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明远:改革开放45年,中国做对了什么?#改革开放#大历史维度看

 若悟369 2024-01-05 发布于安徽
王明远:改革开放45年,中国做对了什么?

#改革开放#

大历史维度看中国改革45年的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崛起,无疑是二战以来最深度改变国际格局的事件,也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改革成就不足为奇,只不过是循着东亚现代化道路循规蹈矩罢了,似乎中国成功是历史定数。这句话在十年前听着有些道理,但是现在看也并非完全如此。

如果没有中国在国际战略和国内改革做出正确的选择,中国很可能会错失国际经济科技转移浪潮。

中国过去45年改革开放的成就,确实是非西方世界200年来现代化史上的一个例外和奇迹。这个例外和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值得我们仔细寻味,笔者且从改革方向、内容和策略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改革方向层面,即价值导向层面

1,看到本国的不足,长期坚持推进制度层面的改革。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根本上承认了自身的不足,文化上的落后,进行大量反思,从根本上肯定国门外的一些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的先进性,并且树立了一个新的是非观:谁学习先进制度积极,谁就是努力的、聪明的,谁固步自封就是愚昧的、保守的。这使得变革获取了从来没有的合法性,改革才能真正深入推行下去。

2,打破垄断,增加民众自由度。
—— 全世界落后国家的另一个特征即高度垄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知识分子,持续认真反思苏联失败的教训,新时代所进行的改革,实质就是逐渐解构苏联模式,打破垄断,把自由度还给人民、还给社会。

3,坚定地、深度地融入世界。
—— 改革开放打破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让社会普遍意识到参与全球化并不是一种认输;外部世界虽然有风险,但是不与外部打交道则让一个民族置于更风险的地方。
—— 改革开放45年的事实证明,融入世界让中国获得了最便捷的进技术的输入通道,最高效贸易金融体系的参与通道。中国人还是那些人,付出的还是那么多劳动,但是劳动成果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改革内容层面

4,发展民营经济和健全市场经济制度。
——今天世界上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健全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尊重人性,尊重平等规则,是最能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制度。而民营经济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基石,因为只有民企才能保障避免市场经济内部的不平等性和排他性。
—— 从区域来分,这四十多年经济进步快、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地方,无一不是民营企业成长充分的地方。因此,脱离发展民营经济谈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进步,是行不通的。

5,为激发科技创新力,不断制度松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决定国家竞争力的第一显性因素(隐性因素则为政治制度、文明等)。

6,健全法治,持续推进政治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如果没有法治建设,经济改革不可能持久走下去,经济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45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持久不间断地推进,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

(三)改革策略方面

7,增量改革路径。
—— 我国早期经济改革中,采用了增量改革的路径,即从农村和东南沿海等计划薄弱的“边缘地带”寻求突破,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来增加固有存量的改革压力。
—— 事实证明,这是中国这种国家现代化的最稳妥路径,以较小的代价和阻力完成了复杂经济体系的转轨。

8,重视专业人才,决策日趋科学化。
—— 经济改革和现代社会治理又是一个高度复杂和技术化的东西,因此需要尊重各方面的常识,需要重视专业人才不可替代的作用。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即提出要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方针。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改革中,放手让年轻的、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去做决策。

9,尊重地方和民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从改革初期开始,中央便不拘泥于教条,主动打破全党对某一种模式、某一条路径的迷信,坚持“实践第一”的标准,赋予地方和各部门先行先试的探索权,实践出来最有效的道路才是最正确的道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早期改革开放革,并非完全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一种上下联动的模式,地方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被充分尊重,这才是改革的活力所在。

10,一方面正确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坚定走自己的路,不盲目照抄别国经验。
—— 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层果断搁置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导向,与美西方关系全面正常化,为此后的经济发展的高潮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 既要坚定与西方友好的目标,认真学习西方,又要防止目盲照搬西方,这是一个复杂微妙的平衡。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链接)
王明远:改革开放45年,中国做对了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