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 233 期 教学设计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2-29 发布于甘肃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图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毛泽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2.分析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3.鉴赏文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
4.学习运用事理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的论证方法。
重难点
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学习文章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新中国建成之后,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摸索前行。有时,还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引。那么,正确的思想,正确的理论,从哪儿来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环节一:知人论世
1.写作背景
1963年5月2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上制定的一个党内文件。这个文件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要求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打退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猖狂进攻。《前十条》下达后,各地根据这个文件精神,重新训练干部,进行试点,为即将开展的农村“四清”和城市“五反”运动作了准备。
2.解题
①“人的正确思想”指的是正确的,符合现实的科学认知;
②“从哪里来的”,是探究认识的来源,探究的是科学依据;
③通过设问来引起思考,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3.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具体内容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环节二:初读感悟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飞跃(yuè)    剥削(bō xuē
2.解释词语。
滔滔不绝: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
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行文思路。
明确 先提出论点,人的争取思想来源于实践;然后分析问题,人的思想形成的过程;最后,联系实际,指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意义。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内涵,把握主题
思考1:试概括认识过程的阶段。
明确 第一个阶段,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个阶段,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即把第一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
思考2:“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明确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还独立存在着所谓“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产物。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
思考3:从文中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  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它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
思考4: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明确 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外界客观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达到预想的目的,于是就产生了第二次飞跃。
思考5:如何理解“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含意?
明确  “代表先进阶级”说明“思想”的阶级性,“正确”说明“思想”的真理性。“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说明这种物质力量的作用,“改造世界”则是“改造社会”意义的更进一层。
思考6:为什么要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标题?
明确  (1)文章标题既反映文章内容,又反映写作对象、目的、时间、要求等因素的制约。(2)这个标题包含两层意思:①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②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与课文的两次飞跃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标题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内容。(3)这个标题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许多人还不懂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提出的。本文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所以语言上通俗易懂。(4)用疑问句,有引起读者注意和引起深思的作用。
总结
本文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论述了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任务活动二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
思考1:鉴赏“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明确 在用了“只是”一词加以强调后,再补说一句以排除其他目的,突出了这一目的是“唯一”的。
思考2:文中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者是怎样强调“只能”的?
明确 作者用设问句的形式,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提问之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反面一连两次自问自答,否定了关于认识来源的种种唯心主义观点,既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又强调了回答的内容,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义。
思考3:“一般地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怎样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明确  前一个附加语,指明了后一判断的前提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主句后的补充,则特别强调了这一判断所适用的范围,表现了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思考1:本文在引论部分有何特点?试分析其效果。
明确 特点:连用三个设问。
效果:①从观点表达上说,本文以设问句开头,在自问自答中提出自己的正面主张,就使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使论点极为鲜明。②从阅读效果上说,以设问句开头,很自然会引起读者的“疑”,文章开门见疑,读者急于了解问题的答案,说理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论辩气势。③从与论点的关系上说,本文是一篇立论,不是驳论,不能具体详细地对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进行揭露和批驳,作者便巧妙地运用设问的方法在立论中渗入了驳论的成分,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思考2: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第一个问题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题的内容。
思考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明确 本文主要是通过事理论证的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思考4: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 ①语言通俗生动,准确严谨。
②事理论证,层层深入。
③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