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刺杀的道士不是好谋士

 风雨黄昏后 2024-01-04 发布于河南

师说

题目是我给出的,文章是一个七年级的少年写的。从内容来看,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去查阅资料,并将自己读过的书在这一篇文章里联结了起来,如李白的《侠客行》,如金庸武侠里描述张良的诗,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为难得的是这些诗文完全没有影响少年自己的表达,而是水乳交融一般,相得益彰。

文/李子宸(七年级)

张良者,汉初三杰之一也。刘邦评价他“运筹帷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后人更有诗云:“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子房志亡秦”便是张良的志向;“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则是他的作为了。
张良为什么想要亡秦?张良本是韩国人,其祖父开地与父平与韩国甚有交情:一位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另一位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在他的父亲平逝世20年后,秦破韩。张良是个极重信义之人:秦与己虽无家恨,但有国仇。然而,张良及其家人心系韩国,又世世代代受韩国恩宠,而自己亲眼见到韩被灭却无能为力,国仇也无异于家恨。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此等大仇怎能不报?
张良颇有家资,其弟虽死,却不厚葬,而是以全家之财寻觅刺秦勇士。张良自己那是面容姣好,弱柳扶风。但是妙计百出,配合上自己请来的大力士,定能将秦始皇斩于马下。张良打造出一把重达120斤的大铁椎,算是李元霸兵器的前身了。算好天时地利,与请来的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的这个秦始皇巡游必经之地设好了埋伏。博浪沙水草丰满,地势不平,很适合打伏击战,且无论如何都能全身而退,真是不得不佩服张良,果然人杰也。
终于,秦始皇的队伍来了。六匹马拉的天子专属辇车,在众多大臣的驷马车驾中很亮眼。但秦始皇异常狡猾且胆小,配备了多辆六匹马拉的副车,以防刺客。张良与大力士本来想以两人突袭全军,然后一锤于万军取敌方首脑之首级,最后全身而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奈何还是失败了,大铁椎砸中了天子辇车,但始皇帝并不在这一辆中。但已经没有第二次机会,张良虽然是成功地“事不了但也拂衣去”,但心愿未遂,实属遗憾。
不过这一个“小石块”确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秦始皇那是又怒又惧,失尽气度,“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于是大喜,不因失败而沮丧,更不因举国悬赏而恐惧。易名潜伏,准备趁虚而入,努力地向“子房扫秦王,挥剑决浮云”靠齐……
找到藏身之所后,张良也不急躁着继续刺秦,而是细心地总结经验:自己刺秦既草率又鲁莽,若要复仇,须借刀杀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今日刺秦王而不得,他日必将卷土重来。”而后张良不断成长,逐渐懂得静、忍、顺、虚,直到下邳拾履,张良经历了侮辱,也经受住了考验。论其收获,所得的兵书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境与城府“更上一层楼”,正是对应了孟子之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时子房羽翼丰满,“将穷千里目”。之后,张良辅佐刘邦(为了复仇而借刀杀人),但始终心系韩国,将每一步棋都与秦针锋相对,抽丝剥茧,庖丁解牛,虽不能立刻亡秦,但终究不急,尽显人杰本色。功成之后,则又急流勇退,潜心修道,终保天年。
张良真乃人杰也,养成道家心境,却不落伍于时代,也不迂腐于文章,乃是化动为静,静中有动,蓄势待发,步步为营,只待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