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为你解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将听到三部分内容,每部分都有4个知识点,也就是一共12条智慧。 第一部分,我们说一说,纠结是一种什么状态。你将了解到,导致纠结的4种负面能量:内疚、遗憾、恐惧和指责。 第二部分,我们一起向不纠结的人学习。你将了解到不纠结的人有4大特点,分别是宽容、懂得爱、直面障碍和积极行动。 第三部分,我们再来聊聊,如何让自己过上不纠结的生活。 这部分是重点,你将学会告别纠结、拥抱幸福的4步法,分别是活在当下、黄金法则、看清自己和积极行动。 现在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01 首先,我们说一说,导致纠结的4种负面能量。 通常,我们更愿意把“正能量”挂在嘴边,对负能量避而不谈。好像每天装着满满的正能量,就所向披靡了。 然而负能量导致的纠结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就比如,本书提到的4种负能量:内疚、遗憾、恐惧和指责。 我们一一来认识。 首先,第一种负面能量——内疚。 内疚与自己的过错相关,通常会放大自己的过错。当你深深地怪罪自己,无法自拔的时候,甚至还会衍生出伤心、委屈、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 内疚是导致纠结的一种负能量,它会让你将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悔恨过去,而没有精力去应付眼前的问题。 我们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来看一看内疚如何产生并扩大。 周末,你临时接到工作任务,原计划是陪陪孩子,但现在你只能让他自己玩手机。你感到不爽,自己休息不了也就算了,孩子也只能放一边不管。 接下来情绪开始扩大。因为当你刚完成了工作,孩子又喊着饿了。于是,你只能一秒不停歇地把饭做好了。 可是孩子却埋怨你做饭不好吃。你积压了一天的坏情绪,终于爆发出来,说:“有你吃的就知足吧,一天都在伺候你,累死了!” 可孩子委屈了,说:“你哪里一天都在伺候我?你白天不在工作吗?” 听到这话,你不知所措。你既因为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内疚,也因为做饭孩子却不爱吃而自责。总之,你这一整天都处于纠结之中。 你看,这就是内疚。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都能引起你的内疚。 工作时间太长,陪孩子时间少,会内疚;有了二宝,陪大宝时间少,也会内疚;而且,除了跟孩子相处,和其他家人,包括职场中,内疚依然无处不在。 父母养育你大半辈子,你无法回报;你在工作中粗心犯了错,影响了整个部门的业绩等等,都会让你内疚。 不过你要知道:内疚感似乎是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的情感之一,而且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如何来改变。通常,我们会抑制并学会接受它。 因此,虽然内疚会引起纠结,但往往是短暂的。人们原谅自己比原来别人要容易。 接下来,我们看看导致纠结的第二种负面能量:遗憾。 所谓遗憾,和内疚一样,也是一种指向过去的负面能量。遗憾的人很喜欢说这样的话:“如果我当时怎么样了,现在就怎么样了”, 比如: 如果我当时对那个男生勇敢表白了,我的人生会不一样。 如果我当年嫁给了另一个人,现在的生活可能更幸福。 如果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我现在就不用发愁北京户口了。 这话听起来挺气人的,开句玩笑讲:如果你长翅膀,你怎么飞不上天呢? 当我们一遍遍地在脑海里回想起过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我们错失了这,放弃了那。 头脑中一共存不下多少想法,现在几乎全部想法都停留在过去。这就会导致你会对现在感到不满。 你会把过去遗留的问题,带到现在,一边感到缺失,一边想去弥补。这会让你和现在的爱人产生误解,甚至争吵,也会让你对当下的工作失去激情。 遗憾更可怕的地方还在于,它让我们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自我哀怜,对外界充满怨恨和愤怒。 对于遗憾这种负面能量,我们必须意识到:过去的事,其实我们已无能为力。俗话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你正在做的事,比如:你现在心怀遗憾,很消极,但如果从下一秒你强迫自己不要受遗憾的影响,变得积极。 你会发现,这也没什么难的。下面再谈谈第三种负面能量:恐惧。 恐惧会用不同的方式打击你;让你陷入困境,还会拖你的后腿,让你放慢前行速度裹足不前;恐惧的力量会拖住我们的后退,将我们置身于困境中。 恐惧不光是来自于当下的遭遇,还与过去和未来有关。 我们分享一个书中的例子。有一个小男孩叫马丁,他从1岁多会走路那刻起,就处于恐惧中。这跟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有关。 当他撞到了桌子,爸妈就就会极其恐慌地把他抱起来;下雪的时候,父母让他待在屋里,吓唬他外面不安全,唯恐他会弄湿、着凉。 这种不正常的担忧,让马丁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了潜在的不信任感。 长大后,不管是上学、结婚、工作各种各样的人生选择,马丁都是畏畏缩缩的,既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内心被这种恐惧萦绕着,极为纠结。 现在,我想问问你。你有没有这种内在的恐惧呢? 比如:担心自己身体有潜在健康问题,而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孩子早恋,而疑神疑鬼?害怕生活没有保障,拼命攒钱,遇到喜欢的衣服也不敢买? 又或者,你认为别人都是不可信任的,你很难与其他人顺利合作。这些都是恐惧惹的祸。你在做事的时候,会瞻前顾后,非常纠结。 希望读完这本书,你能放下恐惧感,勇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找寻到更多的爱和快乐。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第四种负能量——指责。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指责。长大后走向社会,虽然学会了伪装,但心里还是会把很多问题归咎于他人。 比如,我给你读几句话,这是一位妈妈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你感受一下。 她经常这样嘀咕老公:嫁了他这样的男人,不知道体贴关心人,也不会挣钱,嫁给他之后,就没享过福; 她也会这样评价孩子:这倒霉孩子,和他爸一样,都只知道自己享福,没人关心我,我好命苦; 关于家庭,她还会嘀咕:为了一家人吃得好,住得好,我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做饭、家务、接孩子上学放学,家里的水果都不舍得吃,钱也没给自己花,都是因为你们,哎,心酸。 请问,你听出其中满满的抱怨和指责了吗?如果不拦着,她还会指责同事是猪队友,指责老板不懂业务瞎指挥。 这位妈妈是一种典型的受害者的思维方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她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受害者。 因为不想担负做错的责任,不想接受不好的后果,不想顶着巨大的压力。 本质上是一种懒惰和脆弱。因为,把自己的遭遇归咎到别人身上比自我反思容易多了。 但是,总是指责他人,并把自己当做受害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人。如果你不从自身出发,纠结的问题就永远不会解决。 到这里,这第一个部分的内容就说完了。 我们来小结一下,导致我们纠结的是我们的4种负面能量,分别是内疚、遗憾、恐惧、和指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