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但治疗率、控制率不理想

 中医孟庆华 2023-12-30 发布于北京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日益年轻化。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45亿,医学专家特别提到: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但控制率低。面对庞大的高血压患者和潜在患者,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和长期有效的血压管理意识非常重要。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但治疗率、控制率不理想。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血压≥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作为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肾衰竭等疾病。
根据中国对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的监测调查(CCDRFS),2018年,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1.0%、34.9%和11.0%。尤其是对于许多中青年人来说,由于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他们不仅从未监测过血压,甚至不知道高血压引起的相关心脑肾并发症,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高血压是许多疾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糖尿病、血脂异常、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性疾病或临床问题。如果这些疾病并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将成倍增加。因此,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高血压一旦确诊,应及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高血压管理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减药或停药。如果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并发,需要共同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三高”。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率增快,2017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地图显示,我国大部分省市心率超过80次/分的高血压患者比例高于30%。目前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心率增快与心血管事件相关。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损害心脏功能,严重增加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需积极进行心率管理,实现血压心率双达标,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和猝死风险。
近年,多部指南和共识也不断强调血压心率双重管理的重要性。国际高血压学会2020版高血压实践指南、2023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管理指南》等均指出,心率增快(>80次/分)是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40/90 mmHg,心率长期稳定在60-80次/分。
高血压患者在定期测量血压的同时,还可以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了解到心率的情况。对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而言,静息心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心率较快,则应选择兼具降压和控制心率双重作用的药物,以有效控制血压,同时还可以有效减慢增快的心率,降低猝死、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的发生风险。”
 孟庆华 中医博士 主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京城名医刘明士先生,经方家张磊先生,善于运用传统中医思维,将“天人合一”理念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擅于中医针法、灸法、罐法、植物精油(芳香)疗法、儿推、挑羊毛疔、埋线、耳穴、刺血、刮痧等方法,内服并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