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所985高校迎来大动作,宣布退出“世界排名”,网友:早该如此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12-31 发布于北京

众所周知,高考志愿的填报和选择,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高考本身,直接决定了广大高考学子今后发展的方向,必须慎重对待。为了找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考生们可谓绞尽脑汁多方探听,仔细斟酌,其中就包括参考各类大学院校排行榜。

不少国内外机构和网站,如CNUR、QS、CSAIC等,会根据学校历年的情况,综合考虑专业建设、科研实力、就业情况等多种因素,制定一个高校排行榜。为了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考生填报,大部门院校也乐于和机构分享排名所需的数据。因此,这些机构制定的排行榜虽然可能不全面,但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所985高校迎来大动作,宣布退出“世界排名”,网友:早该如此!

不过,就在前不久,国内三所知名高校却突然宣布,将不再参与国际排名,今后主要专注于国内的教育。这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放弃了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机会呢?

这三所高校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关于退出世界排名这个问题,其意见和表态高度一致,都认为目前的国际排名无法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情况和综合实力,虽多次提出异议,但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最终选择了退出。这难免会让人觉得他们有些“玩不起”,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情况类似,下面就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谈谈其中的问题。

这所大学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第一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一直都处于全国所有高校中的第一梯队,在国内具有很高的人气和知名度。

然而,这所让国内学子无限向往的名校,参与世界排名却是屡屡碰壁,名次非常靠后,常年保持在数百名开外,这与它一流大学的定位显然是有很大偏差的。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国际排行名单中,不少整体实力明明远弱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内院校却能“鸠占鹊巢”,排名都要高于这所大学。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因为这些高校的自身定位不符合国际机构关于大学的考核标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国际机构对大学进行排名时,重点考察的是这所大学的理工科实力,因此理工科院校更受青睐。前面提到的三所知名高校虽说是综合性大学,但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都是文科强于理工科的。如果都按照国际排名的标准,很明显是拿自己的弱项去挑战别人的强项了,难免会一败涂地。

2.除了理工科实力外,是否“国际范”也是这些机构评判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国外教师人数和留学生数量这两项上。不巧的是,这三所大学都不够“洋气”,因此在排名上再次吃亏。

3.最重要的是,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定位和教学理念,这是原则问题,不可能为了一个面子上的排名就改弦易辙,去适应所谓的排名规则。

这样看来,这三所大学退出国际排名不但不是“玩不起”和“输不起”,而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做法。因为与其去争不重要的排名,不如把精力用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上,不然很容易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由此可知,各类高校排行有不同的评选标准和偏重方向,难以面面俱到,所以不能作为考生选择大学时的唯一标准,而应更全面地进行分析和筛选。

1.名次高低只能说明部分问题,过于纠结排名往往无法得出正确选项,考生应该实事求是,研究清楚各类榜单制定的规则,并结合想要报考的专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学。比如,报考理工科专业时,将理工科院校排名作为参考,就要比所有大学排名要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2.除了排名外,专业/学科实力、学校区位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与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如果入读的是所选学校的非重点学科、非重点专业,即使学校排名再高,可能也无法培养出较强的专业能力及核心竞争力,那选择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另一方面,学校区位优势明显,附近用人单位扎堆,学生可选择的机会也多,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结语:从多所知名高校退出国际排名可以窥视出,机构制定的大学排名有其局限性,无法全面真实地体现各学校的整体水平。因此,考生在选择大学时,不可过于迷信这些排名,而要结合准备学习的专业,实事求是地分析各个学校的主流学科、区位优势等,审慎考虑后再作出合理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