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青龙汤化裁治疗过敏性鼻炎

 脊康中医黄医生 2024-01-06 发布于湖北
基本信息
女,25岁
疾病类型
鼻炎
治疗医院
石家庄市中医院
治疗方案
初诊内服中药“小青龙汤”加味,复诊随证加减,症状消失后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治疗周期
治疗2个月,随访1年。
治疗效果
初诊中药内服7天后患者症状减轻,治疗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症状出现次数明显减少。
一、 初识患者
主诉:间断鼻塞流涕10个月,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自去年10月天冷后出现鼻塞、流清涕,回老家和运动、温暖时缓解,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未规范治疗。近一周天气转凉,说话较多,鼻塞流涕加重,咽部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现症见鼻塞,流清涕,打喷嚏,鼻子和眼睛发痒,运动或温暖时稍稍缓解,咽部不适,无咳嗽,有时后背畏寒,易出汗,食欲差,夜寐安,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滑,脉沉弦。既往体健,否认咳喘史和过敏史,否认家族咳喘史。诊断:鼻炎,寒饮证。
温馨提示:该图片可能会引起您的不适,是否继续查看?
继续查看
二、治疗过程
初诊:患者久居当地后出现鼻炎,鼻塞流清涕,有时畏寒易出汗,苔滑而脉沉弦,考虑为证属寒饮。方药采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温肺化饮,佐少量桑白皮、黄芩清热,桔梗、玄参、浙贝和蝉蜕清肺利咽,辛夷、苍耳子祛风而通鼻窍,患者食欲不佳,用砂仁开胃气,全方如下:炙麻黄,杏仁,半夏,五味子,细辛,干姜,陈皮,桑白皮,黄芩,桔梗,玄参,浙贝母,蝉蜕,辛夷,苍耳子,砂仁,甘草。X7剂,每日一剂,一日两次,餐后内服。
复诊:服药7剂后,诉服药后鼻塞、流涕减轻,无双眼和鼻子发痒,但漏服药时当天下午会出现上述症状。咽部不适缓解。饮食改善,便溏。查体:舌淡红,苔薄滑,脉弦。患者咽部不适改善且出现便溏,原方去炙麻黄、玄参。继续治疗14天。
三诊:患者诸多症状缓解,查体:舌淡红,苔薄,脉弦。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桑白皮、黄芩、浙贝母,益气固表、培土生金。继续治疗1个月。
近1年来,患者自述较少出现上述症状,今年换季出现打喷嚏后及时就诊,以初诊方服用一周即愈。
三、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调节饮食:饮食清淡,忌生冷、肥甘、辛辣,海鲜、牛羊肉。
2、加强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多吃优质蛋白质。
3、避免宠物、尘螨、冷空气刺激和其他过敏原。
四、治疗效果
患者年轻女性,流清涕,以生活环境改变而发病,喜暖,得温缓解,属寒饮,故以经方小青龙汤为主方,结合体质,佐清热之药,化饮的同时防止温燥过度。服用三周左右,诸症消失后改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强体质。同时嘱咐患者远离各种刺激。患者随后一年症状不频繁出现,并且出现轻微症状及时用药,未深入发展。
五、医生感悟
本病例患者为寒饮证,首诊以“小青龙汤”加减,温肺化饮,炙麻黄宣肺,合杏仁一升一降,宣肃肺气,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防止肺气耗散过度,桑白皮、黄芩清热而降肺气,患者舌质淡红而非舌淡,加桑白皮、黄芩、玄参、浙贝等,一方面制约小青龙汤的温燥之性,另一方面清肺利咽。辛夷、苍耳子祛风而通鼻窍,患者食欲不佳,加砂仁化湿开胃,健脾理气。诸症消失后改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补后天之气,减少复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