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一)

 阿呆码字 2023-12-28 发布于江苏

平定了内乱以后,苻坚开始着手准备讨代东晋,他以谏议大夫裴元略为巴西郡和梓潼郡的太守,并且让他悄悄的制造战船。

公元382年冬十月,苻坚在太极殿召集大臣,商议出兵事宜,他说如今秦兵有97万,自己将会亲自率兵出征。

尚书左仆射权翼表示反对,他说:当年商纣王无道,但是因为朝堂有比干、微子和箕子这样的贤仁之士,周武王都没出兵。如今的晋室虽然微弱,但是天子没有作恶,朝堂又有谢安和桓冲这样的贤人辅佐,君臣和睦,内外同心,还不是讨伐的时候。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即位九年时,在盟津观兵,许多诸侯都过来聚集,并且都说可以讨伐纣王,但是武王认为没到时候,随即还师。一直等到两年后,纣王越来越暴虐,杀了比干,囚禁了箕子,微子也带着祭器去投奔了武王。这时候,周武王才开始出兵伐纣。

苻坚听了权翼的发言以后,沉默了很久,然后又让大臣们继续提出自己的想法。太子左卫率石越也表示反对,群臣各自有不同的意见,各有利弊,很久都没有决策。

散会以后,苻坚只留下了阳平公苻融,苻坚说自古决定一件大事的,也不过是两三个人而已,如今众人各执一词,只是乱人心意。

苻融也表示,现在伐晋有三方面的困难:其一,天道不顺;其二,东晋现在是上下同心,没什么裂缝;其三,这段时间,秦兵数次征战,士兵疲惫,百姓也害怕了战争。那些说不可伐晋的大臣,都是忠臣,是为国家着想。

其实苻坚的内心早已做了决定,那就是伐晋,所以说,只要是劝阻的意见,他实际是听不进去的。说是说要和苻融共同商议决定,苻融提了这些,他也是不听,他坚持如今秦国兵强马壮,钱粮富足,怎么就不能出兵了。其实,倚仗国家强大,想要在敌人面前显威风,这就是骄兵,而骄兵必败,这个道理,苻坚没有想到。

苻融又接着说,一方面,还没到时间讨灭东晋,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苻坚太过重用慕容垂那些人,鲜卑人、羌人和羯人遍布重要的职务,这些人都是前秦的仇敌啊。

如果大兵出征,只留下太子和数万弱兵留守京师,那恐怕会生祸端,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啊。苻融还说:就算我的意见你不听,那么王猛呢,他可是陛下最看重的人了,陛下常常把他比作诸葛亮呢,难道忘了王猛的临终遗言了?

太子苻宏也劝阻苻坚:如今天道不顺,晋君又无罪,大举进兵如果不能成功,不但威名受挫,也会耗费国力财力。苻坚仍旧不听,他还说,前秦灭前燕,也是天道不顺,当年秦灭六国,难道是六国的君王都是暴虐之人吗?

京兆尹慕容垂抓住时机力挺苻坚出兵,他还说不要把征战江南的事遗留给子孙,这种事陛下自行决定就行了,何必再问大臣。

苻坚听了是开心的不得了啊,还说只有慕容垂可以与自己共定天下。苻坚根本就没想到,慕容垂当年是迫不得已才来的前秦,他的心中一直都有复国的想法,就像苻融早就劝谏过他,鲜卑慕容氏狼子之心,终不可养。

还有太史令张孟所说的星象,这些,苻坚都没有放在心上。对于昔日的敌国之人,苻坚不但不防,还把慕容氏当成座上宾,让他处于朝堂重要的职位,这不是宽厚,这是纵虎归山啊。

苻坚一心要取江东,夜里都睡不着,苻融又再三的劝谏,包括苻坚向来看重的沙门道安,他的意见,苻坚也不听了。

不仅是大臣,就连苻坚宠爱的张夫人,私下也劝谏他,结果苻坚却说,军旅之事,是一个妇人可以预料的吗?苻坚最小的儿子中山公苻诜,一向受到苻坚的喜爱,他也劝谏苻坚不要东征,苻坚又说,天下大事,小孩子又知道什么。由此可见,苻坚是多么的一意孤行,可谓是“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说之前的蝗灾和旱灾让苻坚对讨伐东晋还有一丝犹豫的话,那么,前秦的一次诡异的粮食大丰收,更加坚定了苻坚伐晋的决心。

公元382年,前秦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最高是一亩田收成七十石粮食,最差的也有三十石。更夸张的是幽州地区,蝗虫不但不出幽州境地,就是在幽州也不吃五谷,幽州的收成,一亩田最高收成一百石,最低也有五十石。

石[dàn],在汉代,一石大约是120斤,现代来说一般是100斤。换算一下上面的数据,一亩田最高收成7千斤,最差也有3千斤,幽州地区最高有1万斤。依我们目前大概的田产量,一亩大约收水稻1100斤左右,对比一下,古时就算是种植的麻豆之类的五谷,产量也不至于高出这么多倍。

这里注意一下,幽州地区原是慕容氏的境地,所以说,这次所谓的大丰收,要么是慕容垂他们搞的鬼,目的是蛊惑苻坚伐晋。要么是苻坚编出来的,是为了在大臣面前找个更加好的理由伐晋。

据《资治通鉴》记载,蝗虫竟然不吃五谷,这根本就不正常。另外,自古以来,别说亩收七十石,就是三五十石都是闻所未闻,假若真有这样的事,真是太反常了。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不是好的预兆。

转眼到了公元383年正月,前秦吕光从长安发兵,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向导。东晋桓冲率部十万伐秦,进攻襄阳;前将军刘波等人攻打沔北城池;辅国将军杨亮攻打蜀地,攻占了五座城池以后,进攻涪城;鹰扬将军郭铨进攻武当。桓冲的副将攻占了万岁城和筑阳城。

秦王苻坚派征南将军苻叡、冠军将军慕容垂等人率兵五万营救襄阳;兗州刺史张崇救援武当;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率兵营救涪城,苻叡屯军于新野,慕容垂屯兵于邓城。

前秦的援兵到来,桓冲便退兵到沔南。苻叡派慕容垂为前锋,进兵到沔水,慕容垂下令士兵在夜里手持火炬,绑在树枝上,火光照亮到数十里外,桓冲见了还以为是大军到来,吓的退兵到上明城。张蚝兵出斜谷,东晋的杨亮引兵退还。桓冲上表以侄子桓石民领襄城太守,戍守夏口,桓冲自己领江州刺史。

秦王苻坚下诏大举进兵东晋,百姓中每十个年轻人抽调一人当兵,家世清白的人家20岁以下有勇有才的男子,都拜他们为羽林郎。苻坚还说,以秦兵之势,攻克东晋,近在旦夕,离大捷还师不远了,等到那时候,他就会拜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还交待可以给这些人修建府第了。

苻坚伐晋,势在必行,当时朝中许多大臣都有所劝阻,只有慕容垂、姚苌,还有一些富家子弟,极力的鼓动他。

苻融再三上书劝谏:说慕容垂和姚苌,他们的国家都是被秦所灭,这些人表面是臣服,实际上一直在等待时机复仇,他们的意见根本不能听。那些富家子弟,他们只是为了谄媚苻坚而已。如今听信这些人的谏言,轻易的出兵,恐怕不但不能攻克东晋,国内还会有后患。苻坚仍旧不听。

公元383年八月,又一场以少胜多,改变了历史进程的战役正式开始了。

苻坚派苻融督导张蚝、慕容垂等人率兵25万为前锋,以兗州刺史姚长为龙骧将军,督领益州和梁州军事。苻坚还对姚苌说,当年杀苻生,建立大业,自己就是龙骧将军,所以一直不轻易把这个职位授予别人,还让姚苌好好干。左将军窦冲认为这话太不吉利了,是不祥之兆。

慕容楷和慕容绍都对慕容垂说,苻坚太过骄矜,他们复国的机会到了,慕容垂表示同意。他知道苻坚这次出兵必败,到了这时,才显露出自己的内心,那就是复国。

苻坚亲自兵发长安,率兵60余万,骑兵27万,部队绵延千里。九月,苻坚到了项城,凉州的部队也到了咸阳,蜀、汉的部队才开始顺江而下,幽州和冀州的部队到了彭城,水陆并进,运输物资的船只多达万艘,苻融率兵30万先到了颍口。(颍水出阳城县阳乾山,东到下蔡入淮河。)

东晋朝廷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锋都督,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率兵八万拒敌,又派了龙骧将军胡彬率五千水军支援寿阳。

因为秦兵势大,建康城内震恐,谢玄向谢安问计,这场仗该怎么打呢,谢安很是坦然的回答:我已经有安排了,然后便不再说话,谢玄倒是想继续问,又不敢说话,回去后就让好友张玄再去请示谢安。

谢安就把张玄带到山中的别墅,那里已经有许多名士、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谢安邀请张玄下棋,就以这幢别墅为赌注。张玄的棋艺相当好,谢安常常是他的手下败将,但是这次,张玄一心想着打仗的事,根本也没心思下棋,结果输给了谢安。接着,谢安在山中散步,一直到天黑才回到府中。

桓冲也相当担心,率领三千精锐进京护卫,被谢安阻止,他说京城已经都安排好了,让桓冲回去防守西藩。

                    该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公元383年冬十月,苻融等人开始攻打寿阳,城破,东晋的平虏将军徐元喜被俘,苻融以参军郭褒为淮南太守。另一面,慕容垂也攻占了郧城,东晋胡彬听说寿阳已经沦陷,便退回到峡石县,苻融继续追击。

前秦卫将军梁成率兵五万屯于洛口,用栅栏挡住晋兵,谢石和谢玄在离洛口25里地扎营,因为惧怕梁成而不敢进兵。

胡彬城中粮食用尽,就悄悄的派人去告知谢石,结果被秦兵截获,被押送到苻融那里。苻融立即派使者向苻坚汇报,说东晋兵少很好对付,赶紧带大军前来,防止晋兵逃窜。(在出征之前,苻融再三的劝说苻坚,东晋不可伐,没想到这会却如此轻敌。)

苻坚得到消息以后,就把大军留在项城,自己引八千轻骑,从小路赶往寿阳。同时,还派了尚书朱序去劝说谢石等人投降。

朱序原是东晋的将领,在之前镇守襄阳时,被苻坚擒获,拜为度支尚书。没想到,朱序到了谢石那儿,私下对谢石他们说,如果秦兵百万大军到来,真是很难打胜这场仗,趁着大军还没汇聚,赶紧速战,如果能打败他们的先头部队,那么必定能挫败他们的士气,便可大破秦兵。(苻坚若是知道这样的结果,大概会很后悔派一名降将去劝降。)

原本来说,谢石听说苻坚在寿阳,心中惧怕,便不想出战,要拖垮秦兵。这样一来,谢琰等人都劝谢石听从朱序的建议。

于是,谢玄派了广陵相刘牢之率精兵五千直抵洛口,只走了十里路,就被梁成阻挡,刘牢之直面梁成,大破秦兵,斩杀梁成和戈阳太守王詠,又分兵断了秦兵的归路,秦兵崩溃,争着往淮水里奔,死掉的士兵有一万五千人。前秦的扬州刺史王显也被擒获,缴获了武器和物资。

谢石等部趁机水陆并进,苻坚和苻融在寿阳城头观望,见晋兵部队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还以为是晋兵,心中大惊,怅然失意,他转头对苻融说,这明明是强敌啊,怎么会是弱兵呢。(这就是草木皆兵的出处。)

为了阻挡晋兵,秦兵在淝水边上布阵,晋兵不能渡水。谢玄派使者对苻融说,你们这样做是想要打持久战啊,哪是要速战,不如退后数里,让晋兵渡水,一决胜负。

前秦将领都说,晋兵人少,就挡住他们不让渡水,这才是万全之策。苻坚最后决定,部队稍稍后退,放晋兵渡水,等渡到一半,再纵兵出击,必定能全胜。苻融也很赞同这个做法。

没想到,秦兵的这一退,根本无法遏制晋兵了,谢玄、谢琰、桓伊引兵渡水,攻击秦兵。苻融一见大事不好,立即奔来阵前,没想到战马摔倒,苻融被晋兵斩杀,秦兵大乱。

谢玄趁胜追击,一直到青岗,秦兵互相踩踏而死的士兵多不胜数。逃跑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的叫声,都以为是晋兵的追兵,秦兵日夜不停的赶路,只敢走小路,夜里也只敢睡在野外,又有一大半秦兵因为寒冷和饥饿而死掉。(风声鹤唳的出处。)

当初秦兵稍稍后退时,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兵已败”,导致秦兵阵脚大乱,士兵四处逃奔。这样看来,在这场交战中,对于晋兵来说,朱序功不可没,那么这些年他在前秦,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

接着,晋兵又攻占了寿阳,淮南太守郭褒被擒,秦王苻坚所乘的云母车也被晋兵缴获。苻坚也受了箭伤,单骑逃到淮北,事已至此,苻坚后悔莫及,他潸然泪下,对张夫人说,自己再也没面目治理天下了。

谢安得到了前线传回来的捷报,那会他正在和客人下棋,看了书信以后直接放在边上,毫无开心的样子,依旧正常下棋。客人问他是什么消息,他慢慢的回答说“小儿辈已经破贼了”。

棋局结束后,谢安回到房间,经过门槛时,把鞋子的屐齿都弄断了。这说明谢安这会儿的心情是极度的开心啊,简直是飞奔到房间的。作为人臣,安定社稷当然开心,敌人大军压境,一战而胜,怎么能不喜悦呢。这次的战役,是由谢安统筹,分派将领的任务,大捷以后,谢安的声望也达到了极点。

谢石等人回到建康以后,朝廷以张天锡为散骑常侍,以朱序为琅琊内史。

淝水之战的失败,给前秦带来的损失远远不止这些。下篇解说,苻坚战败之后,原本统一的北方又四分五裂,可以说,这场战役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