天目窑窑变盏标本 杭州工地出 私人收藏

外腹底部跳刀密集 胎体灰白

天目窑盏胎质偏白,质地坚硬,外腹底部常见跳刀。

图片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杭州工地出土 宋元 私人收藏

内底为寰形底 外底足园斜削一刀

部分天目盏内底为寰形底,有观点认为是为了茶渣的沉淀。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圈足底足和同窑叠烧的青白瓷底足相似:足台不高,圈足外缘斜削一刀,干净利索。天目窑盏表现出与天目窑影青类器的胎质和修足方法的一致性。

图片

天目窑盏和吉州窑盏底足比较

天目窑盏(左)为圈足、

吉州窑盏为线割平底然后在足台外缘垂直削一圈

天目窑盏和吉州窑盏胎质上都偏白,有时难以区别,天目窑盏较为清晰的圈足使得两者很容易区别开。

鸡窝底

图片
图片

天目窑盏 宋元 私人收藏

胎体偏黄白 鸡窝底 口唇呈黄色

卧足的鸡窝底也常见,由于为底部铺细沙间隔,卧足底往往沾有细沙,并已经和底部烧结,很难剔除。

天目窑黑釉盏残片标本

图片
图片

没有斜刀切削圈足

有没有无斜刀切削的小圈足呢,熬干附近窑址发现非常规则的小圈足黑釉盏标本,足端外缘无斜削,和建窑黑釉盏在胎质、釉色和底足上都有高度相似性。属于等级很高的黑釉盏。

盏的丰富性

天目窑盏从釉色上有青釉盏、黑釉盏、酱釉和双色盏。双色盏是指少数酱釉盏在口沿上施青釉或青白釉,形成口沿与器壁呈色的明显差异,也被称为白覆轮。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施了酱色“护胎釉”

天目窑盏装烧在一叠青白瓷的顶部,单件或者两件,上部再盖有一件青白釉盘,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还原环境和合适的窑炉位置,盏与盏之间由泥点间隔,盏与青白瓷之间由细沙间隔。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宋元

盏底部有一圈泥点,用于间隔

天目窑盏底部带有细沙或者泥点间隔也是不少天目窑盏的一个特色。

对口烧茶盏标本

图片
图片

有些在叠烧顶部位置的天目窑盏,采用合口对烧的方式,对烧天目窑盏口部无釉。

似为漏斗形匣钵装烧天目窑盏**

图片
图片

**考古发掘还没有发现装烧盏的匣钵,还需要进一步材料证明此类装烧存在。

也有窑口采用漏斗匣钵装烧天目窑盏,盏的质量非常高。

天目窑兔毫不难形成,呈色机理与建窑兔毫釉相似,都是由于钙长石析晶导致分相出现,液相中铁元素过饱和产生析晶。

天目窑也有灰被盏。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采用褐色“护胎釉”完全遮盖白色瓷胎

精致的天目窑盏,采用褐色“护胎釉”遮盖白色瓷胎,多次施釉,一些天目窑盏产生窑变。

天目窑的白覆轮盏

双色盏是指少数酱釉盏在口沿上施青釉或青白釉,形成口沿与器壁呈色的明显差异,也被称为白覆轮。

口唇内侧刮釉干净再施厚厚的青白釉,内侧青白釉常见细微开片,外侧青白釉和褐釉有热融。

是否有两种釉的热熔是判断天目窑白腹轮盏的一个目测依据。目前市场上充斥了新仿天目窑白覆轮,胎质和釉色达到了很高的模仿程度,仔细观察唇部青釉或青白釉过白,没有釉色热熔,窑温高,声音轻敲高亢,又没有伴随釉的下垂,需要防范。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天目窑盏的黑釉瓷要求在烧制过程中室内达到高温无氧的状态,防止不稳定氧化亚铁 转化为其他元素,而若想要烧制出青黑色釉则是难上加难。

天目窑中黑釉盏一般不会施双色釉,显示了黑釉盏在天目窑盏中的地位。 

比较浙江其他窑口白覆轮

北宋到南宋早期泰顺玉塔的白覆轮,黑釉制造处于摸索,胎质过白,白覆轮烧制温度高。

图片

泰顺玉塔白覆轮盏标本 北宋中晚期-南宋早期

泰顺的百丈地区黑釉技术非常纯熟,有20厘米口径以上的大黑釉茶碗。

图片

浙江武义蜈蚣形村窑址白覆轮盏标本 武义博物馆藏

金华武义蜈蚣形村窑址白腹轮盏和天目窑盏形制上颇为接近。

图片

浙江武义抱弄口窑址窑变茶盏标本 武义博物馆藏

龙泉也有少量烧制黑釉盏的窑址。

天目窑除了白覆轮外,没有发现采用如吉州窑的的双层釉工艺。双层釉工艺是以吉州窑为代表的工艺,在胎上先施加深色底釉,然后在底釉之上完整或局部施加浅色面釉。在高温烧成过程中,两种釉各自发相互的混合扩散。

吉州窑双色釉盏

图片
图片

杭州工地出土 私人收藏

有些店家推出所谓“虎斑”、 “玳瑁”盏天目窑盏,类似吉州窑茶盏名品,甚至剪纸天目窑盏,目前不可足信。

精品天目窑盏

天目窑黑釉盏的碱性釉,釉层较为厚实。纯色黑釉和兔毫束口盏是天目窑中的精品,深沉大方。

图片

天目窑盏标本 宋元 杭州工地出 私人收藏

有细碎开片

一些窑变的天目窑盏如星星满斗星的夜晚,值得珍藏。

图片

天目窑白覆轮盏  宋元 私人收藏

一些束口的白覆轮口径较大盏,在内壁上白腹轮还是较为清晰,美感十足。

一些酱釉盏可能所处窑炉位置欠佳,渗水率较高,制作也较为粗率,为一般茶盏。

注:*文字和照片选自

郎旭峰王征宇 杭州市临安天目窑址2013年度考古调查简报

感谢:杭州映物提供标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石溪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