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军的小米汽车注定以失败告终

 郑飞3bbr5o1bk2 2024-01-07 发布于北京

首先,我阐明我的观点--雷军的小米企业注定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会从小米基因、市场定位、车辆认知误区、典型失败案例等层面进行逐一分析。

键盘造车、PPT造车

(一)小米基因——物美价廉。“物美价廉(廉价品牌)”的基因根深蒂固,大众难以接受小米打造的高端产品。小米公司之所以短短十余年就发展壮大到科技巨头企业,是因为小米做手机时将“变态追求性价比、给粉丝灌输参数为王”的“花小钱办大事,一切以价格、参数为依据作为衡量手机好坏的唯一标准”理念,赢得了手机市场,但是也给大众树立了一种“廉价品牌”、“性价比”、“不能卖贵”的品牌形象,

“米粉只是变老了,并不是混好了”。小米造车的消息放出来后,大家第一反应是雷总要给各大汽车厂家上一课、要“打造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要生产出便宜但性能特别好的汽车等等。你看,大家在收到小米造车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小米要造廉价的好车,毕竟小米的基因就是物美价廉。所以,当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说到14.99万是不可能的时候,给广大米粉内心泼了一大盆冷水。

(二)市场定位——不清不楚。雷总在发布会上只是絮絮叨叨的讲小米汽车的各种参数、性能,只口不提为谁造车,服务主体对象是谁,导致小米汽车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如果小米汽车定位高端商务,那就把小米高端商务的特点明确出来;如果定位是玩车一族的年轻人,那就将年轻时尚讲出来;如果定位是家用汽车,那就将其性价比、舒适性等明确出来;雷总估计是为了不得罪任何一个群体,结果导致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确,每个群体感觉这个车和自己没有那么强的关系,也就会降低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和购买的欲望。

(三)车辆认知误区——车辆本质认知不足。人们对车辆最关注的一定是车辆的安全性,抛开安全性不谈,其他的这个黑科技、那个大屏幕显示技术等只是锦上添花的特点都是扯淡。雷总只是在谈造车多不容易,整合了哪些先进技术,聘请了哪些汽车设计的牛人等,但是没有明确说出来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造出来的车,其安全性、可靠性如何保障?尤其是电动汽车,随车携带的那么大的电池(隐患)。

(四)典型失败案例——贾布斯的法拉第FF。雷总曾说过“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是,现在造车新势力的市场风起云涌、杀声四起,小米汽车在竞争白热化的时间杀进来,是否已经错过风口?

雷军于12月28日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梦想之车”让我不禁想起来那个“为梦想窒息”的贾布斯——不切实际、胡乱定价、盲目画大饼的PPT造车。

雷总对小米汽车不自信,因为小米汽车的定价一定不会太低,雷总怕错失广大客户,影响首代小米汽车销量不好,导致小米汽车夭折。所以,雷总开始模仿贾布斯开始PPT造车(至少有贾布斯的趋势),台上一顿忽悠,自我感动、自我标榜,差点唱出贾布斯的成名曲“野子”,但就是不敢说出价格、不敢实车展示(展台的车不算,因为“FF、恒驰”等套路司空见惯)、不敢让车评人测评车、不敢让市场上愿意体验的人进行真实体验等操作,让人感觉不那么踏实——何时报价、何时量产、何时售车?

小米汽车是否会是下一辆法拉第FF?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雷总,加油!小米,加油!愿你所有吹过的牛逼,都能一一实现,这样中国的车企才能越来越好地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