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隐公之死

 畅读历史 2024-01-07 发布于江苏

鲁隐公,姬姓,名息姑,隐公是其谥号,

当初鲁惠公的正妻是孟子,孟子无后,继室以声子,声子生了鲁隐公,

宋武公生了个女儿,叫仲子。仲子生下来手里就有字:“为鲁夫人”,于是仲子嫁给了鲁惠公为夫人,生了个儿子叫姬允,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

为方便起见,下面的描述中,姬息姑就称鲁隐公,姬允就称鲁桓公。

仲子为鲁夫人,子以母贵,鲁惠公之后,本应鲁桓公即位,但鲁桓公年幼,鲁隐公这才“摄位”,

《左传》原文:“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即,隐公摄位而奉戴桓公。

按鲁隐公自己的说法,他是要还位给桓公的,“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我之所以摄位,是因为桓公那时年幼,现在他长大了,我马上就还位给他了。

可惜,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鲁隐公到底会不会让位给鲁桓公,因为还没等到那一天,鲁隐公就被弑了。

鲁隐公之所以被弑,很大部分原因是他的政治神经不够敏感,作为国君,能力也一般,

他不是昏君,但也不是明君,

《左传》里有个很有名的记载,“公矢鱼与棠”。鲁隐公5年春,隐公想去棠地观看捕鱼,臧僖伯出来劝阻,大概意思是国君应该做更高级的事,而不是去看人家捕鱼,

结果鲁隐公说,“寡人只是去巡视边境”,之后就去棠地观看捕鱼了。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足以看出鲁隐公没啥政治智慧,

至少,他可以先充分肯定臧僖伯的谏言,再昭示全国,让全国都按这个标准卷起来。

至于看捕鱼吗,随便再找个时间,再找个借口,总可以如愿的,

鲁隐公的死,就死在没有政治敏感度上,

鲁隐公十一年,这时的鲁桓公也十几岁了,按照鲁隐公对自己的“人设”,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要让位于鲁桓公,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权力更迭,都一定会有人下马,有人上位。对于鲁国的大夫们来说,提前做好预判,对自己的仕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坊间”一定存在着各种猜测:

1、鲁隐公会按照自己的人设,让位于鲁桓公;

2、鲁隐公不会让位,兄弟俩必有一战;

3、鲁桓公会乖乖等着哥哥让位给自己;

4、鲁桓公会先下手为强...

...

无论是哪种猜测,鲁国的大夫们都必须做好预判,站好队,

羽父,即公子翚。君之子才能称为“公子”,从名字看,这位羽父应该是鲁隐公的一位庶弟,

眼看着鲁桓公一天天长大,羽父首先坐不住了,他对鲁隐公说:我帮你杀掉鲁桓公,你让我做鲁国的卿。

在羽父看来,这对鲁隐公来说是一桩很划算的买卖,鲁桓公除掉之后,自己升官发财,鲁隐公也可以继续做鲁国的国君。

而鲁隐公的回答是: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

这句话可能是真心话,也可能是对羽父试探的“反试探”,无论是哪种情况,鲁隐公都要考虑好下一步该怎么走:当羽父听到自己说的这句话之后,羽父会怎么做?自己应该怎么应对?

羽父可能会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立场 ,从而取得鲁隐公的彻底信任;也可能哈哈大笑,说自己在开玩笑,您别当真...

羽父什么都没说,默默的退了出去,接下来他会做什么?其实不难推断:

如果鲁隐公除掉了自己的弟弟,继续做国君,羽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君臣关系肯定有了裂缝;

如果鲁隐公让位给自己的弟弟,鲁桓公即位,今天羽父的态度早晚有一天会传到鲁桓公的耳朵里,羽父将命不久矣。

接下来,留给羽父的就只有一条路了,投奔鲁桓公,先下手为强!

羽父去找鲁桓公,说鲁隐公根本没有让位的打算,并请求杀死鲁隐公,

得到桓公的首肯之后,羽父找了个机会,杀了隐公,立桓公为鲁国国君。

隐公之死,死于太随意的对待权力交接这件事,

当羽父来表态的时候,

--你真想让位,那就必须杀掉羽父,留着就是祸患;

--你不想让位,也不想和羽父做政治交换,那也要杀掉羽父,

--你不想让位,最好也别和羽父搞在一起,

羽父这种人,为了利益要和你站在一起,也会为了利益和你反水,

就这样。


上一篇:郑庄公与祭仲,一场点到为止的谈话

推荐:周郑交质的历史猜想(周平王为什么会同意交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