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秦迹》:考古发掘50年,兵马俑还原了怎样的秦朝?

 茂林之家 2024-01-05 发布于湖南

2023年12月29日,赶在元旦假期的前一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对外开展,这也是该馆策划的第一个大型展览。

首次展出了720件组精美绝伦的文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出土文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自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以来,到今年2024年,已经整整半个世纪。层出不穷的文物不仅让2200年后的我们惊叹于秦人的技术和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关于秦朝、秦始皇的讨论愈发热烈:

兵马俑坑的八千陶俑在史书上只字未提,其位置只在陵区边缘,秦始皇的地下王国到底尘封了多少秘密?

秦始皇动用70万人修建陵墓,所谓的骊山徒,他们都是刑徒吗?陵墓修建完成后,他们被灭口了吗?

为什么出土的秦国远射程兵器如此繁多,远超其他六国?秦国的强弓劲弩在统一六国的征伐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为华夏文化种下了不可磨灭的基因符号,大一统传统的向心力和内驱力,自不待言。多元性与包容性,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所谓“百代皆行秦政法”,足以说明秦朝对中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影响。那么兵马俑到底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怎样的秦朝,一个怎样的秦始皇?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本前兵马俑坑考古领队许卫红的新书——《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

在书中,我们可以跟随考古人员深入考古现场,访古寻踪、推理探案,去还原秦朝的本相,打破对秦始皇的历史滤镜,读懂秦文化的本质。

说到许卫红,相信很多喜欢历史、文博、考古方面的朋友并不陌生,30年来,她乐此不疲地在“寻秦迹”,曾参加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掘20余年,担任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现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考古公开课》等节目分享考古故事。

就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许宏老师说的那样:

“探方里的资深美人”是作者许卫红的微博名,当仁不让地秀出了长年活跃在田野一线的女考古学家的倩影。冲着这个网名,她“寻秦迹”的权威性,自不待言。

她的这部新作可以说是她在兵马俑坑考古工作阶段个人的考古手记,不仅有一线的考古现场资料,并且结合近些年秦汉考古的新发现,试图为读者打造一种沉浸式破解被掩盖的秦朝历史真相的现场感。

著名作家马伯庸评价许老师的文字:

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将历史拂去积年尘土,绽放出熠熠光辉。

兵马俑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为大秦帝国作出的鲜活注解,我们不妨先和许老师一起,深入历史深处,探寻一二。

图片

一块铜诏版的背后

秦始皇到底有多复杂?

说到兵马俑,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下兵马俑的主人——秦嬴政。

有一条线索颇有意味,那就是秦都咸阳城遗址出土的秦“二十六年”铜诏版,其上刻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图片

 秦“二十六年”铜诏版

段文字相当于帝国“ 001 号公告”。

公告称自“廿六年”开始,国家进入天下统一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的帝国纪年“廿六年”,依旧序按顺排,并不是归零从元年开始。

进入帝国时代的另一件大事是新议称号。取“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的“皇”,取“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的功绩实属“五帝所不及”的“帝”,将政权塔尖上的人物职位改称为“皇帝”。

如果断章取义,也许真是在断章取义——毕竟有廷议会的一些文献记录为证——我们会认为秦王政自认神话时代的三皇五帝、商周时代的王、春秋战国时代的君,都不足以显示尊崇,才新议称号为“皇帝”。

但通观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君臣对话内容,与显示尊崇意图有关、敲明叫响、赤裸裸的言辞并没有出现。

  • 首先,嬴政发表了一通指责。韩、赵、魏、楚都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秦不得不反击灭之;燕王昏乱,这本来是他国之事,可以不予置喙,但是太子丹竟然“阴令荆轲”搞刺杀,秦不得不给点颜色;至于齐王,也是不义在先,绝秦使,欲为乱。

  • 其次,又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很自谦。

  • 接着说了改名号的原因是“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改名号只是取得成功、进入下一段的节点标识。

虽然这是主人公遮遮掩掩的托词,略显虚伪,但也正是这种托词、虚伪,让人咂摸出一丝卑微、低调的意味。

马上他又补充道:

“'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真没劲,废除了,不如'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方式简单,希望美好。这一席话透出低调甚至是怕遭受非议的忧虑。

如果连贯纪年仅仅视为一种计数方法,本身也许并无多少意义,倘若将它恢复到原有的历史位置上,纪年坚持保留与王国时代的连续性,问题就稍显复杂了。有意为之不是不可能。再与称号更改并列起来看,秦始皇的性格复杂得令人难以捉摸。

劝君少骂秦始皇,是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诗文。一个人性格好坏并不意味着人品好坏。

秦始皇的性格难以说是“好”还是“坏”,但从古到今把他的人品定为“坏”的居多,暴政、好大喜功、涂炭生灵、天下苦秦,可如果是这样的人,又如何能驾驭秦朝上下为之横扫六合?

《史记》引尉缭对秦始皇的评价是: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这句话前部分是说外貌,后部分是人品点评。从中倒是可以咂摸出和对议皇帝新称呼的记载同样的感触:低调且颇有城府。怯怯懦懦地待人接物,能屈能伸,蛮谦卑随和的样子;肚子里长牙,吞并八荒该出手就出手,更名号以称成功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从王到帝,嬴政的一生是努力工作、认真履职的一生,其敢为人先的特点也十分抢眼,比如以真人、真马大小制作陶俑陪葬骊山,不正是开先河之举吗?

陶俑制作

一定要就地取材、就近烧制?

石铠甲新加工地带来的新思路

庞大的俑群,制作空间包括三个方面:

取土场、窑场、彩绘刷涂场。

它们都在哪里?

这个问题困惑了考古学家们几十年,直至今日仍悬而未解。

2019年夏季,在距离秦都咸阳城宫殿遗址500多米处,在齐人高的荒草下,许卫红带领的考古团队发现了一处面积数千平方米的石铠甲制作遗存。

这是一次绝对堪称奇迹的、破天荒的大发现。这次发现和解决兵马俑制作场地没有直接关系,又有非常重要的间接关系。

石片的原料、规格、形状、制作工艺、编缀用途的铜条,和秦始皇陵石铠甲一模一样。

谨慎地说,秦都咸阳城遗址发现的石铠甲制作地的产品,目前唯一可能的流向只有秦始皇陵。

图片

▲ 石甲胄制作遗址发掘现场

发现磨制石片留下的石末、石渣、操作台以及串联石片的金属条,构成了甲胄制作的完整工序链。

1998年石铠甲陪葬坑被发现,2001年陵园北部约4.5千米处首次明确了石铠甲的生产地。20年之后,类似的遗存在距其40千米之外的地方再次被发现,而且距离秦代宫殿只有几百米。

消息一出立刻上了新闻热搜。

陶俑制作难道一定会

就地取材、就近烧制吗?

有了石铠甲新加工地的发现,惯性思维受到了冲击。秦始皇陵地区的垆土,属黑垆土亚型。这种土质在中国断续分布长约1500千米,在甘肃庆阳地区的董志塬、陕西延安市的洛川塬更有集中分布,面积很广泛。

图片

▲ 石片与秦始皇陵石铠甲对比

中为修复后的秦始皇陵陪葬坑石铠甲

兵马俑制作场地的第二个问题:

窑场。

窑场是一个大空间概念。烧制陶俑之前,燃料堆放、和泥、醒泥、塑胎以及阴干,每个环节都需要宽敞的空间,生产区之外,生活区得有,再简易的大通铺窝棚至少也得有几个。

秦咸阳城里制作兵马俑的

可能性有多大?

也许西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像一盏指示灯。

秦宫汉葺。通过对秦都咸阳城宫殿区的改建、扩建,西汉时期刘邦定都长安城。长安城的西北角有东市和西市,是手工作坊区和市场区。考古工作者在西市遗址先后发现过帝陵陪葬陶俑和烧制陶俑的陶窑。

西汉时代帝陵的随葬品由少府所辖的“东园匠”负责生产、提供。这一制度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代,秦始皇陵园出土的陶器上就刻有“东园”二字。

也许有人也会想,待成品成群结队流向陪葬坑,运输压力和路途中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似乎成问题吧?

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唱,万人讴,金陵余石大如塸(ōu)。(晋·张华《甘泉歌》)

为了修建秦始皇陵,大量北山石从百公里之外沿渭河而下,一时间堵住了川流的河水。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部署了一项重大工程——修筑包括驰道、驿道在内的全国交通干线,实现以咸阳为中心,通过一套巨大的扇形网络,向北、东、南三方辐射,将各地郡县坚实地套牢其中。

今天的我们,不用怀疑秦代的交通运输能力。

图片

▲秦直道遗址陕西黄陵至富县段

强弩中的绝绝子

到底有多强?

兵马俑坑埋藏的劲弩和箭镞很具杀伤力,但是网传其射程可达800米,比苏联第一代突击步枪AK47要猛2倍,这纯属大忽悠。

经过考古实验推测,其射程在150米~180米,和同时期各地出土的弓弩区别不大。

反倒是1993年一号坑发现的2件带铜廓弩机,堪称这个时代强弩中的“绝绝子”,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弩是弓的升级版,西方学者甚至将弩与近代的来福枪机相比,认为是古代冷兵器技术的最杰出成就之一。

图片

▲秦代弩机结构图

中国古代弓弩历史的功劳簿署名为“古人”,秦代的弓弩制作技术只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于“廓”。来源真实可靠、毫无疑问的带铜廓弩机是秦弩,出现于秦代而不是战国晚期。

首例实物发现于陕西汉中杨家山秦墓,有1件;其后又有秦始皇陵封土西侧陪葬坑和兵马俑一号坑先后出土了4件。5件弩机的时代一致,集中在秦代末期。在一号兵马俑坑带廓弩机旁伴出有长条形铜片,是箭槽,原嵌于木臂的箭槽内,它能增强箭槽滑润度,提高射程,这又是至今为止考古史上的首见。

一般人也许很少有渠道了解秦代弓弩这个小小的亮点,或许还对称它们为“绝绝子”不以为然。

让我们走起了解一番吧!

首先,

什么人可以使用这样的弩?

兵马俑一号坑原发掘者朱思红先生提到一件带廓弩机出土于一辆战车和一件高级军吏俑附近,他认为三者之间很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设有金属廓的弩在当时有一定的使用条件,

“比如在将军俑(高级军吏俑的俗称)的周围才有条件配备这种武器”。

带廓弩机与秦代高等级车辆有共存关系。秦始皇陵铜车马中,一号车有开道、警卫之责,配置有银弩辄、大型箭镞和有廓弩机的铜弩。其他木车亦不例外,配置有金当卢、金银络饰管、金银节约、错金银伞杠、错金银带廓弩机等2000余件,个顶个的豪华精美。

两次发掘,两组车马,均出现错金银带廓弩机,由此可见皇帝副车上配弩且弩机有廓当为秦代规制,是一号兵马俑坑带廓弩机的升级版。

图片
图片

错金带廓青铜弩机及弩托

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坑出土,木质副车配置之一。

上:弩机及托

下:弩机俯视,中部凹槽为箭道

其次,

这样的弩该怎么使用?

弩依张弓的方式可分为臂张、蹶张、腰引3种。臂张是靠双臂开弦;蹶张是手足并用张弦;腰引是坐在地上,双脚踏弓干,腰上挂钩,钩弦靠腰和手足之力。这3种姿势对一般步兵而言,操练起来易如反掌,对于车兵就有了难度。战车疾驰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双脚蹋拒。

办法总比困难多,车軨左侧装配一对弩辄就解决了问题。弩辄,模拟人的双足,辄通蹠,即跖,有“践”“踏”之意。弩辄钩住弓干,如人双足踏弓,双手拉弦,轻松自由地完成远射。弩辄以往曾被称为“承弓器”,从表面上看是固定弩于车上用以承弓,实际上更重要的作用是张弩。

图片

▲ 秦始皇陵铜车上配置的银弩辄

最后,

这些“绝绝子”为什么会出现在秦代?

弩适合用于防守和伏击。如果弩兵守城,合理的配比是九尺距离安排一名弩手。如遇复杂地形,打伏击战,弩手数量还得再增加。

进入战国时代,烽烟四起,各处擦枪走火,中原农耕民族尤其不得不迎接北方游牧铁骑的凶悍兵锋。步兵弩阵的密集连续射击,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与骑兵的冲突,如果再有城垒依凭,其威力就更大了。总体上农耕民族实施着防守、伏击两种战术,修墙(筑长城)、习练骑射两种战略。

“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魏源所倡导的三大主义。中原各国面对游牧铁骑“以夷攻夷”,骑射水平实现了追赶超越,以秦代为最。秦墓及秦始皇陵出土的3例带廓弩机可证,二号兵马俑坑骑兵军阵可证,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可证。

这些证据能证明的事实只有一个:秦始皇的时代,六国归一只是第一步,未来如何“守”,可谓任重而道远。

图片

在解读兵马俑陪葬坑背后的种种端倪过程中,结合历史文献的二重证据法,能够使我们认识的秦朝,更加接近客观事实,更加贴近历史真相,当然也会产生一串串的疑问,等着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在许卫红老师的这本书里,就为我们营造了这种沉浸式探索历史的氛围。

她希望大家能够明白:

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探宝,而是透物见人,与古人对话。

她希望能够通过她的思索与推敲,真实地感受到考古人触摸到的秦朝,真正地了解兵马俑对我们研究秦朝历史的意义,真切地体会到我们的内心烙印着哪些自秦汉以来就慢慢积蓄在我们基因里的文明符号,就像许卫红老师在书中提到的那样:

止戈为武,战争与和平驾驭着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滚滚向前。舞戈是为了止戈,这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的意义,是秦帝国建立的意义,是兵马俑军阵的意义。

兵马俑使我们置身于秦朝,更使我们置身于民族统一的历史洪流。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其中可以看到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多种元素的身影,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异彩纷呈的文化特性,浓缩了中华文明不泥古的发展精神,浓缩了跨地域和民族至大无外的天性,这些让以兵马俑为代表的一部暴力历史有了温度,有了合理性和必要性。

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

要真正看懂兵马俑,首先不能揪住秦始皇指挥千军万马这个点大肆渲染,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