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聰哥的寶藏 2024-01-02 发布于中国台湾

温馨提示 请在吃饱喝足的时候阅读此文 

别怪小编不提醒你~

号外号外~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系列,

又更新啦!!!

咳咳咳,新来的朋友们不必慌张,


本期就让我们来聊聊生活的最基础——长安饮食。

图片

图片 长安十二时辰 剧照

 《长安十二时辰》浓墨重彩的记录了长安人民的日常生活。除了衣香鬓影,雕梁画栋,长安这座国际大都市还有数不清的美食…

   准备好,一大波美食正在靠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盆友们哈喇子先收一收哈,

下面请把小板凳搬好,

小笔记拿好,

来听小编跟你聊聊长安的饮食~

图片

壁画 野宴图 韦氏家族墓出土

图片
主食

唐朝的主食以稻米,麦面两种为主,相信大家也发现了,在以上图片里,无论水盆羊肉,还是胡饼,主食还是以面食为主。一般来说,面食流行于北方;米则盛行于南方。

唐代,麦子的种植相当普遍,“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对北方小麦的描写,“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则是对南方小麦的描写。当时面食种类很多,命名跟今天可是大不相同,如果你在长安,告诉店家你要一份面条,估计店家会跟你大眼瞪小眼,不停挠头都觉得对方可能是葡萄酒喝多了在讲醉话,最终也很难吃到一碗面条。

那当时到底是怎么命名的呢?事实上,“饼”是当时对面食的总称。大多以制作方式命名,如汤饼,蒸饼等等。

01
汤饼,汤饼是一种水煮食物,类似今天的水煮面食。《新唐书》记载王皇后在玄宗生日之时,做“生日汤饼”进献。可见最晚在玄宗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吃汤饼的习俗。与今天的长寿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图片

由于少有实物资料,放一张现代“汤饼”饱饱眼福~

02

蒸饼,蒸制而成。汉代就已经出现的食物,唐代蒸制的食物统称蒸饼。今天的馒头,可能就是蒸饼的一种。唐代亦常在其中加入佐料调味,《清异录》就记载了唐德宗喜爱吃“用消熊,栈鹿为内陷”的“出尖馒头”。

图片

壁画 男侍图 万泉县主薛氏墓出土(猜猜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图片
小食及水果

七八月正是西安最热的天气,在这种天气里,来一些甜丝丝的水果可以说是又解渴又解困,那唐朝都有哪些水果呢?

事实上,唐代的果品很多,仅唐诗中出现的果品就有30多种,如梅、杨梅、梨、柿、枣、橙、枇杷、甜瓜、荔枝、樱桃、杨桃、葡萄、扁桃、西瓜、番石榴等,可以说,现在人所食用的大部分水果,唐人均已享用过了~

图片

壁画 托果盘侍女图 房陵大长公主墓出土 大家能猜出来果盘里是什么吗?

详情戳↓↓↓

托果盘侍女图



图片

除了水果之外,长安还有美味甜品——酥山,什么是酥山呢?小课堂:“酥”与“酥山”

  小课堂:“酥”与“酥山”

       “酥”,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带人中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酥”的益处及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此可知“酥”与我们今日所吃的奶油、黄油大致相近,可视为同一类奶制品。至唐时,“酥”的吃法就已多种多样,除从西北少数民族那里流传拿酥来直接吃以外,还有以酥、椒添入茶中食用,如唐德宗就好此,李泌曾戏云:“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酥还可以加入糕饼中,做成可口的点心。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疗》中云:“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

     “酥山”,其实就是“酥”的变种,是用酥油类奶制品制作的带有欣赏、装饰性的降温食品,可视为现代冰激凌的原始形态,不同的是,其上还装饰时花。关于“酥山”唐诗中仅有和凝的:“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天仔细看”和“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闲。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图片

壁画 捧物侍女图 章怀太子墓出土

(很多学者认为,上图中间侍女所捧之物便是酥山)

了解酥山,详情戳↓↓↓

来份酥山降降暑

图片
美酒

图片

长安十二时辰 剧照

酒,可以说是唐人必不可少的“肥宅快乐水”了,在酒的陪伴下,诗仙李白留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千古名篇。唐代之时,随丝绸之路来到中原的胡酒一度风靡长安大街小巷。比如:波斯的三勒浆,高昌的葡萄酒,龙膏酒等等…

01


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西域自古盛产葡萄,因此葡萄酒亦具盛名。《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宗“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由此可知,高昌葡萄酒是唐太宗平定高昌之后始入中原,其实,葡萄酒不独高昌有,可以说西域均是葡萄酒的故乡。《北史·西域传》记载:“康国者……多蒲桃酒,富家或致千石,连年不败。”《晋书·吕光传》记载:“龟兹城……胡人奢侈,厚于养生,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

图片

长安十二时辰 剧照

02

三勒浆

 三勒浆系唐朝从波斯传入的美酒。唐李肇《国史补》云:“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黄庭坚在《更漏子(余甘汤)》词中云: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号余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毗梨勒,又叫三果,树像胡桃,果子形状也像胡桃,核圆短没有棱。诃梨勒植物名,常绿乔木,果实可入药。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载:“诃梨勒,树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橄欖,六路,皮肉相着,可作饮。由上可知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均为产自波斯的果品。三勒浆如何制作,史料没有记载,但肯定的是三者合一可以制成一种独特的果酒。

图片

图片

长安十二时辰 剧照

03

龙膏酒

龙膏酒,是一种以鳄鱼为原料酿制的养生酒。唐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宪宗曾召处士伊祈玄解入宫,饮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此本乌弋山离国所献乌弋山离国,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自皮山西南经乌秅,涉悬度,历罽宾,六十余日行至乌弋山离国,地方数千里,时改名排持。

美酒虽好 可不要贪杯哦

小编在此真诚提醒

图片

一千多年前的酒留下来的太少太少,小编实在尽力了,不如给你们看看好看的酒杯吧~

图片

狩猎纹高足银杯

图片

壁画 提壶持杯侍女图 房陵大长公主墓出土

图片

圣人手里的这个酒杯大家眼熟吗?

真身在此~

图片

伎乐纹八棱金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