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3章 卫宣公 二子乘舟

 秋夜白露 2023-12-30
话说急子母子被公子朔陷害,夷姜投缳自尽,急子也将被父亲派去齐国援助战场。
公子朔觉得虽然战场九死一生,急子毕竟是世子之尊,生还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如此夜长梦多,长时间不能得手,着实气恼。便又向父亲建议,就让急子先出使齐国,与齐君约定出师的日期,卫公同意了。
于是,公子朔驯养多年的死士现在便可以派上用场了。公子朔查看地图,发现莘野这个地方是卫国到齐国的必经之地,而且这个位置是水路和陆路的交汇地,急子必然先走水路,到了莘野则必须登岸。只要在这个位置设下埋伏,急子不可能有防备,就让死士们扮作强盗,到时候只推说是强盗杀人越货,便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
公子朔计划妥当,便将这个计划告诉了母亲宣姜,宣姜非常满意。
然而,好巧不巧,这一天朔的哥哥公子寿来向母亲请安,正好看到母亲和朔私下密谈,公子寿觉得诧异,便先躲开了。等朔离开以后,寿去见母亲,向母亲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宣姜见是自己的儿子,当然就是自己人,于是将朔的整个计划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寿,又嘱咐寿,这件事情是卫公同意的,事成之后,寿便能顺利成为世子,自家母子三人也将永无后患,可千万不能泄露给别人知道。
公子寿听得心惊胆战,然而整个计划已经开始布置实施,又是父亲首肯,自己根本无法阻止。无奈之下,公子寿只好偷偷找了个机会,易容改扮,私下来见急子,将整个计划和盘托出。
公子寿道:“莘野这个地方是必经之路,根本不可能避开,兄长出使齐国实在是凶多吉少,不如就趁这次机会离开卫国,到别的国家去吧。只要留得性命,总能有转机的。”
急子此时却是心灰意冷,母亲已经自尽,父亲也巴不得自己早点死,弟弟如此狠毒,竟然已经设下毒计,想来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又何必去寻求什么转机?就算等到了转机,也不过是另一个骨肉相残的故事。
急子长叹一声,凄然道:“我既然身为人子,自然孝道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听从父亲的命令,那便是不孝,我不就成了逆子?天下之大,又有哪里肯收留我这个逆子呢?”
公子寿再三相劝,急子只想赴死,并不改变心意。
到了出发的这天,急子整顿行装,举着象征使者的白旄,与寿对饮,洒泪诀别。
公子寿看着急子从容赴死,心中实在难受。忽然,寿想到:兄长如此赴死,我却将受封世子,我又怎么能心安呢?如兄长这样的慷慨之士,怎么能让他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于强盗之手!我母子已经夺去了兄长的父爱,又逼死了兄长的母亲。如果现在再害了兄长的性命,将来我做世子,如何面对满朝文武的诽谤?也罢,兄长既然不肯违背父亲,我便为兄长牺牲一次吧。倘若父母能因为我的死而悔悟,从此善待兄长,我又何必舍不得这条命!
想到这里,公子寿匆匆就近买了酒,又急忙雇了一艘快船,飞快地赶上了急子。
急子见寿赶来,不知何事,却见寿捧着一大坛酒来到了急子的船上。公子寿道:“兄长少停,如今一诀,便成永别。弟略备薄酒,希望兄长不要推辞!”说罢,寿满斟一爵。
只是酒尚未递出,公子寿的眼泪已止不住的滚落,滴入酒中。公子寿哽咽道:“酒已不净,我再斟一爵吧。”
急子亦泪流满面,伸手接过酒爵,道:“何必再换,为兄正要饮下弟弟你的深情厚意!”急子将酒一饮而尽。
寿再斟一爵:“兄长既念着小弟的情谊,今日便多饮几杯吧。”
急子的内心又如何不伤痛,赴死的路上还能有一个真心送别的人,这样的人生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急子心中百感交集,只要爵中有酒,便一饮而尽。
人在伤心时,只会醉得更快。不多时,急子便醉倒在船上,沉沉睡去。
公子寿对随从们道:“公父的命令不能延误,我兄既然醉了,你们留下在此照料他,我这就拿着使者公事,替我兄往齐国去了。”
然后,公子寿于行囊中取出文房四宝,写了一封短信,嘱咐随从们等急子醒来以后再将信交给他。
于是公子寿举着使者的信物白旄,带着自己的随从,回到那艘快船上,一路往莘野而去。
公子寿一行人刚刚在莘野登岸,路边埋伏的死士们一见白旄,只当是急子到了,一拥而上,刀枪并举。
公子寿毫不畏惧,大声喝道:“我乃是卫公长子,奉命出使齐国,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打劫我?小心死无葬身之地!”
听公子寿这样说,这帮死士更认定了这就是急子,更不答话,举刀便砍。
公子寿的随从们只是普通人,并不是护卫,一见这群人凶神恶煞,明显是冲着命来的,不敢留恋,纷纷逃窜。有那一两个忠心的,想拉着公子寿一起跑,无奈公子寿扯过衣袖,绝不肯逃。于是随从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顷刻之间,就只剩下了公子寿一人。
死士们本来也只要急子的性命,并不管那些逃跑的随从。公子寿昂然而立,慷慨就死。死士们割下公子寿的头颅,装入木匣,又将白旄收起,以为任务完成,直接便上了公子寿的船,往卫国都城的方向而去。
却说急子这边,急子其实并没有喝多少酒,只是心情激动,醉得很快。时间不长,急子悠悠醒来,见公子寿已经不见了,随从们却递过来一封书信,信中只有8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
急子心下大急,前面的莘野就是个修罗地狱,有死无生,怎么能让寿无端惨死在那里!急子连忙命随从们赶紧开船,一路之上急子不断催促,小船飞速地往莘野方向而去。
一路之上,急子不敢稍停,一直睁着双眼盯着水面,心中暗暗祈祷,自己能赶上公子寿。
到了晚间,月光皎洁,急子内心焦急,毫无睡意,更加紧张地盯着水面,深怕错过了寿的船。
终于,急子看到前面的水面上正有一艘船不紧不慢地走着,急子仔细观看,正是公子寿的船,急子心中大喜,此时还没有到达莘野,急子以为公子寿还没有登岸,心下稍稍安定。
然而,身边的随从却说:“世子,这船是往我们这边来的,不是往莘野那边去的。”
急子仔细观看,确实如随从所说。急子心下生疑,便让随从将船靠得近些,只见那艘船上只有一群大吃大喝、大呼大叫的匪人,哪里有寿的身影!
急子的一颗心又揪了起来,于是假意向那船上高声喊话:“主公吩咐你们的事情都办好了吗?”
黑夜里看得并不分明,这一群死士见来的这个人气度不凡,而且开口就说出了自己一群人这次行动的目的,只认为来人是公子朔的心腹,便回答道:“事情已经办好了,干净利落,请主公放心!”还将那装着公子寿头颅的木匣拿了出来。
两船并到一起,急子取过木匣,颤抖着打开,果然看到是公子寿的头颅,急子大哭:“天哪!真是天大的冤枉!”
这一群死士全都愣住了,一时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死士头目道:“父亲要杀儿子,有什么好冤的。”
急子见公子寿已死,这世上唯一一个至亲至友竟然也死了,对生命再也没有了留恋。急子道:“我才是急子。我得罪了父亲,父亲要杀的是我。这是我的弟弟公子寿,你们为什么要杀死他!你们这就把我杀了吧。”
死士们大惊失色,死士头目曾经远远地见过这几位公子,此时在月光下仔细地辨认,这才发现,原来真的杀错人了。死士们既惊且惧,又喜这位正主竟然自己找上门来,竟然还主动承认了。
这些粗人并不客气,将急子一刀枭首,首级也放入木匣中。急子的从人见主人突然被人斩首,一时纷纷跳入水中,各自逃命,死士们也并不在乎。
急子和公子寿就这样双双死在了朔的毒计之下。
后来人们写了一首歌来纪念这件事,这首歌便收录在《诗经·邶风》中,名为《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翻译过来便是:

两人乘一叶孤舟,渐渐向远处漂流。

深深思念你们俩,我心中充满忧愁。

两人乘一叶小船,渐渐地越行越远。

深深思念你们俩,愿你们顺利平安。

诗人不敢写出这两位公子姓名,只好说,二子乘舟。

这两个傻孩子,天下之大,生命中除了家国,还有很多值得体验,人身可贵,怎么能抛弃得毫无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