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的自我分析=深度内耗

 熙桓心理 2024-01-03 发布于北京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心理学家,总是在不停地分析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感受和行为。试图找出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潜意识,想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那样想。

在生活中,你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辗转反侧吗?

或是在工作中一个项目出了差错,你总是在内心把所有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感到愧疚不安?

或者,你会因为伴侣的忽视、态度冷淡的话语,而不断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这种过度的自我分析会让你陷入一个无尽的循环,不断地思考和质疑自己。

比如你会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件,反复琢磨自己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到一些被忽略的线索。你会思考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质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你不仅分析自己的过去,还会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假设。你会想象各种可能的场景和结果,试图预测自己的反应和行为。这种对未来的过度思考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因为你害怕自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者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

然而,事情过后一段时间,你也意识到这种过度的自我分析并没有让你变得更加了解自己,反而使你感到疲惫和困惑。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的陷阱,无法自拔。

现在,你需要努力学习如何放下这种过度的自我分析,学会接受自己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要开始关注当下,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对自己的完全理解。

要相信,只有通过接受自己的不确定性,你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走向更加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生活中你会不会经常过度分析一些事情呀?我们举一个例子。

假设你是一位篮球爱好者,今天你参加了一场篮球比赛。比赛中,你出现了一次失误,导致球队失去了得分的机会。比赛结束后,你开始自我分析这次失误。

你反复回忆那个失误的瞬间,分析自己当时的动作和决策,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你开始质疑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打篮球。

接下来的几天,你一直沉浸在对那个失误的分析中,无法自拔。你不断地在脑海中回放那个场景,试图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你开始对自己的每个动作都进行过度的分析和评价,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每一个选择。

由于过度自我分析,你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对篮球的热情也逐渐消退。你不再享受打篮球的过程,而是把它当成了一种负担。

同事小李,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内省的人。他习惯于对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行为进行过度的分析和思考。

有一次,小李和他的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社交活动。活动中,他注意到自己在与他人交流时,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在。活动结束后,小李开始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过度的自我分析。

他反复回忆自己在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是否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还会想象别人对他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批评和自责。

这种过度的自我分析,让小李感到非常疲惫和沮丧。他开始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并担心自己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小李意识到他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停止过度的自我分析。他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也尝试放松自己,不再对自己的表现过于苛刻。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同身受?

对一个小失误的过度分析,让自己陷入了负面情绪的循环,影响了自己的信心和热情。

适当的分析,为下次进步提供经验,而过度的分析就会造成一种困扰。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运动、阅读或与朋友交流。要学会正面思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那么要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度分析?

1、练习正念。

你每天给自己留出十分钟的时间冥想,腾出大脑,你可以练习控制你的大脑,同时放掉一些负面的想法。

2、保持积极。

把你的时间与创造力别再思考过度地停留在某一件事上,用这个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让那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占据你的大脑。

3、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果你真的忍不住一遍遍回想那些细节,不如放掉你的负面情绪,理智地思考一下:你能做点什么来弥补?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与其不停地给自己传达“我是一个糟糕的人”,不如更专注于如何更正、解决这件事,鼓励自己,因为意识到了而变得更好。

过度自我分析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攻击。

很多时候,事实并不如此,而你总是将事实在脑中按照自己的想法曲解,误以为都是你的错。

在你又开始乱想的时候,停下来, 问问自己:

现在盘旋在你脑中的想法,是事实还是观点亦或是你的价值判断?

例如,当有人对你生气时,你不断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让他不满意。这个时候,一定要分清:他生气是事实,“他不该生气“是价值判断,“他不满意“是你的猜测,而“你不好“就是你的错误归因了。

因为,他生气也许只是因为他想发泄情绪,压根没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呢。

所以,别再过度自我分析和错误归因了,你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