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遇春《人民性与中国红色诗歌的经典化问题》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1-06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语境下的红色诗歌,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引领下的红色诗人创作的政治诗歌形态。回顾历史,中国红色诗歌与时俱进,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形成了连续不断的红色诗潮。就文艺的人民性而言,中国红色诗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性含量是有多寡高下之别的,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诗人所要表现的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时代愿望是不同的,他们运用的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形式必然也会存在差异。从红色诗歌的经典化效果来看,只有在形式上具有口传性、在内容上具有确定性、在接受方式上具有共享性的红色诗歌作品才能成为红色诗歌经典。

首先是口传性,这是红色诗歌经典在艺术形式美学上的根本取向。一般而言,现代派诗歌因为追求语言和形式上的陌生化,更适合书面阅读,而红色诗歌追求口语化的语言和节奏,更适合口头传播,比如朗诵和歌唱,许多红色诗歌就是在口口相传中成为经典绝唱。 至于红色新诗,相对于欧化的现代派诗歌而言,其语言和节奏上的口传性同样十分明显。鲁迅曾为早期中国新诗大抵是“眼看的”而不是“嘴唱的”感到惋惜,他认为新诗要想“将旧诗挤出”,则必“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随着抗战诗歌的兴起,鲁迅期待的那种具有口传性的新诗才大规模出现。“我们的祖国呵/我是属于你的/一个紫黑色的/年轻的战士。”这是才华横溢的晋察冀诗人陈辉写下的著名诗句,既有陌生化的颜色意象,又不失人民的泥土芬芳。这类红色诗歌朗读起来顺口顺耳,大大推进了红色新诗的人民性进程。

从内容接受层面来说,红色诗歌经典的人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确定性。现代派诗歌普遍追求内容的含混性,而红色诗歌则往往具有确定性。虽然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质是诗。而诗的本质是真理的创建”,但现代派诗歌所创建的“真理”,与红色诗歌创建的真理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海德格尔从荷尔德林、里尔克等人的现代派诗歌中所勘破的生命存在的真相(真理),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体性、超验性、非理性色彩,而红色诗歌中抒发的真理(真实之本质)则带有更强烈的普遍性、社会性、革命理性色彩。所以与现代派诗歌评论中常见的多义性解读相比,红色诗歌的语义阐释具有鲜明的确定性特征。此外,红色诗歌能清晰明确地反映诗人的创作目的,借用瑙曼的术语,其“接受指令”具有明确的指引性,它引导读者或“收件人”从作品中掌握红色真理,而不像现代派诗歌那样刻意制造文本空白点,引导读者神秘地体验形而上学的哲理玄思。

接受方式本身的共享性也体现了红色诗歌经典的人民性指向。通常来说,现代派诗歌更适合在私人空间或小众空间里进行个人化的接受(默读和静听),而红色诗歌更适合在公共空间或大众空间里进行社会化的接受(朗读、歌唱等公众化的视听方式),如此才能产生扩散性的传播效果或集群效应。虽然现代派诗歌也适于审美的分享,但毕竟拘囿在少数知识精英圈子中,与红色诗歌的审美共享性明显有别。

(摘编自李遇春《人民性与中国红色诗歌的经典化问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色诗歌的创作受多重因素影响,艺术形式不同,诗歌表现的人民性就有高下之别。

B.一般而言,红色诗歌不适合书面阅读,但可以通过朗读、歌唱等传播方式成为经典。

C.红色诗歌经典具有强烈的革命理性色彩,能明确地引导读者从作品中发现红色真理。

D.现代派诗歌内容含混难懂,大众不能理解认同和接受,只能在少数精英圈子中分享。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诠释了中国红色诗歌的内涵,指出其人民性的特点,进而引出论述话题。

B.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思路展开论证,具体阐释了红色诗歌经典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

C.第二段引用鲁迅的观点,是为了证明具有口传性的抗战诗歌是红色经典出现的标志。

D.第三段将红色诗歌与现代派诗歌对照,阐释了红色诗歌语义解读更具确定性的原因。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红色诗歌内容具有确定性”的一项是(3分)

A.在黑暗里/在重压下/在侮辱中/苦痛着/呻吟着/挣扎着是我底祖国/是我底受难的祖国(胡风《为祖国而歌》)

B.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不要荣誉/不要功建/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殷夫《别了,哥哥》)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D.在不认识的远处/月儿似钩心斗角的遍照/万人欢笑/万人悲哭/同躲在一具儿/模糊的黑影/辨不出是鲜血/是流萤(李金发《里昂车中》)


1.(3分)C(A项“艺术形式不同,诗歌表现的人民性就有高下之别”理解错误,艺术形式的差异只是原因之一;B项“红色诗歌不适合书面阅读”曲解文意,原文突出了红色诗歌“更适合口头传播”的口传性,但并未指出红色诗歌不适合书面阅读;D项“大众不能理解认同和接受”分析有误)

2.(3分)C(C项“是为了证明具有口传性的抗战诗歌是红色经典出现的标志”论证目的分析错误,引用鲁迅的观点是为了强调新诗应该具有口传性,进而证明“口传性”是“红色诗歌经典在艺术形式美学上的根本取向”的分论点)

3.(3 分)D(D项非“红色诗歌”,诗歌内容具有含混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